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回 金秋稻香

光熙元年,九月初五,巳時,晴,東泥灣鄉,河三里村。

金秋時節,驕陽如虎,卻虎不過百姓們心情的火熱。羅河兩岸,稻浪滾滾,金黃的稻穗映襯著穿梭其間的張張笑臉。樂島第一個收穫的季節,華興府軍民全面投入秋收,就連勞力有限的學生們,也被放了農假,雀躍的參與其中。雖是背井離鄉,雖是偏居海島,華興府百姓們依舊滿懷興奮,用一把把鐮刀的上下翻飛,來迎接他們在樂島的第一場豐收,來迎接他們在未來的豐衣足食。

羅河東岸的東泥灣鄉,大半年前還是淺湖沼澤,而今已是滿目金黃。得益於年初造田時,紀某人曾數日在此搬土鍛鍊,東泥灣造田重點工程由是自動升格為華興府的頭號形象工程。就像人類歷史長河中所有的形象工程一樣,造田之上興起的東泥灣鄉,就此享受到了華興府能給的最佳待遇。

最具代表性的一點,便是東泥灣鄉那位名為牛鐵的鄉正,正是地道的雄鷹寨老人,曾是血旗軍中資格最老的批功曹小史之一,堪稱樂島所有鄉正中來頭最夯實的一位,若非華興府目前尚未設立縣級機構,人家是怎麼也不會混在小小鄉鎮裡的。須知與他同期的陳齊,已在參軍署政部高居主管思想政治與教導史事務的六品導曹從事,兼政部召集人。

作為血旗老兵復員從政的一面大旗,加之處於東泥灣鄉這個形象工程所在,牛鐵可沒少往自家碗裡扒菜,沒辦法,上行下效,紀某人帶出來的人大都這德性。於是,第一架大型水車,第一批先進農具,第一擔正式推廣的地龍肥,以及人均最多的耕牛,最好的占城稻種,都成了東泥灣鄉的囊中之物。

尤其在農業技術方面,華興府的種田能手,太行老區的優秀田農,都沒少被納入東泥灣鄉傳授經驗,便是大忙人紀澤,也數被牛鐵厚顏截來現場指導。而這指導多了,多少也有些效果,一些後世人盡皆知的農業技巧與生產方式得以提前問世,尤其是百多年後才會出現的稻田排水技術,簡單易行卻立竿見影。由是,東泥灣鄉的性質再度提升,成了華興府農業先進技術的重要推廣試點。

有著諸多外力協助,東泥灣百姓更不含糊,他們在牛鐵帶頭下,以不亞於農業學大寨的精神,辛勤勞作,深耕細作,並藉著水道育秧移栽多出的時間差,愣是趕在春播節氣的最後一天,保質保量完成了東泥灣造田與全面栽種,之後的澆灌排水、除蟲除草、抗風抗災、田間管理同樣盡心盡力。

如今,他們的付出終於收穫了豐厚的回報,根據已收田地的結果,本季畝產至少九鬥,距離紀某人兩年前桃園吹噓中的一石僅餘毫釐之差,預計整個東泥灣今秋將能為華興府貢獻五萬石稻米。

推至整個華興府,雖然比不上東泥灣,但海外四島包括開最晚的琉球在內,普遍畝產也在六鬥之上,不出意外,今秋海外四島大約三百多萬畝的田地,糧食收成總計能達二百萬石以上,省著點,都夠海外百姓勉強撐上一年了。

更有甚者,這僅是一季的收成,海外四島的緯度普遍南過長江出海口,冬麥夏稻,輔以豆蔬,便是在氣候偏冷的西晉,一年兩季也毫無問題。也就是說,在五十萬府民的竭力開之下,華興府海外部分已經實現了糧食自己,甚至還能有著大幅富裕。

說來今秋大晉也算好事成雙,政局穩了,中原河北的糧食也得了大豐收,頗一副否極泰來之相。而長廣與三十六寨同樣收成喜人,怎奈三十六寨畢竟都是山田且數量有限,仍有三四萬石的糧食缺口,財大氣粗的華興府索性未雨綢繆,已在安排給其一舉運去二十萬石...

