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回 韓人勞工

光熙元年,十月初四,卯時四刻,晴,樂中。

華興府正式成立,又是剛剛豐收後的農閒,全島大慶,放假三天,可這些都與軍政雙方的大小官員全然無關,他們除了開府當日放假一天,之後便再度投入了昏天黑地的忙碌。沒辦法,軍方已然準備起了南征,而民政方面,則不得不應對起了人數劇增的半島勞工。

隨著入冬農閒,根據華興府與半島多家勢力達成的“勞務換糧”協議,數萬來自半島的勞力已經一批批的經由文明島中轉抵達了樂島。搭橋鋪路,建屋築城,墾荒修壩,華興府的各項建設遠未完工,作為華興計劃體制的最後三月,氣候適宜的這個冬季,正是大興土木的最好時節。

當然,對於華興府的民政官員而言,緊張忙碌所為的不光是既有四島的各項建設,籌備移民夷州同樣重要。相應的,半島勞工們的意義也不光是三月的短期僱傭,南下夷州島移民開同樣是華興府對他們的企望,畢竟那裡氣候溼熱,易生瘟疫,還有瘧疾瘴毒,殖民初期是急需有人先去趟雷的...

樂中城之南,清晨的陽光灑在樂中湖上,藉著涼風吹起的層層漣漪,散射出點點金芒。湖光輝映間,一頂頂新搭的帳篷整齊排布,在湖東構成了一座可容五六千人的臨時營盤。隨著一陣急促的哨響,營盤中逐漸出忙亂的人聲,意味著新一天的勞作即將開始。而這裡所安置的,正是從朝鮮半島前來“勞務換糧”的外來勞工。

“潛心改造,洗清罪孽!”“報效華興府,重做華夏人!”整齊洪亮卻又略帶怪調的漢語口號不時在營地內此起彼伏的重複再重複。間或的,也會有皮鞭抽打與悶哼慘叫的聲響夾雜其中。

勞工營一角,百名韓人青壯統一的麻衣裝束,正分列整齊的立於張張條板“餐桌”之側,並在漢人隊頭吳老三的帶領下,不停將口號重複再重複。於此同時,幾名韓女在一名漢人營管的指揮下,麻利的在條板上佈置早餐,而在視野可見處,數班藤甲持刃的血旗軍卒正威風凜凜的往來巡邏。

“坐下開飯!”待到這一隊韓人青壯的面前都有了飯食,吳老三終於沉喝出聲,一眾韓人青壯如蒙大赦,立刻停止了這種無聊的口號,齊刷刷的坐倒,開始了狼吞虎嚥。

“啪!”其中一名青壯不知是想到什麼開了小差,坐下得明顯慢了一截,結果立刻招來了隊頭吳老三的一記皮鞭。清脆的鞭撻聲令幾乎所有韓人青壯一個哆嗦,不少人眼中閃過憤怒,但眼角餘光掃到不遠處的血旗軍卒,又趕忙沉默的低下頭繼續餐飯。而那名被抽打的韓人青壯同樣不敢多言,反是給吳老三賠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臉,這才在吳老三的示意下連忙坐倒開吃。

韓人中間,一名身材高瘦的青年頭都不曾抬起,只管嘴上絲毫不停的大口嚼咽,倒不是他心中對這一切無動於衷,只是相比無謂的抗爭,他更願意將精力放在飯食上。要知道,這裡提供的飯食絕對夠多夠份量,但吃飯是有時間限定的,對於以往經常吃不飽的他來說,抓緊時間多吃一些才是正事。

這名韓人青年叫金巴,是個來自弁韓沿海聚落的底層族民,自家四兄弟中排行老二,舅舅不疼姥姥不愛,加之家境貧窮,二十好幾還是光棍一條。之前在聚落頭人組織下,他連同一些條件相若的聚落族民,以及一群貴人家的奴隸,輾轉跨海,在三日前抵達這個剛剛改名為華興府的地方,經打散混編之後,開始了這段福禍難名的勞工之旅。

半島大戰,莊稼歉收,貴族頭人們自然餓不著,各種捐稅名目整來搞去的,結果就是金巴這樣的底層韓人家庭更加缺糧下鍋了。半月前,聚落頭人出通告,招募勞力前往樂島務工三個月,包吃包住之餘,臨了青壯男子給米一石,年輕女子給米五斗。

