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頭換糧

瀛東灣,華興府高層會議,繼瀛東郡規劃展議題,紀澤宣佈了血旗軍新一輪的擴軍計劃。擬建衛署營與瀛東營兩個五千戰兵編制的甲等營,擬建四個兩曲編制的瀛東郡乙等守備營,擬在海外三郡各建一個兩曲編制的乙等女兵營,以及在瀛東郡新建十個常態化的農墾民兵曲。

其中,錢波、祖逖分任衛署、瀛東二營的中領軍。衛署中軍由原血旗右軍調編;衛署左軍由木蘭營調編,以劉玉娘任校尉,取消木蘭營獨立番號;衛署右軍新編,以血旗軍最早軍侯之一的劉耿為校尉,步騎各半。空置的血旗右軍則以梅倩為校尉,重新編組,步騎各半。

瀛東營右軍以山地營直接升格調編,仍以林武為校尉,將駐於由蠻虎主寨改建的山地軍訓基地;瀛東營左軍由蒼狼營軍侯布根擢任校尉,重新編組,步騎各半;瀛東營中軍亦重新編組,步軍編制。

衛署、瀛東二營有著四軍六千餘人的缺額,軍官主要來自火線提拔與講武堂,尋常軍卒則悉數抽自歷經夷州之戰的南下輔兵。而樂郡、琉球與瀛東三郡一應守備輔兵的缺額,擬在瀛東郡加以補充,也即從南遷移民與土著中徵募萬餘新兵。

此番乙等新兵的徵募,擬有漢人、韓人、夷州土著乃至他族雜夷的勇壯各約三千,但具體配置有所講究,漢人新兵將悉數留在瀛東郡,夷州土著則將悉數配至瀛東郡之外,甚至,為了保證輔兵中漢人過半,各處自貿島駐軍還將參與此輪擴軍的對調混搭。

至於所謂的農墾民兵,則是裝備待遇更低於輔兵的長期民兵,主職為墾荒種田與生產建設,二成時間用於軍訓。這主要針對所納韓海勞工中的那些青年勇壯,單身為主的他們,還是集中管理為妥,更可作為兵員儲備,甚或在特定時刻用作炮灰。

經此擴編,包括各自貿島駐軍,血旗軍海外部分將有戰兵三萬,輔兵兩萬,農墾民兵六千餘。當然,此番擴軍雖以瀛東為中心,卻也涉及海外另二郡縣,且還與最終攻佔基隆的戰事有所承接,真正結束擴編怕要等到年底,而其間的細節操作,便是馬濤此行瀛東的主要任務了。

說來,算上6續的晉人移民,各地所購奴隸,吸納韓海勞工乃至納入三郡土著,華興府年底前當有轄民七十萬,其中漢人四十五萬,漢人青壯約十一萬,韓人、夷州土著乃至其他雜夷各有青壯近三萬。而經擴軍在內的系列調整,華興府預計留在瀛東郡的二十五萬轄民中,漢人、韓人、土著以及雜夷的青壯皆約兩萬上下,比例將基本持平,憑藉漢人的領導地位,短期內當可確保華夏主導...

十一月初七,休整一日的批移民或應徵入伍,或散入大谷原各地定居勞作,縱谷平原的大開愈加喧囂。相比之下,華興府並未大舉入主宜蘭平原,只是暫先抽調錢波的衛署中軍,攜輔兵民兵各千先行入駐宜蘭灣口,修建海港營地之餘,開始以優厚報仇,招募土著參與鋪路修橋,乃至徵募各部勇士入伍,其實也算在削弱不穩定因素。

必須說,和平接受宜蘭平原的一應部落,在減少戰爭消耗與彼此仇恨的同時,其實也意味著接手工作愈加複雜,更耗人力物力與心力,需要穩打穩紮,需要方法手段,需要兵力震懾,也需要建立互信,還需要再一批後續移民的大量抵達。當然,這一過程也是華興府所需學習總結的,畢竟日後的開疆擴土中,會有更多的和平兼併不是?

與此同時,俘虜營內,血旗軍在徵募悍勇之餘,再度放出了一撥表現良好的馴服山夷,他們將以虎青為,向周邊山夷乃至大山更深處的山夷帶去兩條訊息。其一,華興府將以豐厚報仇招募勞工與新兵,這是之前便已傳出過的訊息,尚且無人應徵,此番二度老生常談不提。

其二則顯得奇葩,但凡有山夷能夠攜帶罕見材質的石頭,在闊葉山口交給華興府,且現地不曾有人拿來過類似石頭,便可得到一石米糧,五日為限;若能與華興府在那裡公開展示的一批石頭樣本相吻合,還可得到千石米糧的獎勵,倘若願意更可成為華興公民,長期有效!