河三里村,顧名思義便是西距羅河大堤三里的一個村莊,它是東泥灣鄉所屬的一個普通小村。這裡,緊張的收割正如火如荼。忙碌的人群中,一名瘦高青年身著麻布短衣,背掛一把鐮刀,推著輛堆滿稻捆的獨輪車,快步趕到村口打穀場,繼而麻利的卸下一抱抱稻捆,搬往場上那小山般的垛堆。

這青年正是錢鳳,數日前的科考正考中,針對幾道表明立場的敏感考題,儘管文筆上他表達的十分委婉含蓄,太極推手推啊推,儘管在心底他其實很想遵循儒家揚光大的真正潛規則——迎合君主,但他終歸不曾放下儒家門徒的那份節操,保留了裝老夫子指斥儒學的所謂“巧偽”。是以,走出考場的他是堅定而自豪的,哪怕對中榜少了幾分自信。

不過,正考次日的附加武試中,錢鳳就沒那麼自傲了。君子六義的射御兩項,踏青採風所必備的驅車或是駕馬本領,也即“御義”這一項,他倒是輕鬆透過;但射箭抑或取代它的技擊本領,也即“射義”這一項,他卻未能達標,委實令他好易通懊喪。所幸此等武試還有多次補考機會,日後多加練習,當可過關。

視線回到河三里村口,看錢鳳此刻的形象,與數日前科考之時的翩翩儒生判若兩人,倒更像一名勤勞紮實的莊稼後生。農忙時節,他與華興府的許多非農軍民一樣,被下派到鄉村協助秋收,在履行賬房主職盤點收成之餘,自然少不了下地操鐮。報紙上可是登了,紀大府主都親自下地收了兩天稻子,他錢鳳一個降俘轉成的平民,可沒資格養尊處優。

不過,經歷過諸多變故,錢鳳倒未為此而困擾,畢竟僅是短期辛苦而已。相反,樂中之行令他心態大變,這些時日再與淳樸莊稼漢們一同勞作,一同生活,一同為了豐收而歡笑,反讓他更多一種新的體驗。這一體驗若按紀某人的無恥言論,那就是工農改造見效了。

“哎,哎...哎呀...”驀地,錢鳳身後不遠處,傳來頗顯蒼老的一陣驚呼。他回頭看去,聲音來自十數丈遠的一輛獨輪車,堆運的太多太高,只見稻捆不見人,不過,那輛承載稻捆的獨輪車顯已失去了重心,並在推車人挽救無效之後,砰一聲倒下,也令稻捆嘩啦啦滾了一地。

“孫老伯,您這又是何苦呢?沒事吧?快歇歇!”錢鳳相助不及,只能苦笑著快步過去。聽聲音就知來的是村裡的孫老伯,都快六十的人了,非要逞強,跟小夥子一樣玩命的秋收勞作,誰說都不聽。瞧這車稻捆裝的,一點都不比他錢鳳推來的少。

“小事,摔一跤而已,俺老孫身子骨硬朗著呢,哪有那麼嬌氣?”被錢鳳扶起,孫老伯搖搖腦袋晃晃腰,旋即一把甩脫錢鳳的手,邊將兩個稻捆拖往垛堆,邊笑呵呵道,“呵呵,還別說,好些年沒見過這麼好的收成了,老漢我看著就覺全身帶勁,哪裡還用歇?”

“孫老伯,都叫您悠著點,又沒誰逼著給你下指標,您這又何必呢。終歸這秋收是公家的事,身體卻是您自己的啊。”明知勸也沒用,錢鳳依舊象徵性的勸道,同時,他手上不停,忙也相助孫老伯收拾其散落地上的稻捆。

“什麼公家的、自己的,錢先生,俺知道你讀書多,知書達理,但畢竟年紀輕,老漢今個仗著這把年紀,可得厚顏說道你幾句。”孰料,聽到錢鳳所言,孫老伯卻是收起了笑,半是勸說,半是訓誡道,“老漢不懂多少大道理,卻知將心比心,府主與華興府對咱夠好,咱就得儘量報答回去,所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府主說華興府是老百姓自己的政權,就是咱們共同的家,咱就得有個主人的樣子...”

被反教育了!?聽著孫老伯的喋喋不休,錢鳳一腦門黑線,搬稻的動作更麻利了,但腦中倒也冒出了一個報紙上與大會小會中時常鼓吹的名詞——主人翁精神。他錢鳳以往都是將之看做一條“巧偽”的光鮮口號,對之暗嘲不已。

可是,此時見到孫老伯在實際生活中自認是華興府的主人,且那般的由衷和自然,分明已經具備了所謂的主人翁精神,他不免觸動,甚至如醍醐灌頂,瞬間想清了一個這幾日一直困擾他的問題偏居海外的華興府,正統不容的賊軍,何來這麼快的展度?何來這樣一場大豐收?

