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回 端午大慶

四月三十,血旗軍在完成各方協議交割之後,如約讓出東萊郡,紀澤也結束了長廣一應巡視,便率領血旗諸營兵馬,攜大量錢糧物資,以及青州兵禍導致的新一批移民,浩浩蕩蕩兼盆滿缽滿的回師樂島。自此,長廣將由段德領軍的長廣營七曲四千餘人坐鎮,血旗軍的攻略重心再歸海外。

次日,由橫桑任大執事,屢遭推遲的渤海口大蟹島自貿市場終於開市,憑藉青州一役的聲威,捧場者絡繹不絕,令日開業甚為興隆。延續紀某人的高大上風格,該島被更名為俠客島,更有甚者,為了抒浪漫情懷,兼而裝點其文治之才,紀某人還無恥剽竊了李太白的《俠客行》一詩,作為俠客島鏢師堂的勵志碑銘。

就在紀某人志得意滿凱旋迴歸的時候,兩千裡之東的大洋深處,一支桅懸血旗的艦隊正陷入“路漫漫其修遠兮”的困擾。這是血旗軍駐奄美島的一曲地方水軍,由奄美島駐軍校尉、調自淮西營的夏田親自率領,按照紀某人那份不靠譜的粗略海圖,正在西南而向,沿島鏈探索所謂的琉球大島。

半月前從奄美島出,這一路夏田等人不斷的“上下而求索”,從數不清的島礁中現了十數座可以居住的小島,以及其上荒居的野人小聚落,也“捎帶”上了上百名野人以作日後的帶路黨儲備,甚至,根據六分儀資料,艦隊業已南過樂島近千里了,但就是尚未尋到那個琉球島,那個紀某人號稱面積相若於樂島的海中大島。

這個季節的海況還算不錯,今日又是風和日麗,探索艦隊的船隻東西橫散有數十里,正以最大輻射面一同南下搜尋。居中的旗艦船頭,夏田瞥了眼沒精打采的同伴們,臉上一籌莫展。時間太久了,能用的激勵方法都用膩了,他知道,這裡的所有官兵,如今都和他一樣,正在琢磨著一個嚴肅的哲學問題,也即府主大人究竟靠譜不?

這項任務在夏田等人剛一換防奄美島時就被交代下來,儘管華興府為這趟遠洋配備了醫師、技工乃至水果、茶葉、火炭等足夠充分的保障,儘管迄今尚未遇上引人船傷損的風暴或意外,飲水食糧透過採集、打漁、交換甚至掠奪等方式再挺個把月也沒問題,但是,茫茫不見盡頭的航海,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

“校尉大人,西邊有訊號,秦屯長的船現了一個裡許小島,島上有野人居住。”突然,望手大聲叫道。

“恩!”夏田只是點了點頭,連身體的姿勢都沒動一下。儘管知道任務完成必有重賞,甚至也知道紀某人調他擔任這個校尉就是為了給老弟兄送功勞,可探索時間委實太長了,一路上的島嶼也太多了,有人的也絕不少見,重複再重複,別說麾下軍卒,就連夏田自己都已麻木。如今,方圓百步以內的小島,都已不再被艦隊錄入海圖。

“校尉大人,西邊有訊號,秦屯長上島與野人交流,野人說南方很遠很遠的地方,有個很大很大的島。”過了一會兒,望手再次彙報道。

夏田依舊只是點了點頭,身形依舊一動不動。野人沒有度量衡,且眼界很小,之前就曾不止一次,野人們所謂的“很大很大”令一度狂喜的夏田等人最終空自歡喜,直欲砍人。

“校尉,西邊有訊號,野人們說那個島上有許多四腳動物,秦屯長懷疑他們描述的可能是牛。”又過一會兒,望手再次彙報道。

四腳動物!?牛群!?多大的島才能讓野牛群繁衍!?太陽的!夏田突然一躍而起,口中一聲怪叫,一直無神的眼睛霎時變得賊亮賊亮...