一塊石頭換一石米糧,足以令一個山夷心動,一塊石頭換千石米糧,足以令一個部落狂。只是,漢人的話可信嗎?很快,便有某個家近又有空的山夷,拿了塊堅硬好看卻無用的花崗石,來到闊葉山口碰運氣,然後,華興府的探礦師杜普,捏著鼻子賞了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傢伙一石大米,當然,沒忘叫這山夷好好端詳啥樣的石頭值個千石大米,更有文員與通譯加以登記,順便為華興府做了番形象宣傳。

恰似商鞅重賞扛梁者的立信之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接二連三的嘗試者得到了一石大米,並透過口口相傳向所有山夷印證了華興府的誠信。同時,也讓粗鄙野蠻的山夷意識到,改善生活除了狩獵耕耘抑或打砸搶,還有一種叫做出賣勞動力的方式。

就此,大山內迅開始了喧囂,數不清的業餘探礦師穿梭於深山密林,而闊葉山口則好險沒叫一塊塊小石頭給活活堵死。當然,有多少山夷為此忘了打獵養家,甚或有若干山夷不慎摔死摔傷餵了狼,就非華興府應當考慮的了。

終於,就在訊息放出的第五天,也是一塊石頭換一石大米的最後一天,業已白送出五千多石大米的華興府收到了回報,從一個名叫小草的山夷小女孩的手中,得到第一塊用得上的礦石樣本。

闊葉山口,駐軍營盤,一頂頗為寬大的營帳裡,年輕的探礦師杜普一臉激動,右手略有顫抖的拿著小草帶來的那塊褐紅石頭,湊近帳內擺有上百礦石樣本的大木架,湊近其中一塊同樣褐紅的石頭樣本,比紋理,比顏色,比光澤,比硬度,就差比大小了。甚至,或覺帳內光線不夠敞亮,他乾脆抓起那塊樣本,拔腿就欲出帳再比對一遭。

其實,杜普也算祖傳的探礦手藝,小時更在幷州的一處鐵礦區長大,對這種褐紅色的上品鐵礦石可謂再熟悉不過,怎奈這一收穫一旦落實,不論對緊缺鐵礦的華興府,還是對他本人,獲益皆不可估量。須知探礦師需要眼力經驗,更需要運氣,至少自信水平的他,雖是第一批加入雄鷹寨的流民探礦師,卻愣沒在太行探礦中有所斬獲,否則也不至混到今日還要在此蠻荒之地站臺了。如今好運天降,怎不激動?

“喂喂,你這漢人,都看半天了,瞅你這樣,就知道咱的石頭是罕見的,說好的一石米呢?”一陣嘰裡呱啦聲響起,清脆悅耳,更有一隻小手抓住了杜普的衣袖,卻是小草急了。儘管只有十二三歲,可山裡妹子已顯潑辣本色。

小草說得又快又急,用的還是土語,杜普自然聽不懂,但也知道重點在哪,便張臂比劃了一個大圈,笑眯眯道“小妹妹,你要有一千石大米啦!一千石啊!”

“什麼一千石?誒,杜小子,難道今個紅星高照,真的有礦了?”帳外傳來一個粗豪的聲音,卻是林武。協助探礦少不了山地營也即瀛東右軍的任務,進來闊葉山口人多且亂,林武親自坐鎮,卻是沒事就來杜普這兒轉上幾圈,恰時撞上。

見杜普連連點頭,林武立馬衝隨行通譯一個示意,繼而堆出笑臉,對小草道“小妹妹,你若帶我等尋到這塊石頭的源頭,嘿嘿,一千石大米的獎賞,夠你吃一輩子了,還能成為我華興府公民呢...”

