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聞諂諛則喜,見小利而動

袁耀聽到姚廣孝又是有計,連忙便向姚廣孝問計。

姚廣孝也不賣關子,立即便將計策說出“董平此人好大喜功,貪財好色。雖有些野心,卻也無什麼王霸之姿。依照林沖將軍所言,此番恐怕乃是李密之計。董平與這李密未必鐵桶一片,我料董平此時只怕還未升起反心。

陛下只需將董平升官加爵,再派使者帶上金銀美酒前去犒軍,再作書一封多多讚美之詞,董平定然得意。到時陛下可再以言語激之,讓他去戰周瑜,董平定然中計。董平性情乖張,一旦被激,定會主動求戰,李密去勸董平未必肯聽。李密就是再有手段,兵馬總歸是在董平手中,諒他也難掀起什麼風浪!”

袁耀聞言也是覺得有理,於是便封董平為前將軍,豫章太守,總督荊州諸軍事,其餘手下眾人各有封賞,又著人帶三百罈美酒,絹千匹,黃金百兩送給董平。同時又作書一封送給董平。

待到袁耀安排完後,姚廣孝又私下問袁耀道“陛下之前所言李密是瓦崗賊頭又是何意?”

袁耀自知失言,於是便隨口糊弄道“這不過一句俚語,乃是說李密此人狡猾至極。”

姚廣孝聞言只點點頭,不再多問。

袁耀安排停當一干事物,接著便率兵前去太湖與孫策應戰。

卻說袁耀派人前去將犒賞誥命送至柴桑口,見自家抗命不遵,袁耀反倒派來使者犒賞大軍,董平不由面露郝色道“不想陛下恩義如此。”

接著董平又將袁耀書信開啟一看,只見上書道

聽聞將軍已下豫章,擁兵守於柴桑,吳兵不敢正視。如今正在江東大半已平,全賴將軍守住柴桑才有此功。不過孫策卻領一軍走長江殺回江東,想必此乃將軍一時疏忽乃至吳兵迴歸。將軍乃我大仲肱骨之將,才略蓋世,卻有小人報朕,將軍乃是畏懼周瑜,不敢與之一戰。將軍實乃我仲國第一大將,如今有人汙衊,朕已將此人杖責五十。今封將軍為前將軍,總督荊州諸軍事,後方朕自可平,還望將軍可施神勇,進平周瑜,無負朕之厚望。朕自當不吝封賞。

董平看信前半段多有溢美之辭,本來還在欣喜,看到後半段時卻是怒道“竟然有人說我是畏懼那周瑜?我定要出兵討伐江夏,叫這些人看看,我到底是不是怕了那周瑜?”

接著又聽到袁耀送來美酒,於是便將袁耀送來美酒傳給全軍分了,自己則留十壇設下酒宴。

此時楊玄感正在尋陽,而李密,王伯當自然來赴酒宴,之前而劉闢、龔都放走孫策,卻已被董平調回,故此也來參與。

酒宴之上,董平又將書信傳給宴上眾人看過,面露得色道“知我者,陛下也,得陛下如此看重,便是為陛下赴湯蹈火,又豈有二言?”

說罷董平滿飲一碗,繼續道“如今還有人向陛下言我屯兵在柴桑乃是畏敵,我欲進兵討敵,好教朝中眾人知道我這仲國第一大將名不虛傳,才好彰顯某家威風!”

劉闢、龔都本是賊頭,王伯當前世也是瓦崗豪傑。知道董平此舉已是抗命,袁耀不僅沒有怪罪,反倒加以封賞,一個個對袁耀也是頗為信服。

待到董平說完,眾人一齊舉碗喝道“願隨將軍,進兵江夏,生擒周瑜!”

說罷眾人一齊一飲而盡。

李密本來見著袁耀派使者來了封賞,心中已生不妙之感,此時見著此般情況,臉上卻是悶悶不樂。如今又聽到董平揚言要取江夏,又見眾將似乎又都願意,更是大驚,連忙起身勸道“酒宴之上不應談軍國大事,以免昏誤。”

董平聽見李密之勸,卻是當眾指責。王伯當見著立馬來勸“將軍息怒,李玄邃說的也是在理。”

董平聽著於是不再說此事,眾人宴畢盡興而歸。

當夜二更,李密卻來見董平道“將軍莫非真要進取江夏?”

董平回道“我既已開口,自然是要進兵。”

李密聞言嘆道“其中利害,前番我已說明。袁耀封賞乃是墮將軍之心,又以言語激將軍出兵,實乃袁耀詭計。將軍若此時出兵江夏,只怕江夏未得,自己手下這兩萬兵馬卻也未必保得住了,徒為他人火中取栗也。”

董平聽著李密如此說卻是大怒道“我自隨陛下以來,收降劉闢、龔都,詐降大破劉勳,廬江破皖城,潛山戰孫策,卻也立下不少功勞,先生怎地如此輕我?

再說陛下待我如此之厚,我也當盡心竭力報答,此乃‘士為知己者死’,怎能稱作是‘為他人火中取栗’?先生亦受陛下封賞,不思盡忠報國,怎地如此挑撥離間?”

李密聞言色變,知道董平已被袁耀小小封賞所折服,心中暗自想道“此人聞諂諛則喜,見小利而動,雖是頗有勇力,可助此人斷不可成大事。”

於是向著董平作揖道“將軍所言甚是,如此之話某日後不會再提。既然將軍已決定要出兵江夏,還當早早做好準備。周瑜此人機略無雙,荊州兵在他手上屢吃敗仗,之前潛山之時,我軍戰的如此艱難,想必也與此人脫不了干係。

如今楊玄感五千人在尋陽江北,我軍駐紮柴桑正在江南,不如江南江北兩路同時進兵,糧草輜重盡屯柴桑口,再以王伯當駐守,從長江漕運糧草。如此縱是周瑜再厲害,我軍只徐徐圖之,料之也不會出多少差錯。”

董平聽了李密之言大笑道“先生果然計策百出,我有先生不懼周瑜。如今便按先生意思辦。先生之前教我之計,我知也是先生為我著想。此事並無第三人知曉,我定守口如瓶,還望先生放心。”

李密聞言謝過董平,又作長揖這才退出。

次日董平升帳,先是在袁耀所派使者面前受了拜將,接著又叫人趕製一面大旗上書“大仲前將軍雙槍將董平”。接著又派人通知楊玄感領兵五千走江北進軍,自己則與李密領兵一萬自江南進兵,王伯當留三千人駐守柴桑負責後勤運糧,又讓劉闢、龔都帶兩千兵馬前去尋陽接管楊玄感防務。

眾軍安排得當,董平揚旌,目標直指江夏!

喜歡三國開局來個反賊系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來個反賊系統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