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再獲大功,財不外露(1 / 2)

離開武館,梁渠藥包都來不及放,馬不停蹄趕去書院。

明天除夕夜,今天是書院最後一天上課,上完就是連續七天的春節長假,他自然應當來此一趟,露個面,解釋一番。

否則前前後後半個月都見不到,怕是要被人誤會自己仗著親傳弟子的身份怠憊厭學,留下的印象不好。

陽光貼著雲平鋪而下,胡桃木的桌子映著窗戶的影子,整個室內染上一層淡淡的緋色。

童子們身著統一的服裝,坐得筆直,神態專注。

正在教書的司恆義餘光透過窗戶瞥到梁渠的身影,經義都顧不得講,快步走出來和梁渠撞個滿懷。

“司先生?”

“你可算是過來了,快和我去見山長!”

“見山長?”

山長,即書院主持人,負責書院組織管理工作,同時還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責,故也有“掌教”“主講”的稱謂,類似於後來的校長。

梁渠一時間不知道司恆義為什麼要帶自己去見山長。

“你上次給我看的那個‘拼音法’真是絕妙的想法,第二天我就給過山長,山長對你的想法讚不絕口,和堂長、講書鑽研過數天,對你的法子進行改良,昨天開始嘗試教學。

剛開始接觸,暫且看不出來成效,但我相信再過幾天,絕對比現在的反切法子教起來要快得多!每天能學的字,肯定會翻上數倍多!”

梁渠一驚,沒想到司恆義的動作那麼快,不過正合他意。

他拿出這東西,就是想蹭個明賞。

低等爵位不敢想,賺點銀錢或者拿個免稅特權都是好的。

如此自然是越快越好,趕在五月前搞定就更好,能省下一筆夏稅錢。

梁渠在司恆義的帶領下見到山長,一位衣著藍袍,坐在小亭中的白老人,名為趙記。

“學生梁渠,見過山長。”

“不必多禮。”

趙記抬手虛扶,也不多廢話,將幾疊紙張擺在桌上,“看一看,我與幾位講書一同鑽研,改進的,與你最初的想法有何不同?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梁渠伸手接過紙張,一頁頁看去。

這版上的數目比他歸納出來的七十六個讀音還少,只有六十三個,其中聲母二十三,韻母二十四,整體認讀音節十六個。

所選的字元也更加簡單,有些甚至看不出一開始演變的偏旁部是什麼,和本身字形體系的差別變得更大,一筆就能畫完,相互之間的區別也更大,不至於看混。

有些讀音改的梁渠自己都不認識,不過對著後面標註拼音的字,他多讀幾遍也能認出來。

山長果真厲害,這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版本迭代。

大修大改,框架沒變,內容變化繁多!

“渠敬服!比學生那版好上太多!”

趙記搖頭:“該是我敬服你,若是沒有伱的奇思妙想,我恐怕一輩子都想不到用符號去注音,只會陷入用字注字的怪圈,將讀音獨立出來,不僅不容易變形,還極大簡化臃腫的反切體系。”

反切法的臃腫有目共睹。

光是上切聲母就有四百多字,下切韻母一千多字,光是學這一套體系就是夠那群小孩頭大的。

原來世界也相差無幾,到宋代才有一位和尚突奇想,創造守溫三十六字母表,大大簡化體系。

再到元朝才想到用獨立的藏文體系創造標音符號。

梁渠的出現等同於天神下凡,一下子把規律總結和體系獨立都幹完,可以說是兒童啟蒙之大家!

明獎不頒給他頒給誰?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趙記感慨一番,“或許只有你這樣的初學者沒有被文字本身所束縛,才會想出如此異想天開的好辦法。

在我看來,用另外一套符號代替文字注音,是最為精妙之處,楊東雄真是收了個好弟子啊,你悟性高,創造性又好,不窮經皓,今後也能成為一代武學宗師。”

敢直呼楊師名諱,看來山長的身份也不簡單,梁渠心裡想著,表面上連忙謙遜幾句。

“你再看看,有沒有還能改進的地方。”

梁渠搖搖頭:“學生愚鈍,先前那般已經是我所能想出來最好的辦法了,此版優於許多,我覺得已經十分合適。”

“好,既然如此,我會將你的這份功績上報,爵位能不能成暫且不知,但以後稅收一定是可免除的,我可以在這裡給你保證。”

“多謝山長。”

梁渠躬身一拜,隨在司恆義身後退下,又在書院學了一個時辰的書,露過面後到埠頭上,划船往義興市方向去。

他去見一見三獸

水流湧動,三頭水獸再次見到天神喜不勝收,在水面上來回遊動,剮出道道旋渦,烏篷船不受控制的搖晃起來。

三獸體型又有明顯增長,兩獸不用說,長度上完全能和他身下的烏篷船一較高下。

“拳頭”都長到一尺多高,舉起雙鉗都到梁渠的膝蓋位置,尋常魚類壓根逃不出它的雙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