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回 農技推新

光熙元年,閏八月初三,巳時,晴,樂北縣石磊村。

天高氣爽,秋風颯颯,樂北田野處處稻花麥香,谷浪翻滾。原野之上,“村村通”的水泥路雖未徹底竣工,也已基本成網,伴以路側的蔥綠樹苗,猶如一條條銀底翠邊的飄帶,將星羅棋佈的村莊彼此相連,更為這片田園風情平添了一份動感。

黃綠駁雜的田間,不時有農人往來穿梭於埂上地頭,忙忙碌碌的他們,嘴角不自覺的掛有淺淺微笑,口中也不時哼出鄉間小調,那是歷經苦難之後,對安定生活的滿足,對未來美好的嚮往。

“噠噠噠...”三車寬環島主路的盡頭,傳來一陣踏踏馬蹄聲。驕陽下,一支明光閃閃的百人騎隊漸漸現入視野。農人們暫停手中活計,遙看著自家的隊伍,或揮手致意,或含笑觀望,更有些活潑的幼童則已跑到路邊田埂,手指來騎蹦跳吆喝“看看看,明光鎧誒,定是蒼狼營!瞧瞧,多威風,咱長大一定要加入他們!”

早在五月的時候,雄鷹鋼鐵便在紀澤的提議下,借用樂南眾多的瀑布資源,研製了簡易的水力鍛壓機,令得鋼鐵板材的生產容易太多,從而也導致了明光鎧的成本急劇下降,一舉取代了過往的皮甲、藤甲、鐵葉甲,成為血旗甲等營步騎兵的標配鎧甲。

“噠噠噠...”騎隊沿路一掠而過,騎士們個個沉默肅然,僅有為幾名軍卒不時向路邊百姓揮手致意以示親民。這樣軍民和諧的場景在華興府絕不罕見,但百姓所不知的是,這一撥看似尋常訓練的蒼狼輕騎,卻是紀澤與他的親衛,今日在樂島四處巡查蒙學來了。

因為孩童教育程度不均,教師資源也很匱乏,華興府短期內只對四年蒙學(小學)實行全民強行義務教育,其上的四年縣學(中學)則實行志願擇優錄取,最高一級的三年華興學宮(大學)則將收費委培。而今天,正是華興府一應教育院校秋季開學的第一天,一早在樂中城的華興學宮象徵性露一小臉之後,紀澤便開始抽樣巡察起了他更上心的各處村學。

身著普通軍卒鎧甲,面罩護面鐵葉,紀澤混在隊伍中間,一邊享受著路人的善意乃至尊敬,一邊觀察著兩側農田,腦中則在浮想著今秋的谷糧滿倉。眼見就要路過一個小村莊,紀澤在靠近村口的道邊突然揚起手,口中叫道“停!”

這是一個叫做石磊村的普通村莊,因村畔小丘上有三塊天然相磊的巨石而得名。之所以停下,卻是因為紀澤現路邊一片田中的莊稼長得特別繁茂。略一吩咐,自有上官仁下到田間,召來了正在那片地裡忙活的一名農人——張小山。

“見,見,見過府主大,大人!”儘管尋常八卦時沒少談及紀澤,登上樂島時還曾遠遠見過迎接移民的紀澤一眼,可第一次毫無思想準備的就被拉來面見紀澤這麼大的官,張小山難免全身不得勁,想跪又聽說過不用跪,嘴巴更如舌頭生鏽般不好使。

“呵呵,老鄉莫要緊張,某僅是有點問題想向你隨便打問兩句而已。誒,對了,還沒請問老鄉貴姓呢。”紀澤輕輕拱手,隨即微笑著問道。他笑得極其自然親切,這種巡察遭遇對他而言已經習以為常,拉近關係的手段也已駕輕就熟。

“呃,小民免貴姓張,張小山的張,呃,俺就叫張小山。有甚垂詢,大人儘管問,小的知無不言。”或因紀澤給人的感覺比較輕鬆,張小山初始緊張之後,很快便漸復正常道。畢竟逃過荒見過不少世面,張小山甚至開始偷眼打量起了這位天天聽聞的府主。

於是,一臉激動的張小山,心中旋即便開始吐槽,都說自家的華興府主有兩個缺點,一是滔滔不絕大嘴巴,一是膽小怕死喜謹慎,果然所言非虛,在自家地盤上還穿著普通鎧甲,戴著面罩混扮小兵,樂島這般封閉哪會有刺客,也太啥的不夠男人了吧。

渾不知對面這個畢恭畢敬的廝鳥正在心中嘲笑自個貪生怕死,紀澤兩句熱絡之後,見張小山不再緊張,便問出正題“老兄,這左近都是你們村的地吧,看來環境都差不多,也該是同一批稻種精耕細作出的,為何這一片稻穀長得特別旺?這麼顆大粒滿,是因其本為州胡熟田,還是另有特殊高招呢?”

