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對馬來亞的野心(第四更,求訂閱)(1 / 2)

“……這是一次偉大的勝利,所有的質疑在勝利的面前都煙消雲散了。”

在瑪格麗特朗讀著《紐約時報的報道時,李毅安懶洋洋的聳了下肩膀,說道。

“只是一次戰術上的勝利而已,我們要把目光放長到整個戰爭之中。”

無論是仁川的勝利,釜山反攻,歸根結底,都只是戰爭的一部分。

在半島戰爭的問題上,歸根究底李毅安都是以南洋的利益為先,對待其他國家都是基於利益考量,什麼國際主義精神,不會在他的腦子裡出現。

而且,他還需要考慮很多其它的問題,比如半島戰爭之後,作為勝利者唐山,對東南亞以及南洋的影響力擴大,比如不得不面對的輸出問題。

這些才是現實的考量,甚至就連同馬來那邊同樣不消停,民解的武裝鬥爭,同樣也影響到李毅安對馬來亞的計劃,不僅如此,民解的武裝鬥爭,還讓人口第二的馬來人成了贏家。為了防止馬來亞落入民解的手中,進而導致馬來亞變色,英殖當局在同意允許馬來亞獨立同時,全力支援馬來人,代表馬來人利益的政黨——巫統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馬來亞的問題要解決,而且要儘快解決,否則,半島戰爭之後,南洋所面對局面將會更為惡劣。

“親愛的,美國在半島這樣勢如破竹的話,會不會讓我們的處境變得十分尷尬。”

瑪格麗特直接了當的問道。

“畢竟,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質疑他們在半島的行動力。”

“質疑?現在已經不是質疑了,接下來,要看美國人能不能控制住那個對政治感興趣的麥大帥了!至於尷尬不尷尬的,並不重要。”

李毅安聳了下肩膀,笑道,

“美國人眼下能幹什麼?無非就是說幾句牢騷怪話罷了。畢竟,在亞洲的問題上,美國人還需要我們的幫忙,至少今年,他們不會有什麼實質性動作的,至於明年怎麼樣,等明年再說吧。我只能說,但願美國士兵可以聖誕節之前回家。”

聖誕節前回家過節。

這是麥大帥給士兵的許下的諾言,可最後呢?

最後“聖誕節前回家”成了半島戰爭中最響亮的“黑色笑話”,甚至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只要人們提到這個聖誕節前回家,都會想起這個笑話。

在接下來的三年中,數百萬軍隊在半島上廝殺著。在這個世界,這場戰爭會在什麼樣的形態展?

李毅安不禁有些期待了,畢竟,與另一個世界相比,這個時代的唐山軍隊更為強大,在蘇俄紅軍進攻東北時,為了減少已方的傷亡,他們在張家口一帶用繳獲的德國武器武裝了八爺,也正因如此,八爺成為光復東北的先鋒,甚至之前,他們就曾去過一次漢城。

後來,為了運送移民,南洋曾多次把物資扔在唐山的港口——日式的步機槍、山野炮、榴彈炮以及彈藥。

畢竟,對南洋來說運人才是最重要的。真的不是故意的。不過這都是去年之前的事情,即便是有人拿出來說事兒,也不是問題。

“對了,我看報紙說,美國方面希望南洋釋放關押的日本戰俘是嗎?前些天我收到國際紅十字會轉寄的日本戰俘家人寄來的請願書,希望我們能夠釋放戰俘。”

瑪格麗特一邊說話,一邊拿出來了那封請願信,遞給李毅安。

看著這封沒有拆開的請願信,李毅安沉默了下來,站在他的立場上,那些俘虜當然是不能釋放的,但是也不能永遠關押。

不過他考慮的卻是另一個問題——司法部特別行動小組從日本秘密抓捕回來的上千名戰犯,其中甚至還包括殺害他“家人”的兇手。

這些戰犯應該被送上法庭進行審判,畢竟,他們的手上沾著太多同胞的鮮血,他們犯下的罪孽,必須用血洗去。

不過,在李毅安的授意下,國際特別法庭並沒有立即開庭,而只是悄悄的調查罪證。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時機不合適。

今年 1月,吉田茂在其施政演說中暗示,鑑於當時的國際形勢和日本現狀,日只能走單獨媾和之路。日本政府在當年出版的外交白皮書中宣稱,在美幫助下,日已達到了“事實上的媾和”狀態。此後,日政府與美頻繁互訪,同美就締約、駐軍、日本重整軍備等問題進行磋商並達成協議。

就在幾天前,杜魯門任命國務院顧問杜勒斯為對日媾和總統特別代表。由此開啟了美國與日本單獨媾和的道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年美國就會把唐山排除在外,在舊金山召開對日和會,簽訂了“對日和約”單獨媾和。屆時,特別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的時機也就成熟了。

“外交部已經知會日方,在戰爭狀態下,釋放戰俘是不可能的。”

李毅安用極其平靜的語氣說道,

“雖然戰爭已經結束了,但是南洋並沒有與日本媾和,兩國仍然處於事實上的戰爭狀態,所以,只要一日不媾和,戰俘就一日不釋放,當然,出於人道主義考慮,我們會定期釋放一些積極改造的戰俘。”

什麼是積極改造的戰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