放在大晉,相同的人力財力條件下,即便朝廷與地方不打折扣的全力推行華興府的各項政令與措施,也不可能在大半年內像華興府這般完成土地開墾、廠礦建設和城市修建等系列生產專案,能夠完成其中的三成,便可算是上下一心、報效朝廷、鞠躬盡瘁甚至死而後已了。

此點錢鳳返離樂中城後可沒少琢磨,對華興府的諸多宣傳,展歷史,組織結構,以及最近頒佈的一系列法律規章,還有那位頗為神奇的紀大府主,他都曾潛心思忖。而今,就在這個尋常村口,瞥眼這個不識好賴、倚老賣老的孫老伯,看著四下忙碌秋收的百姓,看著一張張興奮滿足的面龐,他算是明白了,那是因為華興府上下的幹勁、活力與凝聚力,根源則正是這份主人翁精神。

那個府主對外謀財掠地,對己勤儉戒奢,卻將所獲內惠於民,封爵賜地賞恤軍伍,輕稅高薪藏富於民,田糧保障養護老弱,義務教育開啟民智,公開科考遴選人才,莊重祭祀緬懷英烈,諸般種種,竟在不知不覺中,將華興府上下團結到了一面標榜著華夏民族和華興府的大旗之下,令華興府上下增添了一種叫做主人翁的意識,從而充分揮出了華興百姓的真正民力!

府主真梟雄也!錢鳳豁然開朗,竟是窺破了後世國家與古代家國之間的核心差異,自覺軍政感悟大進了一步。素來自負的他也不禁心中喝彩,對那位不曾接觸過的府主由衷生出敬佩甚至畏懼之心。只可惜,這些令他震撼的認識,他現在所佩服的那位紀某人自身也僅半桶水,更多仍是憑藉前生記憶照貓畫虎罷了...

“士儀,在這兒呢,找到你可真不容易啊!走吧,甭幹了,今個早點回樂北宿舍去拾到拾到,明天去樂中城一趟,府主召見,巳時四刻,可別晚了!對了,鄉里我打過招呼,你就不用去說了。”正在這時,一個三旬男子從村外大路上小跑著過來,老遠就衝錢鳳大聲招呼道。到了錢鳳身邊,他還十分熱絡的幫錢鳳將最後兩捆稻捆搬完。

府主!?本還苦口婆心說道的孫老伯頓時卡了殼,正抱著的稻捆嘩啦落地,心中一陣懵,他孫老漢今個教訓的這位年輕人,究竟有何來頭?錢鳳也不由一愣,但很快,他便有了一個自覺八九不離十的猜想。

看向來人,這廝錢鳳非但認識,還很熟悉,正是他在安海商會中的頂頭管事。因為錢鳳的平民身份,加之其之前的不思進取,略知其根腳的同事們大多不待見他,這位頂頭管事亦然,雖不曾刻意給他穿小鞋,卻也沒給過什麼好臉色。今個看其笑得跟臉上開花兒似的,就差寫著“諂媚”二字,多半是他錢鳳科考上榜沒錯了!

“知道嗎,士儀老弟,剛才前來送通知的叫秦廈,那可是府主大人的心腹親衛,五月整兵後更已成為屯長。雖然他只說府主召你跟科考有關,並未透露別的,但我估摸著,他親來通知的人,名次不會差,沒準就是文魁呢!”果然,這管事隨即壓低聲音,笑眯眯透露了原委,還很負責的贈送了一份八卦分析。

“呃,果真中了!哈哈...”儘管一直抱有很大期望,聽到這個訊息,錢鳳還是忍不住捏了把拳頭,臉上也由衷的綻開笑容,甚至連管事這個平素不待見他的傢伙,今個都看著順眼了些許。

“士儀,估摸明個是定榜前的最後一關,府主親自面試,你還得稍加準備啊。呵呵,不想咱這兒也能飛出個文曲星...”管事沒口子的熱情,再度獻策。莫怪其人沒節操,錢鳳如今顯是中了科舉,按照華興府的風格,自將升為公民;若還得中榜,未來前途更加不可限量,這管事的變臉示好也是人之常情。

懶得再聽這管事呱噪,錢鳳丟下活計,和身邊幾名熟人打個招呼,便灑然離去,臨行前還不忘衝呆愣的孫老伯笑道“孫老伯,謝了您的提點,可咱還得說一句,您老幹活悠著點,活計是公家的,總會有人幹,身子骨卻是您自己的,累著可沒人幫你頂,哈哈...”

喜歡乞活西晉末請大家收藏乞活西晉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