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洛陽王孫(1 / 2)

轉眼又是幾日過去,到了七月初五宴客這天。

當初眾人商定是於今日請皇親國戚及關內候爵位以上者,但五姓家族經過這些年衰落,慢慢遠離了大漢朝的權力中心,因此他們對於初五日到來的人數也沒抱太大的期望。

只不過是出於禮節,鬲候朱泚還是派人挨家挨戶上門通知一聲。

但真到了這日,他們才現跟自己想的有些不一樣。

一大早,先是南宮的竇太后派謁者送來賀壽禮,接著“永樂太后”和當今天子劉宏都分別派謁者送來壽禮。

這麼大的動靜,一下子便驚動了洛陽城中所有權貴的眼線。

接著,凡是收到鬲候府通傳的府邸,紛紛派自家子弟來給卓太君賀壽。就是那些因為有事不能來的人家,也都派家僕送來貴重賀禮一份。

這讓兩府眾人驚喜的同時,也都有些不知所措起來。最後還是卓太君見多識廣,親自坐鎮指揮,眾人這才有條不紊地忙碌起來。

其實吳詠對於這些洛陽王孫的到來還是挺期待的,因為他也想見識一下這些貴族子弟到底有哪些後世傳頌的名人,說不得要結交一番,以後在這漢末亂世中生存,也多個依仗。

最近他出入皇宮,看過不少資料,對這洛陽王孫也有一些基本瞭解。

自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開始,洛陽就是整個皇族生活的中心,皇族是洛陽城中最顯赫的群體。光武帝在位期間,以他為中心的家族都是生活在洛陽的。地位最高的就是他的叔叔劉良。

由於劉秀之父劉欽早卒,劉秀兄弟由其叔父撫養成人。劉秀稱帝后,封劉良為趙王。不過劉良並沒有到封地去,一直生活在洛陽。劉良臨終彌留之際,劉秀專門前去探望,並問叔父還有什麼遺願。

劉秀的兩個侄子也被封為諸侯王,劉秀對他們關懷備至。劉秀稱帝后,手足中僅有姐姐湖陽公主尚在,湖陽公主也生活在洛陽。劉秀對姐姐非常關照,曾經委婉地替姐姐向大司空宋弘提親。

光武帝的兒子們先後被封為諸侯王,不過這些諸侯王也都沒有到封地,而是留在洛陽,一直等到劉秀去世後,他們才6續離開洛陽。

漢明帝的弟弟東平憲王劉蒼與漢明帝關係最為密切,漢明帝即位後,劉蒼被任命為驃騎將軍,在朝輔政。後來劉蒼多次辭職,獲准後離開洛陽到封地去,但他經常來洛陽朝見漢明帝。

一次劉蒼來洛陽朝見漢明帝,劉蒼已經明顯福,腰圍見長,日子顯然過得不錯。閒聊的時候,漢明帝問劉蒼居家過日子什麼最快樂,劉蒼答道“為善最樂。”

漢明帝聽後非常高興,說道“這句話真是配得上你這腰圍!”

漢明帝的兒子也都封為王,等到漢明帝去世後,漢章帝特別仁厚,並沒有打兄弟們離開洛陽。漢明帝之子淮陽頃王父子兩代都沒有到封地裡去。

當然按照規定諸侯王是必須到封地裡去的,除非有天子特赦,否則他們想生活在洛陽可不是那麼容易的。而公主則不然,她們可以名正言順地住在洛陽。

漢和帝時,功臣梁統家族被打回原籍,但是作為梁家兒媳的舞陰公主卻得以留在洛陽。後來竇氏外戚專權,梁家進一步落難,舞陰公主也僅僅是被安置在離洛陽不到百里的新城縣。

自漢和帝以後,東漢帝王往往子嗣不繼,朝廷為了防備萬一,往往會徵召宗室子弟留居洛陽。

漢和帝去世後,鄧太后臨朝,漢殤帝即位時才是剛剛百天的嬰兒,鄧太后下令將清河王劉慶的長子劉祜留在洛陽。果然,不到一年漢殤帝夭折,鄧太后下令劉祜即位,他就是漢安帝。

後來鄧太后為了加強對皇族近支的教育,曾下令將漢和帝的弟弟濟北王、河間王子女年滿五歲以上的都徵召到洛陽,為他們開設了專門的學校。

不僅皇族近支,其他皇族成員也可以留在洛陽,這些人大多是宗室近親或者公主的子女,他們大多借口為已故天子守墓,向朝廷要官,而留於洛陽。例如漢章帝去世後,齊殤王的兒子都鄉侯劉暢藉口弔唁而來到洛陽,他甚至得到竇太后的垂青而被留在洛陽。

如今的皇室宗親以河間王宗室劉合為,其兄劉倏協助大將軍竇武扶立天子劉宏為帝有功,又因侯覽王甫等大宦官深恐這樣一個宗室大臣受到小皇帝依仗,對宦官集團不利。侯覽等人便設計將劉倏調任為泰山郡太守,並唆使司隸屬下在其上任的路上將其迫殺。

不過朝廷追憫劉倏的功勞,就重用劉合以示回報。劉合雖與侯覽王甫等人仇深似海,但他為了忍辱負重,還是納了中常侍程璜的女兒為妾。

這些洛陽王孫中除了皇室宗親子弟外,便是與皇族關係最密切的就是外戚家族。這些外戚一朝得勢,便能世代生活在京師洛陽。

光武帝的母親樊氏家族是東漢地位最高的外戚家族,不過由於光武帝母親早卒,樊氏家族也比較收斂,在京城之中他們並不十分顯赫。光武帝起兵之後在南陽迎娶了陰麗華,後來在河北娶了郭聖通,陰、郭兩家都是京城望族。雖然郭聖通最終沒有能守住皇后之位,但是郭家的富貴並未受到任何影響。光武帝經常到郭聖通的弟弟郭況家中,“會公卿諸侯親家飲燕,賞賜金錢縑帛,豐盛莫比,京師號況家為‘金穴’”。

伏波將軍馬援馬革裹屍而還後,雖然遭受讒言家道中落,但在漢明帝時隨著馬援女兒成為皇后,馬氏家族也東山再起,成為京城豪門。漢明帝執政風格以嚴明著稱,為了防止外戚違法亂紀而加強對外戚的教育,在京城專門為樊、陰、郭、馬四家外戚設立學校,教育四姓外戚子弟。

漢章帝時,竇氏外戚開始走出低谷。漢章帝去世後,竇氏外戚如日中天。此後,外戚與宦官輪流專權,竇氏、鄧氏、閻氏、梁氏等家族先後顯赫一時。

不過政 治鬥爭風雲詭譎,一旦失勢,下場往往很悽慘。漢和帝時竇氏外戚失勢,被趕回原籍。漢安帝時,鄧太后去世後鄧騭父子絕食而死。安帝去世後,閻氏捲入政 變,閻顯兄弟及其黨羽都被誅殺。漢桓帝時,梁氏外戚失勢後,家屬都被遷到日南郡比景縣。漢靈帝時竇武失敗後,家族也被遷到日南郡。

如今洛陽的外戚勢力還是樊、陰、郭、馬四家。

除了皇室宗親和外戚家族,洛陽王孫中還有一個群體,那便是功臣之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