“可不,這片地的確特殊!咱村都用的占城稻種,但這片地裡咱是按照村長要求,給另施一種獨特肥料,叫什麼地龍肥,聽說還是從樂東牧場那邊專門送來的。說起莊稼老本行,張小山愈加口齒清晰,“要說那草糞漚肥就夠厲害了,看長勢莊稼一年兩季幾乎不用歇地。不過這土龍肥就更神了,約摸能將產糧再提個兩成呢。”

紀澤眼前一亮,復又問道“老兄是種田老手,給咱估估,這兩種農肥的田,今秋每畝能收多少糧呢?”

“誒,這田其實種的都好,雖是生地,今夏又都遭了風雨禍害,可邊上那些尋常草糞漚肥的田,今秋都能收個每畝六七鬥,快趕上咱以往家裡的熟田了。”張小山眼睛放光,不無自豪道,“咱奉命打理的這片用了土龍肥的田,看樣更能收個每畝八斗多,照此下去,等成了熟地,防風林再長高些,每季每畝一石,管飽笑眯眯的輕鬆。真不知是誰搞出來的地龍肥?”

紀澤立刻明白了新型肥料的價值,頓生徵用之心,他不無激動道“是啊,這誰搞出來的,難道是什麼祖傳秘方?就是太混蛋,太小家子氣了,這種好事竟不主動上報,還藏著掖著,還想獨家秘方自個兒財嘛,哼哼,獨樂了不如眾樂樂,一定要拿下全府推廣,哈哈...”

然而,正當紀某人眼冒星星大放厥詞的時候,上官仁緊憋著嘴,悄悄扯了一下他的胳膊,將他拉至一邊,這才表情複雜的對他低語道“主公,別嚷嚷了,那個,那個小家子氣的混蛋,可能...可能就是您自己啊!”

“呃,不可能!文淵,別逗了,某怎麼沒印象...不可能!學**咱也會,可做好事不留名這一條不是咱的性格,咱要做了好事,早就吹上天了,咋會忘記呢?”紀澤一臉愕然,尋思一會,愣是否認了自家的“功績”。

“主公,您又耍賴了!我記得您巡察樂東時,不止一次指著牛糞馬糞,建議當地官員嘗試地龍堆肥的呀!草坡鄉一次,羊山屯一次!”見紀澤矢口否認,上官仁急了,掏出個本子快邊翻邊看,聲音也隨著大了起來,“對了,您說那叫什麼來著...對了,蚯蚓堆肥!”

“...”紀澤茫然,恍然,繼而赧然嘟囔,“直娘賊,那麼點小蚯蚓,也能稱呼地龍,丫真敢叫!”

就在紀澤砸吧嘴找尋回憶的時候,石磊村長石強,一名退役的功曹小史,從村口方向大步跑來,為這場爭執給了定論“主公,您就別謙虛了,這地龍肥正是您交代下來的事啊,哈哈,要不誰能想到小小地龍竟有如此妙用,誰又敢拿著公田瞎搗鼓呢?俺們都是聽了前飛鷗將軍,農部張侍郎招呼行事的...”

聽了村長的解釋,紀某人總算完全想明瞭原委。說來樂島初定不久,紀澤四處巡遊兼指點江山的時候,曾在各地“大嘴巴”信口開河,向當地基層官員提出過許多來自後世的、因地制宜的規劃想法,這土龍肥也即“蚯蚓堆肥”便是其中一條。由於他想法太多,不少還很離譜,自己又僅是略知一二,華興府壓根就沒人力物力悉數跟進,許多想法便成了噪音消散,甚至許多連他自己隨後都忘了。

當然,也有一些迷信紀澤的有心人卻是堅持執行了下來,恰逢其會的張銀便對紀澤一度信口提出的蚯蚓堆肥很感興趣,並組織人力試製,還透過老戰友的關係直接尋了幾個村莊做了試用,只是最終結果未定而不曾上報而已。

