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搶救大明寶鈔(1 / 2)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

二月初,商船下海。

朝廷再開海洋貿易,數十艘大船揚帆遠航,前往日本國。

昔日,朱棣祖孫三代致力於的海洋事業,在沉寂近十年後,再次登上歷史舞臺。

李青欣然,朱祁鎮欣喜,群臣心痛。

市場終究是有限的,少了個日本國對官紳來說,便是少了一條財路。

五月,麓川之亂平息,大軍班師。

朱祁鎮犒賞三軍,又是一大筆銀子花銷出去。

國庫存銀幾乎告罄,偌大的大明國庫,僅有不到百萬兩銀子,著實寒酸了。

不過,對朱祁鎮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他還有殺手鐧。

——大明寶鈔!

於是乎,朱祁鎮開始印印印。

李青曾致力於保護大明寶鈔信用的努力,終究是沒達到他的預期,大明寶鈔的購買力持續下降。

事實證明,寶鈔購買力下降,也不全是壞事。

寶鈔的貶值刺激了消費,同時,也提高了寶鈔的使用頻次,幾乎不用朝廷管控,民間就清一色的用寶鈔。

囤銀花鈔,幾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識。

因為隨著寶鈔的貶值,銀子和寶鈔之間的匯率越來越高,囤銀可以升值,而寶鈔……只會貶值。

高頻次的買賣,極大限度上繁榮了經濟。

大明的gdp漲勢迅猛,在這樣的趨勢下,各個行業得到了蓬勃展,造就不少精英產業。

福兮禍兮,在繁榮之下,也埋藏著禍根。

若長此以往下去,大明寶鈔遲早會被百姓摒棄。

朝廷的大量印鈔,最終收割的是百姓的財富,待到有朝一日,百姓對大明寶鈔徹底失去信任,那帶來的後果,幾乎是不可承受的。

市場最能體現優勝劣汰,這一點兒,非人力能左右,莫說朱祁鎮,就是朱元璋來了,也控制不了。

其實李青不知道的是,歷史上的大明寶鈔貶值度,遠比這時大得多的多。

洪武八年,一貫鈔uoo3d一兩銀子uoo3d一千文銅錢。

洪武二十三年,一貫鈔uoo3d二百五十文。

洪武二十七年,一貫鈔uoo3d一百六十文。

……

正統十三年,一貫鈔uoo3d兩文錢。

成化年間,一貫鈔,一文不值。

因為他的緣故,朱元璋沒無腦印鈔,朱棣也是有節制的印鈔,小胖父子也是如此,加上打通了海洋貿易,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寶鈔的貶值度。

但若不及時補救,早晚還會一文不值。

老朱家人不懂經濟,李青還是知道的,貨幣失去了信用,對經濟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必須得救,至少在大量白銀未流入大明,白銀無法承接住經濟之前,大明寶鈔不能倒下。

不然這繁榮景象,頃刻間便會土崩瓦解。

乾清宮。

李青巴拉巴拉的詳述利害,朱祁鎮聽得雲裡霧裡。

“有你說的那麼嚴重?”

“當然。”李青認真道,“皇上你想,若交易的貨幣所有人都不認了,那還會有買賣嗎?

沒有買賣,百姓以物易物,經濟流通將斷崖式的下滑,這是必然的。”李青道,“貨幣明出來,就是為了方便交易,打比方說,百姓去城裡買東西,之前可以用貨幣,貨幣沒了只能用糧食,

但糧食又無法儲存特別久,商人吃不下那麼多,收了又無法保證能出手,不收,只能關門大吉;

為保證他穩賺不賠,只能坐地起價。”

“不是還有白銀嗎?”朱祁鎮說。

“問題就出在這兒。”李青嘆道,“現在大明經濟繁榮,白銀根本就不夠用,唯一的可能,就是經濟回落到和白銀相同體量,但那樣,大明便也不復繁榮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