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天命唯有洛血破!(2 / 3)

慕容承光心中五念雜陳,收攝心神對洛呈之道:“公子節哀,殺胡而死,死得其所,昭公之英將永昭青史,我等大破石部,昭公九天之上,定欣然慰之。”

洛呈之手中利劍一震,而後咬牙道:“洛氏付出這麼大的代價,若僅僅清剿石部,那便不足,大王可願再戰,況且石勒是胡人英傑,不殺之,終為後患。”

洛呈之此刻極度憤怒,但他依舊記得家族所要做的事,不僅僅要攻破胡人天命,還要在攻破後,清剿石閔這一種胡人英才,否則就算是胡人不開天命掛,中原依舊不是對手。

在兩個龐大帝國的對峙中,傑出的天才將主導勝負,而如今的中原實在是沒有什麼相當傑出的天驕出世,就連洛氏也沒有。

即便是洛呈之這一代依舊享受祖宗保佑的子弟,也沒有那種傑出到可以改變一國之勢的人才,這一類人本就是數遍歷史長河都極其少見的。

洛氏損失極重,慕容承光還擔心洛氏想要退卻,此刻自然求之不得,當即道:“公子所言,正是本王所思,石勒向西北逃竄,他定然是聯絡了鮮卑其他部落,不過石閔這種人,不可能會一直遇到,我軍當可順利進軍。”

慕容承光所言很有道理,洛呈之卻臉色一變,蒼天之運是不講道理的,否則憑什麼邦周時期,秦國能連續出七代明君聖主,最終積累起龐大的大勢,而其他的列國就英明一代積攢家業,而後昏庸兩代敗光家業呢?

秦國的體制的確是最符合統一戰爭的,但之所以最終能得到天下,還是因為明君多,至於什麼秦國制度決斷於法,不決斷於君,能保證不出昏君,那就是最可笑的言論。

胡亥是怎麼亂天下的?秦國的法為什麼不能保證胡亥不亂天下?

連出七代明君的含金量,數遍史冊都只有秦朝有,這不是上天垂青,又是什麼呢?

那胡人此刻受到上天垂青,會出現什麼怪物,真的只有石閔這一個猛將嗎,真的只有石勒這個英傑嗎?

洛呈之是不信的。

僅僅依靠燕國和洛氏能將鮮卑拖死在這裡嗎?

縱然洛氏的血真的全部流盡,破除了胡人的天命,那些胡人中的英傑,是中原所能夠應付的嗎?

如今的胡人已經佔據西域,橫跨草原,擁有河套,不僅僅是遊牧,還有了農耕之地,他們不是匈奴,匈奴根本不配和鮮卑比。

鮮卑夏國就是一個大號的燕國!

鮮卑夏國就是一個擁有燕國幾乎所有特徵的國度,不是那些一無所知的塞北胡族,不是那些沒有文明的蠻夷戎狄。

唯一的區別在於,燕國中雖然胡人多,但從上到下都是漢化的,而且在不可抑制的將那些胡人深度漢化,這是從建國時就帶來的東西。

而鮮卑夏國呢?

他們只有貴族漢化,比如石勒、燕回這些人,底層的胡人依舊是胡人習氣,殘忍弒殺,這正是洛氏不願意承認其為夏的原因,沒有下層的支撐,高層終究是虛無縹緲的,且最後一定會被影響。

洛呈之將目光投向中原,這是整個諸夏的災難,現在看來,洛氏只能解決天上的災難,而地上的災難,就需要人間之人去努力。

到底如何能夠讓天下諸侯都為之而顫抖呢?

當初千里道劍符化虹而至西域,本該是一次震撼的大好機會,但那道藍紅虹光從遼東經過草原落到了西域,大大削減了它的作用,而且這威力強大的神器,對諸國出兵的作用並不大,諸國所擔憂的並不是這些,而是互相之間的信任以及有沒有出兵的必要。

在漢國、楚國看來,出兵就非常沒有必要,畢竟他們和草原並不接壤,無論草原強不強大,和他們都沒有什麼關係,在魏國看來,等魏國完成內部事務再去收拾鮮卑也來得及,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草原的強大。

慕容承光和洛呈之正商議後續追擊之事,突然燕國大將匆匆走進道:“大王,都城傳來訊息,燕氏皇族似乎想要狗急跳牆,和胡人聯絡,斷絕大軍後路,以恢復他們的地位,屬下記得王太子的信件也有幾日沒有送來了。”