原本,跨海遠赴一個疑是賊軍的華興府務工,正常人心裡都會憷,甭提頭人忽悠的吃飽穿暖,能否活著回來都還兩說,可誰叫今年的年景這麼差呢?或許頭人說的是真的,總比呆在家裡一起餓死好吧?於是,為了減少家中糧食負擔兼而多些米糧進賬,也為了金巴能像頭人說得那樣包吃包住,父親跺跺腳,母親抹抹淚,賦閒又大胃的金巴就出來了。

“停!”一聲來自漢人吳老三的斷喝,令所有韓人勞工立刻結束了餐飯,並條件反射般的起身立正。

三天來的皮鞭侍候果然卓有成效,吳老三眼中閃過滿意,臉上依舊一副兇相,冷冷掃視一圈,他這才宣佈道“解散!一刻鐘!”

一刻鐘後,隨著吳老三“集合”的吆喝,稍作整理的勞工們立刻從營房各處衝出,並在吳老三面前快列出了還算整齊的佇列。吳老三冷冷掃視,清點無誤,揚鞭一指北營門方向,口中則又領喊起了重複再重複的口號。

隨之,這百名韓人勞工兩列並排,跑步出,而整齊洪亮卻又略帶怪調的漢語口號亦伴隨而去“潛心改造,洗清罪孽!報效華興府,重做華夏人...”

因為是這隊百人勞工中個頭最高的幾人之一,金巴一來便被吳老三隨手指定成一名臨時什長,當然這個臨時職位吳老三可以視表現隨時更換。這會,金巴跑在隊伍最前,吃飽飯的感覺仍令他心情舒暢。但是,越過北營門的時候,金巴一眼瞥見了兩個被掛在木架上的韓人青壯,奄奄一息的,他不由一個寒噤,差點左腳拌右腳摔了一跤。

這兩個青壯金巴有印象,本是昨天剛抵營地的平民勞工,營帳距離金巴那隊的營區不遠。似乎是因為他們不滿於和奴隸同吃同住,並且為之頂撞了管理他們的隊頭,甚至還有反抗鞭笞的傾向,結果當時便被趕來的巡邏軍卒一頓暴打收拾,不想竟然迄今猶被吊在這裡示眾。

幾日下來,金巴對這趟勞工之旅的感受可謂是冰火兩重天。要說華興府好吧,那些隊頭、管事、通譯大多時間都是凶神惡煞、聲色俱厲的賊匪做派,動輒對外來勞工們呵斥怒罵、鞭打腳踢,就好像勞工們不論平民還是奴隸均是十惡不赦的罪人一般。工期也排得很滿,幾乎天亮著就得幹活,天黑睡覺前還得接受一個時辰的語言學習和憶苦思甜、聲討批鬥等思想教育。

這還不算,日常生產生活中,勞工們只能說漢語,用漢俗,不允許用韓人語言交流,許多原本的生活習慣也被迫更改,若有違反,便是一頓打罵。按照華興府那些人所說,這叫改造,叫贖罪,可咱土生土長、規規矩矩的韓民憑啥就有罪,就要改造呢?

然而,要說華興府壞吧,也不盡然。別個給勞工們的待遇那是真好,一來就先兩套衣服,雖然只是麻衣粗布,卻是金巴以往做夢都想要的檔次。金巴腦中閃過那日領衣服時的場景,得知衣服永久歸自己的一幫勞工,包括金巴在內,無不嘴角哆嗦、雙手顫抖,還真叫丟人。更讓金巴難以說不的,就是這裡的伙食,一天三頓,頓頓吃飽,隔天就沾魚腥,據說運氣好還能開次鯨肉葷,聚落頭人家也不過如此吧。

而且,若是勞工們有了頭疼腦熱,便能得到醫護,便是鞭傷也能有藥物隨後處理,根本無需向以往那般硬扛。聽說,平民勞工若無大過,三月收工後還能視表現得到五百錢左右的額外獎金,至於奴隸就免了,誰叫給多少都是奴隸主的...所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金巴對這個華興府雖有怨言,還真就恨不起來。

思緒紛飛之間,金巴所在的勞工隊伍已經抵達了樂中東城門的工地。他們這營勞工百人為一小隊,設隊頭,五個小隊為一中隊,設中隊長。整個勞工營設有十個中隊,當前任務就是在漢人工匠的指導下完成樂中城的夯土磊石修牆築城。

