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回 自願售糧

永嘉四年(公元31o年),二月初四,未時,晴,澶州筑紫郡,那之津港。

暖陽之下,和風徐徐,周老邱站在一艘千石商船的甲板上,與幾個同村小夥彼此搭手,將船上的最後幾包糧食,抬到了相鄰海船垂下的滑輪拖臺上。那是一艘頗新的萬石商船,隨著航海展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如今萬石商船已然成了華興府海上運輸的主打船型。

“誒,上面的弟兄,好啦,起吧!”整了一下糧包的平衡,周老邱這才衝著上方大船的海員叫道。看著吊繩繃緊,升降機緩緩升空,周老邱長舒了口氣,順手擦了把汗,繼而走向通往大船甲板的繩梯。

“哥幾個,稍等片刻,待我上去結清收糧憑據,咱們就撤。”搭上繩梯,周老邱忽而回頭笑道,“對了,那之津城可比咱們祝東縣城熱鬧多了,哥幾個若是不著急,要不咱們晚點回去,老哥我做東,請哥幾個喝兩盅如何?”

“喔喔,老邱哥當選村正還沒擺酒請客呢,今個大方啦,這麼看得起咱們,咱們哪敢不兜著?”素來只嫌事小的二墩子立馬叫道,其餘船上民夫也都跟著起鬨,卻是坐實了這頓小酒。說來去年華興府設立呂州,老窪村原村正舉家南下支邊去了,周老邱踏實肯幹,為人又豪爽熱情,遂被村民們繼選成了村正。

上得高大海船,周老邱順眼一掃,卻見港口內正停有數十艘這等規模的萬石商船,其中的十數艘也與腳下這艘一樣,或船接或靠岸的正在進行裝糧。他不由咋舌,聽小道訊息說,這些糧食是要運到晉境去交換人口的,光那之津港就有這麼多糧船,共要換來多少新移民啊?

甲板一角,已然擢為從七品縣簿的張小山,正與一名看似船老大的人在攀談。卻聽那船老大吹得起勁“真是百聞不如一見,以往總聽人說荊州豐饒,百姓殷實,可上月去了一趟,那穿戴,那街道,那氣色,可比咱們澶州差遠啦!別說那些流人苦巴巴的盼著上船移民,便是那些值守兵丁,也可勁打聽移民呢。還有,我等行船江上之時,常有本地百姓駕著小舟,避開當地官軍巡哨,偷偷求著登船跟著走呢。”

“誒,那是自然,如今歷數整個大晉,怕都沒有哪裡比咱華興百姓過得舒坦,便是江南水鄉也不行。”張小山捧了一小哏,隨即打問道,“從去年底開始,咱華興府就去荊湘兩州換移民,聽說不算去冬勤王之師從中原帶回的一百三十萬,如今又有上百萬移民進賬啦?”

“呵呵,荊湘兩州哪有那麼多流人可換?聽上面的官兒嘀咕,估計最終能有個六七十萬就冠頂了。”船老大搖搖頭,復又點頭道,“不過,若是算上晉境它處零零總總的換人,聽說此番真能再湊出百萬移民呢。”

“誒,老邱,忙完啦,這趟辛苦了。”正此時,張小山瞥見周老邱上了船,他忙停了閒話,招呼周老邱一聲,便走向甲板上的稱量處。從一名年輕吏員手中取出一張文書,張小山掃了一眼,旋即交給船老大,由之複核畫押之後,自己也最終簽字蓋章。

“老邱,這是你老窪村的售糧憑證,收好了,憑此去縣裡的華興錢莊,便可兌現售糧款,每石稻穀二百錢,其餘糧種也都有明碼標價。”忙完這些,張小山將文書遞給周老邱,不忘叮囑道,“對了,老邱,這個收據,還有各戶今番的售糧明細,兌錢之後莫丟,定要收好,日後還有用。嘿,你那一級榮譽公民,以及百畝封田,沒準就應在這裡呢。”

“不會吧!?年關之前府主號召大家今年上半年節糧,並將餘糧售給華興府,如今購糧價格都從去秋的18o錢給漲到了2oo錢,府主對咱們已經夠意思啦,還要再給別的好處?”周老邱一愣,不無疑惑道,“報紙上倒也提過,華興府將對自願售糧給華興糧業的百姓,予以功勳點回報,莫非力度很大?”

“具體力度還沒明確,反正就是一條,跟著咱府主走沒錯。”張小山湊近周老邱,低聲開解道,“別看主上在報紙上說得輕鬆,此番特別購糧全憑百姓自願,可這次糧換移民的規模太大了,主上想是真的缺糧。俺心裡核計,這等關鍵時刻,不幫主上的,主上未必懲辦,但力挺主上的,主上定會大力褒獎。左右俺已跟媳婦交代了,咱家糧食除了留下自家吃到夏收,餘糧都去賣給華興糧業。”

“臥槽,小山你官兒越做越大,心眼兒也越來越多了,呵呵,你只要告訴咱府主真的缺糧,咱不就把能賣的糧食都給賣給華興府了嘛。回去咱就動鄉親們,鼓勵大家向華興府賣糧。”周老邱一拍張小山的肩頭,大咧咧道,“說吧,接下的糧食是送來這裡,還是拉到縣城華興糧業那裡?”