當紀澤一眾艦隊抵達樂島之際,已是農曆端午的前一日。一月時間,華興府海外展可謂喜報頻頻,其中最顯眼的當屬農牧方面。以東泥灣造田工程全面竣工為標誌,在計劃體制集中力量大開墾之下,樂島與種子島今年的各項農墾工程悉數圓滿收官,便是奄美島開較晚,也因位置偏南而有望及時種上秧苗。

統計下來,三島開墾田地可達二百二十萬畝(小畝約三百平),桑麻茶果用地也有三四十萬畝。同時,對各島尤其樂島四百多萬畝草場的劃區輪牧,華興府的嘗試也已初見成效。

按照三島供肥之下一年兩熟,輔以精耕細作、糧種最佳化、堆肥養田、輪牧高產等等先進生產方式,兼而無盡的海洋資源,它日三島自給自足五十萬人綽綽有餘;即便今年有著初耕低產和蓄欄減產等不利因素,憑藉現有儲備與商貿交易,只需入冬前正常收穫一季谷糧,相信華興府便能輕鬆撐到明年夏收。

製造業方面,挑大樑的產業已經基本重建或新建了生產線,進入投產階段,其中不少產業還藉機有所擴大升級;同時,不少食品、皮毛、建材等方面的加工廠礦也以公有形式因地制宜的籌建成立。這些產業的產品,部分在華興府內部消化,部分將被運至和平諸島自貿市場以及大晉沿海進行交易,換回的錢糧物資則將保障華興府後續展。

其中,開業一個多月的文明島自貿市場,在韓海反響相當良好。面對半島與倭島各地海商,以及丘拔拉來的丘裡國商家,華興府拿出了美酒、精鹽、香水、香皂、鏡子、玻璃、象牙、玉石、玳瑁乃至老舊兵甲和艦船等等商品,簡直晃花了那群蠻夷土包子的狗眼。

同時,來自三韓、百濟、倭人的人參、東珠、皮毛乃至糧食等商品也被華興府大肆採購囤積,這些貨物大多與華興府所產系列工商產品一樣,在大晉都屬熱銷搶手貨。顯然,一條直連東北亞與大晉東、南沿海的海上黃金商路眼見成型,並被華興府牢牢掌控在手。

憑藉全體軍民不懈努力,如今的華興府業已基本解決了海外的生存問題和對外交流問題,熬過了最艱難的立足階段。下一階段,除了進一步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將海外諸島從蠻荒進一步帶入文明社會,便該著力完善上層架構,從而正式設立華興府政權了。

也正是在這種大好局勢下,端午節到了,正該樂呵樂呵、長長心氣。本就有所想法的張賓等高層,就著血旗軍大勝而歸的由頭,決定樂島種子島端午放假三天,並舉辦系列慶祝活動,所有得閒的公民、平民乃至表現規矩的從民均可參加,於是,五月初五,羅河之上,便有了第一屆樂島龍舟大賽。

端午賽龍舟是華夏民族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活動,各地皆很盛行,相傳最早是為了祭奠屈原,隨後各地又有了祭奠曹娥、盤瓠、伍子胥甚至閻王等等名目。每年端午時節,往往都是漢家各地船廠的一次競爭亮相,各級官府,各大商行鉅富,還有各大家族宗族,通常也會派出競渡龍舟加入,從而令端午賽龍舟愈加興盛熱鬧。

今番樂島的龍舟賽場選在了羅河下游,位於羅口灣與東泥灣大堤之間。夏季水漲,這裡河寬五十多丈,水流平直和緩,正適於水面競渡。河流西岸正對賽道有一處小丘,早在昨日便被圈起作為觀禮臺,今日更被血旗親衛拱護。作為樂島新貴,華興府一干高層正攜眷在此與民同樂,自然,其中少不了紀澤和紀芙等人。

“備為輕使,前建龍頭,後豎龍尾,船之兩旁刻為龍鱗而彩繪之,謂之龍舟。”臨時搭建的看臺上,安海船坊大管事黃成笑著向紀澤介紹道。順著他的手指方向,近十條寬五六尺、長六丈多的競渡龍舟已在羅河岸邊煥然就位,

以華興府與樂島的現狀,今年這裡的賽龍舟只能全部由華興府官方組織隊伍,而所有龍舟也全部由安海船坊生產提供。這些底部刷漆的競渡船都是以獨木製造,既堅固也可減小行進阻力。看它們的精緻模樣,顯然黃成等人在上面沒少下功夫。

“不錯不錯,很漂亮,很喜氣,夠檔次。”紀澤確實很滿意,這樣的作品拿到後世都算得上工藝品級別。

但接下來,紀澤卻眉頭一皺,很沒品位道“想來船坊沒少下功夫吧,可惜現在不能賣錢,有點浪費呀。對了,新型萬石戰艦研製得如何,沒有為此耽擱進度吧?上好龍骨得之不易,可別搞砸了,而且,萬石戰艦不光是一艘海船,更是華興府眾多技術的升級實踐...”

