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2 / 2)

洛氏用千年的時間來弘揚姬昭,對這一點實在是過於清楚,所以在修建諸子聖殿之時,務必要震撼人心,在這百年的增修之中,不知道有多少數術家參與其中,洛氏甚至掌握了極強的建築知識。

達成的效果很好,很多士子甚至都失聲了。

“這就是諸子聖殿!”

“老師啊,有生之年,弟子竟然能進入這裡,您的心願可以了了。”

“祖師原來是這副模樣,果然是聖賢之相,不同凡響。”

無數道聲音在心頭響起,殿中明明極度的安靜,但是所有人都能感覺到一陣陣的繁雜之音傳到自己耳中。

負責帶領眾人前來的洛氏子很滿意,積壓了百年的憧憬,如果諸子聖殿不能讓眾人滿意,那反而會有反效果,但現在諸子聖殿完美符合了眾人的想像!

偌大的聖殿自然不是僅僅一間,除了所有聖賢集中的主殿之外,還有各家的分殿,主殿之中限於大小不能施展,但是分殿之中就沒有這種限制。

儒家的殿中描繪著精美的壁畫,最當先的就是洛孔二聖著春秋圖,然後是孔子周遊列國講學圖,孔子學宮成聖圖,孟子雄辯圖等等,畫工精湛的技藝在這些人物事件像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前來瞻仰的儒家士子望著這些壁畫,彷彿穿越回了數百年之前的那個時代,一位位先賢奮筆疾書,試圖結束那個紛亂的世道,將天地至理記錄下來,傳於後世。

儒門弟子人數眾多,還有很多殿中的人就比較少,甚至楊朱學派已經空無一人了。

“數百年前,我洛氏先祖曾經說過,在洛國之中立起高高的石碑,記錄諸子的典籍,建立廟宇,用金屬和美玉鑄造諸子的人像,讓諸子聖賢的光輝永遠榮耀人間,光耀萬年!”

洛氏子走上前來,望著這些人像和壁畫頗有些感慨的說道:“如今也算是沒有食言,不論外界勝敗,至少在這昭城之中還有傳承,還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和事蹟。”

一方門可羅雀,一方人山人海,這種巨大的反差和強烈的對比,讓前來瞻仰先賢之人,心中都有了一種明悟和緊迫感。

穿過諸子聖殿,一座佔地面積極廣的學宮出現在眾人面前,這自然不是最早的那一座學宮,但上面斑駁交雜的痕跡,卻讓人知曉,昔年那座學宮就在這裡,牆體之中有最古老的石磚。

“轟隆!”

數位敢戰士上前,將學宮重重的大門推開,在學宮未開的時候,這裡同樣不是廢棄的,昭公國中有天賦的孩子在這裡蒙學,是昭公國的私人學院。

百家有些激動的走進其中,幾乎每一家的典籍之中都有學宮的模樣,如今望著眼前的學宮,有一種幻想印照現實的感覺。

“這就是晨鐘吧!”

學宮主殿前那一座大鐘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

晨鐘暮鼓!

“素王制禮樂,禮樂便貫穿在洛氏的方方面面,晨鐘響時,諸賢入宮,暮鼓響時,諸賢出宮。

於是世人便以晨鐘暮鼓來作為警醒。”

有人講述著晨鐘暮鼓的由來,有人感慨補充道:“傳說昔年洛氏學宮辯論,鐘聲響起開始,鼓聲響起結束,一切皆依照禮樂秩序而定,真是美好的時代啊。”

好古非今,古今皆是如此,對漢人來說,周時的先賢就是古人了,許多人都懷念著那個時代。

眾人走進學宮之中,便見到宮中最高處跪坐著一道人影,敢戰士們上前躬身道:“參見家主。”

家主?

所有人一愣,然後齊齊躬身作揖,此起彼伏的聲音響起,“拜見大公,大公安康。”

洛盛望著眼前黑壓壓的人群,朗聲道:“諸君安好,諸君安康,請諸位入席吧。”

一隊隊貌美的少女帶著眾人進入坐席之中。

————

夏文明是一種典型的祖先崇拜,這種文化之下對喪葬自然極其的重視,甚至在某些時期達到了“對待逝去的人就像對待活著的人”,夏人認為一種被稱作“香”的祭祀冥器點燃之後,可以溝通祖先,於是廣泛的使用這種通靈冥器。

夏人甚至將繼承人稱作“延長香的點燃時間”,不論是一個家族的傳承,還是一個學派的傳承,都是如此,夏人對此有一種使命感,於是夏人的學術鬥爭總是異常血腥和對立,甚至達到了宗教戰爭的程度。——《全球通史·古代中國文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