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回 政策之爭

羅口水營,議事大廳,紀澤對錢波奴役州胡夷人的觀點不甚認同。要說他絕非什麼和平主義者,甚至也想過午間孫鵬的隱晦建議,將州胡男人屠殺乾淨,就像成吉思汗處理敵對勢力那樣一了百了。但是,不說紀某人殘留的丁點人道主義,這樣做必將引周邊勢力驚恐,乃至聯合抵制。對於正欲立足樂島,奠基政權並逐步擴張的血旗軍來說,種種弊端絕對遠大於留下州胡夷民的隱患。更何況,這還涉及血旗政權日後對待諸多異族的基本政策,焉能率性?

這時,張賓提出不同意見“所謂示之以威,施之以恩,治之以德,我軍憑堂堂之兵,借煌煌天威,攻佔樂島,必已震懾州胡,令夷人不敢相抗,示威已足。而今我等佔據樂島一郡之地,正該立為根基,悉心治理,以德服人,待夷懷柔,用夏變夷,從而內修仁政,外安毗鄰,豈可如胡夷般蠻橫欺凌他族?”

“然也!昔日諸葛武侯平定南蠻孟獲,七擒七縱,終令蠻人上下歸心,致蜀漢南疆安定,還平添一支蠻軍為用,成為千古佳話,我等正可效仿。”接著張賓的話頭,一名年輕署官起身言道,“夷漢不同俗,乍然混居易生嫌隙,橫生衝突,故而,為示親善,我等不妨重立高、夫、梁三部,釋放州胡俘虜,退還部分財物,擇親善者為,劃地分處,羈縻而治,緩緩教化,待之如治下軍民,如此施以恩德,夷人自將歸心,樂島即日可定!”

這名年輕署官叫劉涵,本為長廣小吏,血旗軍佔據長廣之後,他與好友張嵩第一個主動聯名上書投誠,兼而二人確有才能,故而皆得重用,此番這劉涵更作為張賓下屬的後勤署官,隨建設兵團一路輾轉來到樂島。不過,劉涵的提議卻似懷柔太過,人家張賓的懷柔意見還有不少人認同抑或思考,可從眾人神色來看,他劉涵卻顯然少有支援。

紀澤也為之皺起眉頭,民族乃至種族之間,生存競爭、弱肉強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血旗軍入侵州胡、造成大量殺傷是不爭事實,雙方說是血海深仇也不為過,同處巴掌之地,日後光憑善待二字,豈能杜絕衝突甚至仇殺?

試想一下,一個人衝到別個家裡大殺一通,搶了別個大量錢糧土地,之後覺得日後不是個事兒,想退回些好處,說些睦鄰友好的廢話便告收場,以期和平共處,為此,不惜放縱對方自行其是,將刀子交還對方尤不自知,這能成嗎?

短期內,傷亡慘重的夷人或會選擇立即俯臣服、龜縮合作,可長遠看,元氣恢復的夷人又將如何,豈非為自家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豈非養虎為患,傻不傻?如今的匈奴漢國,就是昔年被漢人打服繼而南遷求庇的南匈奴,豈非最好的反例?

“兆綸劉涵字,你是胡夷不成?我軍如此強勢,卻不趁機打壓土著,反讓胡夷羈縻而治,任其恢復元氣,豈非養虎為患?”不待紀澤分說,孫鵬搶先怒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胡夷狼性,畏威而不懷德,勢弱時搖尾乞憐,得勢則猖狂肆虐。昔日匈奴、羌人為禍漢疆,歷代朝廷耗費多少才將之擊敗,可隨後卻如你所言般羈縻而治,百年後如何?”

“而今,匈奴作亂西北,動輒燒殺搶掠,可曾感恩戴德?去歲李雄佔據西蜀,自立成國,縱兵擄掠,不正是氐羌起事?再說南蠻,不說諸葛武侯善待孟獲另有苦衷,如今的寧州蠻夷動輒生亂,其對大晉子民哪有恭順和睦?”像是洪水開閘,孫鵬連珠炮似的駁斥道。

“那些宣揚羈縻而治的所謂治世良才,皆出士族豪門,其全家舉族或居中原腹心,或居堅城高壘,胡夷禍亂與其鮮有干係,自可清談仁義恩德、縱論羈縻變夷,何需擔心胡夷侵擾,哪會顧及草芥小民?”站在孫鵬一邊,郝勇也出聲道,“某雖不知如何治理州胡,卻絕不願學那尸位素餐之輩,空談仁義,放縱蠻夷復起,將兄弟們置之險地!叫郝某看,當殺還是得殺,強硬鐵血方為我血旗本色!”