“得了,哥,得了,這時還談那些,你不覺掃興嗎?”一邊的紀芙聽不下去了,她皺著鼻子嬌嗔道,卻是救了面顯尷尬的黃成。

旋即,紀芙笑指羅河兩岸叫道“哥,你看你看,今天人好多呀,該不會樂島得空的都來這裡了吧?”

確實,端午節華興府放假大慶,如今樂島上可沒多少娛樂活動,能來的百姓怕是都來了。兩岸河堤上摩肩接踵,人聲鼎沸,大姑娘小媳婦,老人小孩,還有忙前忙後的青壯們,加起來怕不有七八萬人。若非華興府之前已為遷移會眾人人配齊了馬紮,讓眾人可以就地而坐,加之有軍卒維持秩序,將其按屬劃片安置,怕不早就出亂子了。

這麼熱鬧的場面,在人口稀少的西晉可不多見。紀澤不得不承認,這次賽龍舟活動搞得很值,尤其是在百姓們剛剛遷移樂島併為了生計而辛苦拼搏的時候,一項全民參與的熱鬧活動著實可以極大的提振人心士氣。感慨之下,紀澤故作審視的瀏覽著羅河兩岸,搖頭晃腦道“如此熱鬧,足見百姓業已安於樂島,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啊...”

“呵呵,是啊,怕是就連大晉洛陽,現在也沒人膽敢搞出這等場面了,嘿嘿嘿...”恰逢吳蘭來到主席臺,聽到紀澤的笑語,不無揶揄的湊趣道。

吳蘭所言其實另有所指,根據最新暗影信報,以往在洛陽三天兩頭便舉行一次的風雅集會,如今卻已罕有聽聞了,究其原因,定與沸沸揚揚的陵園龍震脫不開干係,試想一下,誰不怕莫名其妙的被一鍋“震”了呢,而這事一時也成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笑談。

紀澤莞爾,心中卻不那麼輕鬆。事實上,或許正因這一笑談,看似隨著王浚鞏固幽州而該塵埃漸落的謀逆風波遠未過去,據暗影察覺,大晉內對風波幕後推手的暗中探尋如今正值如火如荼。

讖語、龍震、龍袍,三樁奇事無巧不巧的連續生,令關東陣營好一陣雞飛狗跳,若說全憑天意使然,實在令人難以信服。那些政壇老鳥們在利用風波搏取利益之餘,不免迫切希望尋出那隻幕後推手。畢竟誰都不願自家被人玩弄於鼓掌之上,更難容忍有人暗中掌握著“龍震”這種鬼神皆懼的大殺器,誰知哪天地龍震會否出現在自家腳下呢?

好在,紀澤前生是個刑警,借鑑有上千年的中外玄案經驗,“龍震”計劃制訂之初便考慮到了各項作案痕跡的抹除,案之後更是第一時間將所有涉案人員悉數撤離大晉。而作為一支流亡海外的亂軍,縱然是受益者,想來眼高於頂的大晉士族們也不會太過將華興府與那通大手筆聯絡一處。

查吧查吧,查不出來便定義為天意昭昭吧,哥就躲這看龍舟了,真有哪天哥玩露了餡,叫爾等知道了,中原怕已大亂,各方自顧不暇,那時哥的華興府還用掩飾嗎...驀地,紀芙的叫聲打斷了紀澤的浮想連連“快看,鯊魚一號來了,賽會要開始啦,呃,看新娘子啊,早聽說今個要大辦喜事,不想竟是好多好多!”

羅口灣方向,駛來三艘大船,其上披紅掛綵,鑼鼓喧天,載歌載舞,居中的萬石鉅艦正是鯊魚一號。原本船樓頂層的幾座箭塔已被拆除,樓頂只餘一個寬闊平臺,準備倉促的華興府今次正是將之當作了盛會的水上活動會臺。

更為引人注意的是,三艘大船的各層樓舷,站滿了大紅穿戴的青年男女,紅綢繡球,喜氣洋洋,每位女子頭上還罩著紅紗,分明就是一場公元四世紀的集體婚禮...

喜歡乞活西晉末請大家收藏乞活西晉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