慕容承光聞言一愣,眼神幾乎瞬間銳利起來,若不是提醒,他都沒有反應過來,自己兒子竟然沒有寫信給自己彙報薊城的訊息。

雖然出征在外,但慕容承光一直都控制著薊城的事務,畢竟他知道薊城現在很不穩定,帝黨極其有可能迎來最後的反抗,畢竟這一場戰爭無論勝利與否,他回去就會登基。

聯絡胡人,斷絕大軍後路,這可真是毒計,讓慕容承光只覺渾身寒意大熾,若真是如此,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洛呈之卻從中聽出了一些不對的味道,這種事,怎麼可能會這麼輕易的傳出來,於是疑惑問道:“大王,你留在薊城的勢力難道很容易就被掀翻嗎?

據我所知,燕國中支援如今皇帝的並不多,基本上都是和慕容氏有過節的,就連皇族中的很多人也都站在大王你這一方,燕氏皇族真的有力量去斷絕大軍後路嗎?

而且如今石部已經被我們驅趕的如同喪家之犬,他們去聯絡誰呢?難道是有我們不知道的胡人部落出現在戰場了?”

洛呈之的言語讓慕容承光陷入了沉思中,這番話同樣很有道理,他之所以敢率領著大軍出征,就是因為薊城中燕氏皇族基本上不可能翻盤,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他全軍覆滅,並且戰死在這裡,慕容氏還是能取代燕氏,雙方力量差距就是這麼大。

那這條情報?

慕容承光有些疑惑的看著手中的情報,又有些疑惑於為什麼自己的兒子有一段時間不曾給自己送信,他沉吟一番後猜測道:“公子,我兒子沒有按照時間給我寄來信件,那就一定是出現問題了,但現在並不知道是哪方面出現的問題。”

有問題,但是不知道哪裡有問題!

洛呈之知道慕容承光那沒有說出來的話,這可能是胡人的一個圈套,但是他不知道這個圈套到底是什麼,後方不穩這種圈套實在是可怕,哪怕明明知道,也有很多人不得不跳回去。

除非現在就能夠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否則大機率就是要退兵,於慕容承光而言,現在取得的成果已經足夠,等到登基為帝后,就把燕氏皇族遷徙,以杜絕後患,臣子和君王的身份做起事來還是完全不同的。

洛呈之沉吟了一下後說道:“大王,既然薊城安穩,那就不可能會是太子送來的信件出了問題,更大的機率是在路上的時候被擷取了信件,想必大王知道在歷史上,經常有這種截殺斥候和信使的以傳遞假訊息的戰術,胡人有快人快馬,很有可能繞到了我們的後方去截殺來自薊城的信使,就是為了讓大王退兵,這應當是最可能的猜測。

我甚至認為胡人會在半路上截殺撤退的燕軍,這一定是一個連環的計策,倘若石閔沒有被我洛氏殺死的話,胡人再散播謠言,定然造成燕軍軍心大亂,而後乘此機會,猛攻燕軍,伱又想著快趕回去,那定然中計,後果不堪設想。”

洛呈之這完全就是猜測,但是他卻說的信誓旦旦,彷彿這一切都是真實生的,這算是口才的一種體現,在說服別人上相當的有道理,至少此刻的慕容承光就被他說服了,甚至認為這就是將來會生的事情。

他忍不住後怕道:“若不是洛氏在此,我慕容承光險些就要墜入萬劫不復之地了,竟然如此,那公子有何想法呢?”

洛呈之又回憶了一遍這件事,有些疑惑的問道:“大王,我現在唯一所疑惑的就是,燕軍精銳,僅僅依靠石部真的能完成這個計劃嗎?

而且燕軍已經到了草原上如此之久,就連戰爭都已經生了數次,但是這個計劃卻在這個時候出現,這相當的不合理,除非……”

慕容承光聲音中滿是寒意的接話道:“除非有另外一支胡人大軍趕到了,他們的力量足夠對我燕國造成毀滅性的威脅!”

軍帳中頓時一片沉默,在歷史上有許多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但那些戰役都是不得不生,大多數都是為了防守,很少有進攻方主動人少去攻擊人多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