千石米糧的誘惑根本不是任何一個普通山夷可以拒絕,小草亦然。當即,林武便親自拉上杜普,帶上一屯軍卒,以及小草眼巴巴期待的那一石保底的大米,隨著她進入了大山深處。其實,一屯軍卒絕對多了,有著蠻虎部落覆滅的前科,至少短期內,谷原周邊可沒山夷膽敢尋釁漢人尤其是漢軍,多些人手出馬,更多是為日後漢人走這條開礦之路鳴鑼開道而已。

路上歇腳之際,杜普主動湊前,遞給小草一塊肉餅。欲拒還迎的接了肉餅,小草吃了一口,臉上頓顯滿足之色,但旋即又顯糾結,稍一猶豫,小草又狠狠咬了一口,繼而將剩餘肉餅快塞入自己那不知該算粗布還算樹皮編的衣袖裡,口中則細細咀嚼,享受著那一口肉餅的美味。

有過流民乞討經歷的杜普目光一凝,立馬對小草平添一份好感,他又要來兩塊燒餅,硬塞給小草,待其將之又塞入袖中,杜普這才藉著通譯在旁,笑呵呵道“小妹妹,你是怎麼現那塊石頭的,又怎會一個人前來山口的?”

下意識瞥了眼某位軍卒替她扛著的那袋大米,小草不無扭捏道“三天前寨裡有人用石頭換回一袋大米,這兩天寨里人都忙著找石頭,可只有三個人又換回了大米,沒得大米的說是石頭不夠罕見,或者有人送過了。今早我去後山採果,恰見一方土包塌了,露出這種沒見過的紅石頭。因怕回寨詢問耽擱時間,被人搶先,就直接趕來了。”

“呵呵,你運氣真好,帶得我的運氣也上來了,這就叫無巧不成書吧。”杜普不由失笑,有感於小草的機靈,他笑問道,“這次你得了那麼多米糧,肯定吃不了,打算怎麼處理?是換成布帛,鐵質工具,牛羊牲畜,或者兌成錢留著日後再換東西?”

小草聽得眼睛放光,但很快便再度陷入糾結,最後終是堅定道“那些大米我自家要留足了,剩下的就得交給寨子,分給其他族人。大家以前多打的獵物都是這樣分的,前兩天那幾個換來大米的族人,都是交出了一半,咱家也分到一些了呢。”

杜普啞然,其身旁的林武同樣啞然,這些山夷村寨的確生活艱辛,由此也更加團結互助,其分配方式雖然原始,卻是最利於部族的生存,但不利於華興府對其進行內部分化。難怪上面的一再強調不要輕易招惹山夷,這哪是部落,簡直就是一致對外的家族嘛!

吃了杜普給的肉餅,小草愈顯活潑,她還是不習慣與漢人說話那麼費勁,便好奇的問那通譯道“這位大哥,什麼叫公民,看那些漢人挺當好處的呢。”

“可不,咱更當好處呢!咱辛辛苦苦忙活這麼久,還不頂你那一塊石頭管用呢。”那名出自臨河部落的通譯一臉豔羨,摸著後腦勺解釋道,“這公民是一種資格,改明你只要去辦理手續,得到一塊白色銘牌,就成華興公民了。可以免費分得保障田,可以免費上學,學好了還能當官,家人也自動成為平民,還有,日後誰要欺負了你與家人,還能尋這些漢軍給你撐腰呢。總之,就能像是漢人一樣過好日子。”

“能像漢人一樣過好日子?那我明天就去辦理那個什麼手續!”小草對通譯之前所說的似懂非懂,但這最後一句卻是明白了,眼睛也愈加明亮...

小草的村寨在闊葉山口南方,說遠也不遠,入山三四十里而已,山妹子一個人出行,範圍又能多遠。傍晚時分,林武一行便趕到了這個看來僅有四五百口的山夷小部落——藤山部落。不消說,他們的到達引了一陣騷亂,好在,對方之前與華興府並無仇隙,故未立即大打出手,緊閉寨門之餘,還是留出了交涉機會。

事實上,連日來的五千多石大米,華興府換來的不光是無用的石頭,也不光是一份愈加詳細的山夷分佈圖,還有華興府的信譽,更是迅削減了周邊山夷們對漢人的敵對態度,令更多山夷相信漢人們是來和平開玩雙贏的,血旗軍與幾大部落的戰爭乃是被迫自衛,畢竟,漢人那麼富有,土著窮得掉渣,人家犯得著打砸搶嗎?

有著小草出面說清情況,這個小部落頓由驚疑變為沸騰。一千石大米啊,小草一家吃到大米黴變了也就吃個百石而已,剩下的足夠整個部落兩年不愁捱餓了。立馬的,該部落那位白蒼蒼的老領親自拄拐作陪,林武一行跟著小草來到了藤山部落的村寨後山...

喜歡乞活西晉末請大家收藏乞活西晉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