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滄海拾珠 第八十六章 暮秋春闈 下(1 / 12)

“......戳子,你為甚會出現在這裡?”

剛把李氏兄弟倆送進去,趙尋安便見穿著風流倜儻的宋戳子從馬車下來,拿著摺扇大搖大擺走向玉京府院大門,身後還有小廝與他提著盛放文房四寶的木盒。

“看你這話說的,來這裡除了參加院試還能為甚?”

宋戳子翻個白眼,招手讓小廝取兩串糖葫蘆,與趙萍兒小諾兒各一,惹得大小姑娘皆是眉開眼笑。

“我是真沒想到,你這傢伙竟然不過是個武科童生!”

“還有,你不是已經在天策府掛了職,且是果毅都尉,用得著再來取這武秀才的功名?”

趙尋安百思不得其解的問,宋戳子咧嘴笑:

“大哥莫笑二哥,你都是正二品的銜級了,不一樣一門心思想要往科舉裡鑽,我這果毅都尉怎麼就不能當個秀才?”

這話說的屬實有理,趙尋安無言以對只能聳肩,待見他接過木盒步入院門,才大聲說:

“努點力,這般歲數若還當不了秀才,以後見著大李小李可就是晚進了。”

“到那時被人訓話的可就是你了,面子何在?”

邁著四海男兒步晃晃悠悠走的宋戳子腳下一個趔趄差點平地摔倒,轉身與趙尋安一個大大的瞪,心裡也是有些嘀咕。

平日裡見到李氏兄弟最喜做的便是以師長身份教他們人情世故,若是真的連秀才都考不上,以後見了面,難不成還得稱呼一聲前輩?

院試只得一天,辰時入酉時出,考的科目與武舉中考一般,與往年相比多了文試排陣,力兵御射則還是如過去一樣。

見李氏兄弟笑著走出趙尋安心裡便有了底,聽聞他們說起考題更加放心,都在自己劃定的範圍內。

秀才的功名,穩了!

“宋大公子,這是怎麼了,滿臉凝重?”

“大智不智,大謀不謀,可是出自文韜舉賢?”

宋戳子的聲音有點顫,原本滿臉笑的趙尋安神色驟僵眼角一陣抖,憋著氣說:

“明明是出自武韜啟,怎麼就成了文韜舉賢,除了同屬六韜,兩者哪有半點牽連?”

“夫為國之道,恃賢與民,可是出自龍韜奇兵?”

這話宋戳子說的更顫,臉色都有些白,趙尋安忍不住嘆氣:

“與六韜更是半點不沾,此乃三略之上略軍讖所書。”

“我說戳子,這些時日你到底是如何溫習的?”

“......盡是遊山玩水,閒暇時去天策府找同僚白話,哪來的溫習?”

宋戳子咧嘴笑,笑得比哭都難看,叉手衝大李小李躬身,喚一聲前輩轉身走,身影那是蕭瑟到了極點。

宋戳子匆匆離去,趙尋安看著狂奔的馬車認真說:

“這便是反面教材,一瓶不滿半瓶晃盪最是危險。”

“無論修行學習皆需認真,戒驕戒躁才能走得更遠。”

李氏兄弟了悟點頭,李青林忍不住問:

“戳子公子,為甚要稱呼我和哥哥為前輩?”

“......待院試成績公佈,他一小小童生見了身為秀才的你倆,可不就要喚聲前輩?”

說罷趙尋安哈哈大笑,一想那場面便覺喜慶。

十日後紅榜上牆,李青峰為案,李青林第二,本以為考不上的宋戳子貼著榜尾得了秀才的功名。

按玉京府院教諭的話,文試排陣除了前三,他人盡是沒有最爛只有更爛,汙泥裡邊淘石子,能上榜的也沒強到哪裡去。

院試未過多久吏部便公佈了武科科舉的時間,便是暮秋一日,文科科舉未定,有小道訊息傳,怕是要跨年了。

至於武科科考內容也已公佈,便如趙尋安所想,除了力兵射御還有策論,多加了文韜武略兵法排陣,比起過去變化甚大。

一干武舉聽聞科考內容那叫一個痛苦,雖說這些時日早有猜測,可真正落實還是覺得心顫。

讓一群莽了半輩子的武夫讀書寫文章,該是何等殘忍!

不過,雖說武舉們痛苦,但與這暮秋舉行的春闈還是有些信心,便如那位府院教諭之言,皆是稀爛,也只能矮子裡邊尋高個了。

暮秋一日,玉京貢院前人山人海,如同鄉試一般,天還沒亮便聚滿了人。

只是趙尋安再不是當年,剛到貢院便被迎進側旁屋裡,畢竟享著二品大員的銜級,待遇自然不能與他人相同。

“尋安你也是,堂堂學府山長,又是二品大員的銜級,在荒澤那邊更是親王待遇,何至於跟舉子們同場競技?”

兵部右侍郎宋前程搖頭說,作為宋戳子的老爹,兩人也見過幾次面,還吃過幾次便飯,算得上熟人。

“讓叔父看笑了,其實如今之所以參加春闈,一個是想與逝去的雙親尋個追封,以後歸不得鄉,也不怕無人供奉。”

“再一個,說來便是執念,總想與春闈整個名頭,最好能去邊陲走一遭,看看六百年前祖宗遺憾之地。”

趙尋安說的懇切,宋前程輕點頭。

將將十七便走到如今高位,取得享譽天下的名聲,趙尋安在文武兩道可謂已經走到盡頭,如今追求的,怕也只剩遂過去心願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