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曹奐以物易馬,司馬炎議篡魏。(2 / 2)

小說:金鑾灣 作者:雲中燕

淡淡一句話,卻是嚇得太監噗通跪倒:“灑家如何當知?只傳話也。”

司馬炎卻是擺擺手:“裴大人乃是戲言,汝只管退回,孤不得陛下之馬。”

太監見司馬炎如此說,不由慌忙起身,退府回稟皇帝曹奐去了。

司馬炎見太監退出,卻是直言裴秀:“只怕司馬大人無心之話驚到陛下。”

裴秀卻是噗通跪倒:“臣,裴秀絕非無心之話。”

司馬炎忽見裴秀跪倒,不由趕緊攙扶:“司馬大人之心孤如何不知?只是文王新喪,孤又如何急切?”

“世子可知群臣急切否?”

裴秀卻是不起,只要司馬炎應了代魏稱帝之事,屢屢進勸。

旁邊賈允此時卻也是躬身司馬炎:“裴司馬所言不虛,晉王當慮之。”

司馬炎看著裴秀、賈允,不由嘆口氣:“孤今日喚二位重臣前來,本是解心中之悶,然二人今見天子如此,便就順勢諫言孤代魏稱帝,只是如果孤代魏稱帝,只是孤心中尚有疑問,只怕孤講來,二位重臣可解否?”

“必可解!”

裴秀不由急切:“晉王快講。”

司馬炎轉眼賈允,賈允也連連躬身:“只管言來一解。”

司馬炎看著裴秀、賈允渴望之色,不由端坐於王椅之上,口飲一盞茶,手指旁邊明耀燈燭緩緩而言:“此燈甚為明亮,然至油盡之時便就忽的滅了,此乃時也,勢也,時勢至此,豈有不滅之理?大魏如今可如此燈燭否?”

賈允見司馬炎面含憂慮之色而問,卻是趕緊躬身:“所謂油盡燈枯乃是天理也,如今大魏朝野群臣皆都受恩於司馬氏,誰人不知可庇佑大魏安危者乃是司馬氏?雖有搖擺不定者,正如晉王所言,所謂時也、勢也,油盡之時,豈又能相抗也?大魏如今確是油盡燈枯之勢。”

不時言罷,卻是轉身裴秀:“司馬大人當如何看?”

裴秀卻是更加直接:“油未盡之時,只需一口氣便就滅了,何待油盡?只怕油盡之時,東吳來也!”

卻是看的更加高遠。

司馬炎點點頭,不由又問:“大魏如今確已是油盡燈枯之勢,然,初時大魏先祖武皇帝曹操志向卻是“封侯為我意,但願國家平”,興義兵討伐董卓而扶助天子、匡正國家,可謂是盡力盡心也,而後代天征伐不臣,討平群雄,更是步步為國為民而慮,不曾想卻是因了雄心壯志一步步位極人臣,直至貴為丞相。然,三國鼎立之時,吳主孫權視之,卻是上書曹操,只言:丞相豈能天命稱臣?曹操得書便示於群臣:孫權奸詐,欲把孤架於火爐之上烤也。然,陳群等重臣卻是緊緊抓住孫權之言而以天命之說歸德勸進曹操而進帝位,曹操見群臣如此皆都勸進,不由應答: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孤只是不知,確有此事否?”

賈允聽司馬炎顧慮如此,竟然以曹操拒不稱帝為由唐塞進勸,不由趕緊躬身:“晉王所言卻是為真,確有其事也,然,時至今日,卻是與曹操之時大相徑庭,豈能同論乎?曹操之時,三國鼎立,諸侯割據,勢不同心也,曹操奸雄,知勢不可為也,便就攜天子以令諸侯,此乃造勢也,其間更是恩惠於臣,普惠於民,以鞏固其勢,而後,更是明教世子曹丕代漢稱帝,何也,時也。所謂時、勢皆至時,便就功成也。而如今,豈能是曹操所比者?無論勢,無論時,皆已兼備也。時、勢已至,如何不為?”

卻是直言反問司馬炎。

司馬炎點點頭,卻是又問:“既然時、勢乃長久之事,孤卻是不知,孤父王比與曹操何如?”

賈允聽罷,卻是哈哈大笑:“晉王所慮多矣。曹操雖功蓋華夏而至大漢社稷安穩,其間雖也普惠於民,然,民感其畏卻是不懷其德,而至於惡名皆起民間,後,曹丕稱帝,更是勞役民賦甚重,致使民不聊生,怨言載道,後又因社稷內外動盪不安而致使兵戈不斷,民居無定所,多流離漂泊,然我大魏卻是自宣王起再至景王布恩施德,屢建大功,可謂是萬民歸心也,更至於文王,更是一鼓作氣吞併西蜀而致萬民皆安,如此大功大德,豈能是曹操所比者?”

賈允一句話,不由讓司馬炎眉頭舒展,轉身裴秀:“司馬大人當如何看?”

裴秀更是激昂:“賈大人所言皆乃實也,如今時勢如此,還有何可顧慮之處?”

司馬炎點點頭,不由又問:“既然如此,曹丕可代漢稱帝,孤也可代魏稱帝也?如此,曹奐非讓馬也。”

賈允、裴秀忽見司馬炎通透,應了代魏稱帝之諫,不由噗通跪倒,叩頭不止:“晉王既然雄心壯志,時勢皆備之時,當效法曹丕紹漢故事,復築受禪壇,佈告天下,以即大位。”

司馬炎不由王椅之上威嚴端坐,只抬手賈允、裴秀:“諸位愛卿快快平身!”

喜歡晉亂請大家收藏晉亂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