第149章 老朱太難了(1 / 2)

李青點頭答應,他也感覺出問題很嚴重,必須得讓老朱知道。

想到這兒,他心裡又有些愁,也不知朝中的爭嫡結束了沒有,是不是朱允炆做了儲君。

元軍逐漸遠去,但明軍依舊沒有立即開啟城門,而是先打掃城牆上的屍體。

明軍的整理好放至一邊,元人的直接往下拋。

不知不覺間,天色已然大亮,這時,明軍才出城打掃戰場,朱棣統籌大局,布政使醒來後,也幫著登記犧牲的將士,為撫卹做準備。

李青見有沒有自己都一樣,索性回了欽差行院,將朱棣的猜測,以及自己所見所聞,詳細闡述一番,讓下屬加急送往京師。

……

三日後,戰場清理完畢,此一戰,共殲敵一萬五千六百餘人。

明軍戰死五千餘人,傷近八千。

雖然打掃戰場,沒弄出什麼油水,但殺敵這麼多,也是大功一件。

李青將戰果寫成奏摺,讓屬下加急送往朝廷。

忙完這些,李青總算是閒了下來,他現在真想趕回京師,不僅是想幾個妮子了,更想知道爭嫡結果。

但老朱明確讓他來避禍,他也不能不識好歹。

打完了仗,朱棣又被禁足了。

沒辦法,李青也不想這麼絕情,但聖旨讓禁足啊!

之前那是為了抵抗異族,眼下異族打跑了,自然不能讓朱棣瞎溜達。

功勞,他沒有絲毫水分的上報了朝廷,但禁足還是得禁足。

朱棣鬱悶的不行,雖然他理解,但不妨礙他看李青不爽。

半個月後,朝廷的旨意下來,老朱對四兒子大加褒獎,賞賜也極為豐厚,足足五十萬寶鈔,以如今的購買力,這當真不少了。

李青也收到了賞賜,準確的說,是大餅!

人老朱說了,不管誰做了儲君,都給他一個太子太師銜,同時也告訴他,在北平好好待著,藩王禁足期限不到,不得回去。

李青嘆了口氣,明白這爭嫡比他想象的還激烈,而且,他能感覺得到,老朱在這件事上犯了難。

畢竟,老朱才是裁判,其實最終誰贏,就是他一句話的事兒。

朱允熥雖年幼朱允炆,但他是嫡子,按照立嫡立長的規矩,應該是他。

但問題是常氏死後,朱允炆他娘被扶正了,這也就是說,朱允炆也成了嫡子,而且還是嫡長子。

但續絃和原本的正妻,是否享有同樣待遇,尤其是在選皇儲這樣的大事上,李青也搞不清楚,不知道朱允炆算不算嫡長子。

不過他看得出來,老朱喜歡朱允炆,比喜歡朱允熥要多些。

確實,不管品性,還是待人接物,朱允炆都全方面碾壓朱允熥,而且朱允炆更聰明,還頗有乃父風範。

相比之下,朱允熥則完全符合他這個年齡段,應有的表現。

當然,這不怪朱允熥,孩子有娘教跟沒娘教,差別太大了。

也不能怪朱標,他整日累成狗,根本沒有時間教兒子,真要怪,就只能怪朱允熥命苦。

將心比心,李青若是本地人,也覺得朱允炆更適合做儲君。

不過,這並不是說朱允熥就沒有優勢,相反,他的優勢更大。

第一,他娘常氏是明媒正娶正妻,朱允炆算不算嫡子尚在兩可,但他是真真的嫡子。

第二,便是常家、藍玉,雖然常遇春已經故去,但常家的勢力,在勳貴中絕對是巨無霸的存在;

而藍玉風頭正盛,儼然是時下第一武將,爵位、影響力,在第一梯隊都屬於拔尖兒存在,他可是朱允熥的舅公。

這兩家加起來,那可是妥妥的無敵。

所以,朱允熥優勢很大!

而朱元璋之所以如此重視勳貴,除了重武輕文,想以勳貴壓制文臣之外,還有另一層考慮。

大明一共有三股勢力,一個文官集團,一個勳貴集團,再一個是藩王集團。

老朱之所以一再容忍藍玉,就是為了給朱標培養政治財富,以達到勳貴集團、藩王集團相互制衡目的。

他倒不是覺得藩王會造反,而是這樣佈局,即便自己死了,有勳貴集團看著,藩王也不敢太過放肆。

這一來,朱標壓力一下就小多了,只需利用文臣治理國家便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