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京師的近況(1 / 2)

張煌言頓時驚叫出聲,這每天寫兩千字,都感到窒息,六千字真是要老命。

“伯父要不得,真的寫不出六千字,除非有人幫忙。”

李適也知道這古代寫書可不比現在,古代每天這六千字真的要人老命。

“那就給你安排個幫手,新科進士陶元佑?”

張煌言趕緊擺手,

“伯父,這陶元佑名聲可差了,出賣同鄉好友為人不齒啊。”

李適頓時大怒,

“什麼叫出賣同鄉好友,他這是心向朝廷,他這是眼裡有國家社稷,這種人才就該提拔重用。”

“就他了,你們兩個好好合作,記得話本的質量一定不能下滑。”

張煌言只得弱弱的說道,

“伯父,那兵部郎中的位置?”

李適白了張煌言一眼,眼裡只想進步,這樣哪裡能成大器。

“話本完結你就去兵部上任。”

張煌言頓時大喜,然後屁顛屁顛的就去寫話本去了。

李適印的五千萬兩紙幣,早就被投放到市場上。再加上朝廷上馬了大量的大工程,每月軍餉和官員的俸祿。

以目前朝廷的收入,戶部不知道破產了多少次。

還好有李大人這種鬼才在,沒有錢就印,硬是將大明的財政給兜住。

百官表示自從李大人上任戶部尚書以來,我大明朝廷就再也沒有差過錢了,也再也沒有拖欠過俸祿了。

以前愛搭不理的紙幣現在居然成了香餑餑,甚至邊關出現十兩銀子兌換三兩紙幣這種駭人聽聞的事。

銀子現在一般只在海貿和錢幣兌換上使用,北方的一切交易都是採用紙幣,商人百姓也漸漸習慣了紙幣這種既方便又實用的交易方式。

紙幣之所以硬挺,一是朝廷的稅收必須要用紙幣繳納,這是紙幣信用的基本保證。

二便是京師織造局的布匹也起到至關重要的的作用,承擔了紙幣的主要信用。現在織造局的布匹暢銷海內外,物美價廉,深受各地區人的喜愛。

三便是邊關的貿易也採用紙幣交易,這擴大了紙幣的交易範圍,間接增強了紙幣的信用。

紙幣對於蒙古人來說更容易接受,畢竟以前多采用以物易物。現在把牛羊等賣了,直接拿著輕巧的紙幣買買買,不像銀子那麼沉重,不方便交易。

只是苦了建奴,國庫中以前搶的那麼多銀子,現在居然沒有啥卵用。要去買明國的物資,等於直接打三折。

當然李適也不是隨意的印錢,而是有計劃有參照的印錢。

一般就是參照入庫的銀子印錢,只在現有的銀子上多印百分之三十,這百分之三十就等於朝廷的錢。

還有便是觀察市場上缺錢的程度,要是缺錢,那還說什麼,直接開啟印鈔機器莽幹。

要是市場上錢多了就想辦法引導讓人把錢存到銀行裡面,然後停止印錢,嚴格把控多餘的錢流入市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