工地的排程十分快捷,金巴一什人很快到崗勞作,依舊被分配在昨日靠近城門的那個工段。摸了摸自家昨天夯土砌磚壘出的外牆,還有鋼筋混凝土交換的一段樑柱,一夜下來已經相當結實,金巴再一次感到咋舌,這種叫做水泥的材料真叫神奇。聽說它就是華興府主明的,目前已經在中原廣為使用,漢人就是有能耐啊。

頗為熟練的篩沙去雜、加料加水,金巴一邊攪拌起混凝土,腦中卻不由想起了那個貴人交代下來的任務。在弁韓港口登船前,一名來自弁韓王城的貴人私下召見了他們一行平民勞工,要求他們前往長期封閉的樂島期間,儘量多方瞭解有關華興府的各種情況,尤其是有關軍事佈防、先進技術與獨家工藝等等,返程後若能提供有價值的情報,便是為弁韓立了大功,將會得到重賞。

金巴嘴角忍不住掛上謔笑,人家華興府可不傻,想搞到有用的情報哪有那麼容易。就說這水泥吧,肯定是好東西,可自己除了能夠知道該如何用,怎麼製作乃至在哪兒製作壓根沒法知道。昨天有個多嘴的勞工只是好奇的隨口打聽了一句,劈頭蓋臉就得了一頓鞭子,另一個溜離工地四處探看的勞工更在一頓當眾吊打後被帶走,再無蹤跡。

作為什長,金巴比普通勞工的訊息要多些,他知道自己這些勞工自始至終都將被嚴格監控管理,且只能從事開石挖土、鋪路架橋、修牆築城這類的粗活重活,而且不涉及箭塔、藏兵等城防建築或是製作水泥等技術活計,充其量也就能知道樂中城將建甕城這等實在無法隱瞞的情報罷了。

反正金巴已經熄了帶情報回去立功受賞的念頭,再說了,他已經知道華興府給自己的勞務報酬是兩石米糧,而聚落頭人卻只給自家一石,顯然頭人們直接將自己的辛苦所得截留了一半;對這樣的一群弁韓貴人,他怨恨還來不及,又哪有為了他們冒險刺探的意願。

“好訊息,好訊息!分田要增加了啊!”突然,一名韓人長相、綠色官服的年輕官員手拿一疊紙張,一邊用漢語嚷嚷著,一邊興沖沖的從城中走來。

金巴老遠瞟了一眼,知道那人手中拿的紙張叫報紙,勞工營的漢人管事們經常隨身一份。而看那官員官袍上的禽鳥,正是下品中最高一級的七品。須知華興府開府之時,已對官袍予以統一規範,下、中、上品官袍分別採用綠色、紅色與紫色,配以不同鳥獸彩繡。

至於那名韓人官員,金巴也頗有印象,此人叫箕信,箕韓王族後裔,好像是什麼司法署判部的一名主事,統帶一群懂得韓語的漢韓管事,白天長在勞工營管理事務並客串通譯,晚上還會給勞工們漢家教化、普及法規,只是令人反感的是,那廝多次自稱是炎黃子孫,是華夏人,金巴可沒少腹誹其為“韓奸”。

“大人,有甚好訊息?給咱說說,莫非事關夷州分田?”隨著箕信來到東城門工地,有熟悉些的立馬湊前問道,與之相伴的,則是這裡的隊頭、管事,乃至漢人的工匠、勞工們,人人均豎起了耳朵。

“呵呵,何止是夷州分田,既有四島的分田也有增補呢,報上說這叫全民獲益!”箕信答道,聲音挺大。

“誒,看來是府裡出臺細則了,快問問去...”有箕信這麼一說,眾人頓時熱議起來,許多人乾脆放下活計,紛紛循聲湧向箕信,各個雙眼亮、面帶興奮,圍繞著箕信吵吵嚷嚷詢問個不停。

“得,得,諸位就別一一問了,本官索性就給大夥兒唸了這段報文吧!移民夷州政策初案...”或是以往落單太久,箕信顯然十分喜歡這種被聚焦的感覺,一陣解說之後他乾脆跳到高處,照著報紙大聲朗讀起來,而圍攏的漢人們則越來越多,情緒也愈加激動。

金巴自然無法聽懂長串漢語,只隱約聽見似乎與田地有關,於是,他不免好奇起來,究竟是什麼樣的好訊息,讓這些漢人們都這般高興呢...

喜歡乞活西晉末請大家收藏乞活西晉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