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返京(1 / 3)

氣候變暖後,青草瘋狂生長,荒涼的大地很快被綠意蔥蔥代替,長勢喜人。

李青劃出四片水草極為豐美的區域,兩處用以後續放牧,兩處作為馬場,餘下的讓各部落自由選擇。

開荒指標:兩年內二十萬畝!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這只是第一階段,先解決溫飽方面的問題,後續隨著人口上漲,再做規劃不遲。

來之前,李青就有了大致的計劃,二十萬畝耕地,其中五萬畝用來種棉花,兩萬畝種桑養蠶,數千畝種瓜果……餘下皆種永樂豆,宣德薯。

由於氣候影響,這些高產作物一年只能種一季,但一季也足夠解決這些人的溫飽了。

此外還能放牧、打獵、捕撈魚蝦……生活絕對差不了。

下達完部署,李青開始培養各產業,比如紡織、裁縫、糧食鋪子、甚至酒樓……云云。

想長遠的留住人,必須要有基礎配套設施,最起碼的生活所需得有保障才行。

這些賺錢的產業,李青全便宜了各部落領,河套安定要靠他們出力,大明也不可能一直在河套駐紮五萬大軍;如此做可以將他們套牢在這裡。

所有基礎建設都是按照大明的標準,紡織、裁縫、酒樓……甚至過節,都是按照大明的來,此外,李青還建立了個學堂,讓他們學習大明文化。

當然,不足以讓所有人的孩子都上學,只針對部落高層。

人都有慕強心理,拿捏住了高層家屬,下層民眾自會有樣學樣,從而漸漸改變他們的思想、觀念……

幾代人後,這些人便會養成習慣,說漢話,穿漢衣,過漢人節日……那時的他們,便是不折不扣的大明人。

這種潤物無聲的策略最是穩妥,所花費的代價也不算大,且後續還能帶來豐厚回報,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需要大量時間成本。

四月下旬,開荒耕地近三萬畝,兩萬畝種土豆,一萬畝種棉花。

此外,地上建房也開始進行,和泥、脫土坯、砌牆……以漢人的房舍為標準,照葫蘆畫瓢。

捨棄了帳篷,改換房屋,遊牧民族便有了‘根’。

大家夥兒乾的熱火朝天,尤其是各部落的人,大明幫自己建房子,完事還給補助,這等好事上哪兒找去?

生活有了奔頭,還時常有大肥豬肉吃,他們自然賣力。

眾人熱情高漲,不怕苦累,河套一天一個樣……

六月中旬,去瓦剌買羊的隊伍回來了,一共買了七千多隻。

李青沒有大量宰殺,而是分給了各部落讓其放牧,他當然也沒有厚此薄彼,給了明軍白銀賞賜。

不過,李青收到了個很不好的訊息。

綽羅斯·伯顏帖木兒病故了!

李青得知後,除了心憂之外,也唏噓不已,伯顏帖木兒是個厚道人,他做瓦剌領的這些年,為大明貢獻良多。

再換領的話……怕是就沒有這麼好運作了。

更重要的是,新領能穩得住局面嗎?

李青心裡沒底……

但他又無法阻止這些,只能給朱見深去一封信,建議他先觀望一陣兒,別急著做決定。

日子一天天過著……

中秋這天,李青下令:所有人休息一天,過中秋,吃月餅。

李青早早就開始為中秋節做準備了,在關內買好麵粉、餡料,提前幾天就大規模生產,中秋這天,所有人都吃上了月餅。

李宏不理解,覺得太過小題大做。

“乾爹,一箇中秋節,用得著如此重視嗎?”李宏道,“停下一天,不知要少開墾多少畝地,少建多少間房舍呢?”

李青卻道:“吃的不是月餅,是文化認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