紀澤初始也覺孫鵬郝勇的反駁頗為解氣,幾乎說到了自己心坎裡,胳膊肘往裡拐嘛。不過,聽著聽著,他又覺二人待異族太過苛刻,幾乎不願給人希望,未免過於狹隘。須知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想想五胡亂華歷史中的羯趙,其喪心病狂般的嗜殺成性,何嘗沒有長期民族壓迫之下的瘋狂反彈呢?

殺光州胡不行,一味奴役也不好,退還財物、羈縻管理更扯!相較之下,紀澤更趨向於中庸之道,適當善待州胡夷人,三四萬夷人擺在那裡,想要長治久安就須剛柔並濟,可如何做呢,尺度在哪?紀澤在思考,廳中則陷入爭執,血旗軍議事相當自由,眾人輪番上陣,漸成兩派,可吵了半天,對方的缺點都說得明白,偏生沒誰能夠拿出更具建設性的意見讓對方認同。

“主公,有巡邏艦船來報,適才追獲一艘州胡外逃船隻,經俘虜確認,乘船者為州胡相國馬遷一家,現此人被押至廳外,如何處置還請示下!”正其時,上官仁繞到紀澤身側,低聲稟道。

“相國馬遷?就是那個獻策火牛陣的傢伙,似乎頗通漢家經史嘛!”紀澤嘟囔一句。隨即,他想起得自俘虜的馬遷資料,尤其是其馬韓出身,不由心中一動,這可是一個熟悉異族相處的角色,遂吩咐道“傳令下去,將馬遷帶上堂來。”

不一會,臉色蒼白、兩手背縛的馬遷被兩名軍卒押上廳來,此刻他頭蓬鬆、衣衫散亂,早沒了以往的貴人氣度,面上卻仍強裝出一副沉著淡然的模樣,昂冷視紀澤。見此做派,紀澤心中冷笑,他可不信這位客居官員是什麼忠烈之士,轉念間當即圓瞪雙目,拍案怒喝道“聽說那火牛陣便是你這老兒設計,差點害死我眾多弟兄,竟還想一逃了之,你可知罪?”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兩國交兵,各為其主,老夫身為人臣,獻策獻力乃是本分,何罪之…之有?”馬遷講得一口流暢漢話,初始還振振有詞、不卑不亢,可面對紀澤滿含殺意的咄咄目光,面對左右諸人的虎視眈眈,他的聲音越來越小,口齒也不再流利,進而冷汗涔涔。

終於,在紀澤一眾散威勢的無形逼迫下,這廝沒再扮什麼風骨,直至躬身俯,一臉頹喪道,“小人螳螂擋車,不自量力,竟敢冒犯將軍虎威,對抗煌煌天意,自知罪不可恕,只求將軍慈悲,給我一家老小留條生路。”

紀澤並未接話,而是繼續怒視馬遷良久,直到馬遷雙股戰戰,這才冷冷道“本將欲在此島開闢樂土,統一秩序,包容八方來客,接納各族精英,以漢人為主,習華夏文化,多民族共榮,然州胡部眾尚有三四萬,且難免牴觸,如何處置夷民方可長治久安?本將給你一個機會,若你答得令本將滿意,本將非但放過你一家,還將不吝官祿!”

這究竟是大晉官軍還是一幫賊軍啊?馬遷心中暗罵,自己還被綁縛雙手呢,哪有這般向人求教的,你們漢家不是講究禮賢下士,折節招攬嘛?

當然,他馬遷一生數度輾轉,遊歷過漢疆,親歷過王國,後投附於州胡,多識而寡節,絕非固執死忠之人,被捉時即存了投降求活之心,初始裝出的寵辱不驚其實僅為投誠時加些砝碼,自抬身價罷了。無奈對面這位年輕賊將太過粗鄙,完全不懂高雅套路,一副殺之後快的架勢,根本不來謙恭招攬,便愣頭青般的直接出題“面試”,真叫書生遇到兵啊。

怯意已露,氣勢被奪,馬遷畢竟是“老江湖”,深知刀俎魚肉的處境,吃了暗癟後立刻調整心態,既因膽怯而認慫,那就無需擺譜清高,只能賤賣了。他一番計較,旋即恭謙道“將軍,州胡人三四萬,卻分奴隸、平民與貴人,又分高也那、夫也那、梁也那三部族,可非鐵板一塊,何不分化瓦解?”