張小山笑道“這批船差不多滿了,你還是去縣城華興糧業那裡吧...”

“誒,快看,巨鯨!是巨鯨誒!”驀地,一名海員手指東南海面叫道,隨即,他拍了把邊上一名驚惶四望的驗糧吏員,哈哈笑道,“兄弟,別緊張,那不是海怪,而是巨鯨級戰艦,去夏才下水的兩萬石戰艦,如今僅僅作為安海各軍團的旗艦使用,難得一見呢,卻不知是哪位大人物來了筑紫。”

“好大呀!真牛叉...”眾人紛紛眺望,只見海天之間,出現一條高大雄壯的身影,在十數大小艦船的圍護下,雄赳赳的駛往了那之津港南部的軍用專區。免不了一通興奮的驚訝唏噓,待得鉅艦入了軍港區,被山體遮掩了身形,眾人也就重新回到自身活計,畢竟血旗軍再是威武,對百姓也是秋毫無犯。

周老邱收回目光,不無調侃的招呼張小山道“縣簿在上,小的意欲前往港口酒肆喝上一盅,不知您可否賞光?”

“臥槽,別跟老子玩這一套陰陽怪氣,吊咱胃口不是?明知俺現在沒空還來請酒,太沒誠意了。”張小山翻了個白眼,回敬道,“你等著,改明我就空手去你家裡要酒喝,不將你床底藏的那兩瓶百果釀整光了,俺就賴著不走...”

別了依舊公務的張小山,周老邱等人將千石商船泊在海港相鄰的一個河碼頭,便登岸入了那之津港城,其實也即筑紫郡的筑西縣城。去夏徹底竣工的它,如今的繁華已經不下大晉的尋常州城。一進北門,今年來過幾次的周老邱還好,二墩子等人旋即東張西瞧,眼花繚亂,整一副劉姥姥入大觀園,若非周老邱一再提醒他們不可丟了老窪村人的臉,只怕他們就要大呼小叫起來。

作為澶州最重要的幾大中轉港之一,更兼有著經由對馬島面向朝鮮半島這一巨大潛力,那之津城的修建規模不亞樂中城。道路平直,磚樓林立;沿街的商鋪張紅掛綠,來自華興各州、大晉各地乃至極西之地的商貨琳琅滿目;近晚時分,飯館酒肆人流不絕;間或的,還有各種膚色瞳色色,不同服裝式的遠洋夷人招搖過市,為這裡更添一份異域情調,一份生機勃勃。

不過,路過道邊一家華興糧業下屬糧店,也即百姓口中的官辦糧店之時,卻見有城中百姓在排隊購糧,更有夥計在那兒高聲吆喝“大夥兒莫急莫擠,糧食雖然限量供應,官倉裡卻是不缺,人人都有,且上面下了文,華興糧業價格就此封頂,絕不再漲,直至夏收回撥!提醒一句,左近四坊的百姓帶上身份銘牌,就可登記購糧,大宗商戶或是外地朋友,那就請準備好證明才行啦。”

城裡已經限量供糧了嗎?心頭一動,已然學會不少文字的周老邱,駐足細看店鋪門口的價格牌,米價每鬥二十三錢。近幾年華興府糧產日增,價格漸跌,這個米價是華興府私有化之初定的米價,其實也是近年來的最高價。看來,糧食的確有些緊張了呀。

對於吃自家產糧的農民而言,限量購糧並無直接利害。周老邱等人即便積極售糧,家中都還留有半年存糧,故而對糧店情況倒也不甚在意。左右身處海島,本就不愁乾旱,大興水利之下也無虞水澇,華興府這兩年的產糧真就不曾在旱澇天災上吃大虧,縱有颱風減產也是下半年的事,他們倒不擔心夏收會出多大問題。

然而,溜達拐入一條小巷,眾人正欲前往周老邱曾經去過,價廉物美的一家小酒館之時,再度遇上了一家糧店,而這傢俬營糧店所標出的價格,就令眾人不再淡定了。只因這裡的米價高達二十九錢,不需登記限量,而稻穀收購價,則赫然寫著每石21o錢。

“老邱哥,咱們,咱們的糧食,好似,好似賣虧了呀。”嚥了口唾液,二墩子不無幽怨道,“老邱哥,咱們一直都聽您的,可這一次,咱們響應府主號召,或許,或許過於積極了呀!”

“呃,別管他,先吃酒去。呵呵,這點蠅頭小利,誰知商家會不會短斤少兩就給蒙回去了呢。再說了,咱們積極售糧給官倉,報紙上說過,還會另有獎勵的嘛。”不乏心虛與歉意,周老邱像是勸說他人,也像勸說自己道,“大夥兒應當相信府主,他將我等帶到今日光景,絕不會叫我等吃虧的...”

喜歡乞活西晉末請大家收藏乞活西晉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