難堪之下,紀澤忙轉換話題道“那個,咳咳...我剛才說啥了...對了,這土龍肥利府利民,要大力推廣,文淵啊,替我記下,張銀為,參與試驗人員都要獎勵,集體記大功一次,還有,為他們申請專利,日後推廣生產,產生的專利收益,華興府七成,他們分享三成;並透過各種渠道大加宣傳褒揚,樹立典型!嘿,張銀這小子還真能幹,又能貫徹上級精神,農部侍郎前頭的那個假字,完全可以去了嘛。”

眾人自是不好也不敢揪住紀某人的小辮子不放,上官仁當即拿出紙筆做記錄。略一沉吟,紀澤再衝石強交代道“石村長,你負責組織人手,追加肥料,擴大施肥面積,並總結生產經驗,爭取將石磊村建為土龍肥推廣示範村。做好了,華興府日後將組織各村來此學習,屆時可別讓大家失望哦。”

“諾!諾!”石強應聲不迭,和張小山一道,都在為了此事可能帶來的榮譽和封賞樂得合不攏嘴。須知他們即便不是頭號功臣,但看紀澤的重視程度,不說那什麼專利紅利,按《功爵法》中的細則,他們這些連帶的二等功臣沒準就能將民爵等級升上一級,多撈上百畝封田也有可能,更別說土龍肥示範村未來可能帶來的名氣與前程了。

刺激開拓創新,紀澤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感慨之下,他忽的拍了一下腦門,衝上官仁道“文淵,多記幾句,技術研推廣當落實到位,華興府設立科技院,就掛在...算了,還是先由安海商會來吧,就叫安海研,給幾個研課題,拉人先幹著,可以帶上華興學宮一道,嗯,就先研土氨肥、土磷肥、雜交稻種,還有四輪馬車...日後我再有稀奇想法,你隨時記下,並整理提交研究。”

“主公,您以往說的那些我也都記著呢,隨後我便先整理一份出來。”上官仁筆下不停,口中笑著回答道。跟在紀澤身邊越久,知道得越多,上官仁對紀澤的“大嘴巴”倒是越加迷信,卻是沒像紀澤自己那樣說過就忘。

好同志啊!紀澤心中滿意,一臉讚許,衝上官仁拍拍肩膀好好幹,繼而拉著石強這個太行時期的老部下,邊走向村落邊嘮起閒嗑“怎麼樣,村長大人,官員資格的那場科考初考,你過了沒?”

提起科考,石強頓時有點蔫,因為七月那場初考他沒過。雖然只是個小小的百戶村長,可大小也算個官,每月還有一筆不菲的俸祿,他自然想幹下去,只是華興府成立在即,要求必須透過資格科考才能留任,可誰叫他昔日在軍中學文的時候,光顧著吆五喝六督促別人了,自個真就沒太上心,這會都快悔青了腸子。

苦著個臉,石強蔫聲回道“主公就別取笑俺了,俺正為這愁呢。嘿嘿,主公,聽風聲說還有一次內部補考,嘿嘿,您能給透露一下,不知此事可真?”

“哼哼,兩年前我就說過,想做官就得識字,咱們要想擺脫士族壓迫,就得人人掌握文化,這是無法更改的趨勢。”紀澤瞪了石強一眼,繼而放緩語氣道,“不過也別太擔心,對工作勤勉、成績優良的老弟兄,華興府自不會虧待,至少年底還會給次補考機會,難度不變,抓緊補習,三月時間,臨陣磨槍,不快也亮嘛。”

既有基層官吏的文化水平是個問題,但不論從感情還是信任的角度,紀澤真心不願放棄這幫老弟兄。對石強這樣的他只能再給機會,也是逼著他們學習。當然,即便石強仍然未能過關,還有民兵隊長抑或捕快班頭這等武職官吏可以安排。

“太好了,呵呵,謝主公仁厚,咱定會努力!”得知利好訊息,石強頓時來了精神,不無表現道,“咱村新來的女先生頗為厚道,願意抽空幫忙輔導認字,俺們不少成人現在每晚都在加班跟她學呢。”

石強口中的女先生,正是華興府派到各地村學的教師,大多也暫兼各村的賬房先生和讀報宣傳員,看來石磊村攤上的是名女子。言及女先生,紀澤立馬想到了自己此行的初衷,忙閉上了自己方興未艾的“大嘴巴”,催促道“哦,這位女先生還真勤勉,你們可不能虧待人家啊。好了,去看看村學吧。”

喜歡乞活西晉末請大家收藏乞活西晉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