見紀澤面色緩和,馬遷跟著詳說道“州胡原有近萬奴隸,自不會效忠高氏,貴軍只需賜予自由,給以僕從民身份,他們定會死心追隨;參戰夷民可暫先舉家貶奴,日後視表現逐步開釋,為奴期間可由獲釋奴隸組軍監押。如此安排,州胡原有夷民、奴隸地位顛倒,彼此必將矛盾重重,雙方自會內鬥不休乃至爭相對貴軍賣好,貴軍充當公證、隔岸觀火便可。”

見紀澤眼睛放亮,馬遷鬆了口氣,再出招數道“此外,為長久計,奴隸、僕從民均可憑藉嫁娶聯姻、入伍立功、一技之長等等提升身份、改善生活,利誘之下,非但能夠刺激部分夷人投效貴軍,還可削弱夷人對抗之心,再度分化夷人。甚至,州胡最早為高野那、夫也那、梁也那三部並立,本就不乏齷齪,故可分之為高族、梁族與夫族三族,暗中挑唆三者矛盾,再度分化。”

這廝奸猾更勝某家,異族也有大才啊!作為入門級政客,紀某人直聽得眼睛放光,面露喜色,點贊不已。他雖然腦海裡有許多民族政治方面的歷史案例,但面臨具體問題畢竟還顯抽象生澀,經歷複雜且詳知民情的馬遷倒是恰逢其會的補充了此點。在其啟之下,紀澤那些廣博的見識逐漸與實際交融,心中漸漸粗擬了一套含蓋民族問題的政策框架。

瞥見紀澤的神情,自感前途有望的馬遷連忙再添數把火“此戰州胡多了數千孤兒寡母,不妨令寡婦改嫁貴方男丁為妻為妾,按州胡習俗,這些孤寡將屬男方漢家,州胡將減少二三成人口,此消彼長啊。另外,將軍若想宣揚仁義胸襟,還可供奉倖存王子,重用夫、梁兩部,拉攏尚餘祭司,拔擢州胡勇士等等。對了,高盛次女國色天香,堪稱州胡第一美人,公子莫若納入後帷,亦可安定州胡人心,嘿嘿…”

馬遷的確見多識廣、經驗老道,轉念間便賣掉昔日東家,給出了犀利狠辣又務實可行的諸多諫策。但紀澤卻不苟同那些“仁義”的高層路線,血旗軍入主州胡,原有人數不足半成的土著高層嚴重利益受損,與其費心費力不討好的拉攏他們,倒不如直接階級鎮壓,踏上十萬只腳,令其再無翻身機會,反正血旗軍已經對州胡完全軍事掌控。

“打土豪分田地”,剝奪原州胡高層的財富、土地和牛羊,部分用以拉攏州胡底層,部分用來封賞血旗軍民,幾家哭換得一路笑,這點革命手段紀某人還是熟知的。當然,馬遷的系列諫策大多可取,分化瓦解、身份區分、聯姻和諧等建議甚合紀澤心意,尤其在犧牲自家色相聯姻州胡第一美女這一點上,他報以了極大的熱情。

可惜,沒等紀澤得以顯露色狼本性,一道冰寒目光射到他的身上,令他一陣惡寒。同時,只聽梅倩用罕有的冷冽口氣飭道“州胡公主與主公有殺父死仇,怎可朝夕相處?你這老鬼出此庸策,莫非另有圖謀?”

美色誠可貴,性命價更高,經梅倩提醒,本還小有心猿意馬的紀澤,剎那間閃過自己酣睡之際被床畔美女掐死、勒死、捅死的慘景,不禁一個激靈,立馬熄了獻身“招安”州胡第一美女的念想。旋即,他不無狐疑的盯著梅倩那張隱顯泛紅的冰山臉,您似乎有點出乎尋常的激動誒。

按下心中遐想,紀某人笑吟吟打岔道“飛鳳將軍莫急,本將自然知曉輕重。不過,馬先生縱然言語有失,也是真心勸諫,豈可責怪?”

“哎呀!你等如何辦事,竟還捆縛著馬先生,還不鬆綁看座!”勸阻了梅倩的飆,紀澤又假意呵斥押解馬遷的軍卒道,如今他已對馬遷這個多智善謀又知情識趣的降臣好感大增。俄而,他一拍腦門,乾脆起身離席,親自前往為馬遷解綁,口中還不忘絮叨“不…等等,本將親自來…本將招待不周,讓先生受苦了…”

原來這賊將也懂禮賢下士,只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罷了!看著離席上前為自己鬆綁的紀澤,尤其是他那誠摯親切的笑容,前途光明的馬遷卻是精神恍惚,滿心幽怨,直欲吐血,不,是吐口水,衝著眼前這張虛偽賤笑的臉吐...

喜歡乞活西晉末請大家收藏乞活西晉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