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回 兵伏青川

進入三月下旬,經過襲營一戰的血旗軍,放慢了弁韓前線的戰爭節奏,一邊對弁韓的最後三座堅城予以隔離或是圍困,一邊舔舐血旗軍的傷口,民兵補輔兵,輔兵補戰兵,戰兵補精兵,將既有過萬的軍兵損失補齊,並透過對伽耶城的輪替圍毆加以錘鍊。而總計一萬五千的三支“革面軍”,也已同步進入了設於周邊海島的臨時封閉訓練營。

戰線的後方,華興行政署則已忙活起了戰果消化。算上馬韓的丘裡方國及周邊緩衝地區,華興府已然掌控了半島東南部的十六個方國,佔故有三韓疆域的五分之二,比瀛州還大,且皆水土肥沃之地,沒說的,移民交流,贖釋奴隸,設縣置鄉,土改分階,墾荒補種,建屋修橋,築路擴港,一系列準軍管開之餘,也將佔領區迅穩定消化。

與之同時,大徵兵的百濟、誠韓,在整固自家邊防江防海防之餘,也將鹿山和白嶺兩城的駐軍最終增至三萬。而被火馬陣毀掉近萬襲營夷兵的西伽,則從友山的萬五軍兵中抽調了萬人加以補充,令其兵力重新增至兩萬有餘。只是,三國雖然調兵連連,卻未直接向血旗軍出手,好似大家都在等...

暉陌山區,位於朝鮮半島中北部,北臨北海,西接蓋馬高原,東南便是低海拔的半島平原地區,西晉時為高句麗、百濟與誠韓間的交界地帶。此間山地縱橫,地勢險峻,環境惡劣,僅有零星河谷或山田可供耕作,堪稱窮山惡水,故而名義歸屬高句麗,實屬三不管。而在這裡艱難生存的,則是被稱作穢人的少數民族聚落。

說來這裡原屬西漢玄菟郡的東緣,也是漢武帝滅掉衛氏朝鮮之後,在長城之外所設的漢四郡的東部疆界。當時被西漢擊敗的挹婁、沃沮等遼東少數民族的不少殘餘,被迫遷居到了蓋馬高原東部,與當地土人混居,後來更被作為漢朝的一處流放地,而這些人的匯總融合,便自稱暉陌人,也被四鄰乃至一些漢家史書蔑稱為“穢人”。

高句麗國本為玄菟郡下轄的夷族之一,趁著王莽篡漢中原大亂而獨立,進而佔據了原本的玄菟郡境,晉時的玄菟郡與高句麗縣已是喬置於長城之內。不過,獨立之後的高句麗同樣不曾善待蓋馬高原東部的暉陌人,對之盤剝打壓乃至蠶食得比漢朝更狠,以至暉陌山區這裡的暉陌人基本是自給自足,聚落自理,對高句麗毫無歸屬感。

三月二十一,正是春暖花開時,縱是貧瘠險峻的山區,也給人生機盎然之感。可是,此刻的群嶺之間,卻有隆隆黑煙直衝天際。煙火升騰處,則是一處定居有百餘戶暉陌人的小河谷。聚落內孩啼婦泣,怒罵哀嚎,斥罵狂笑,整一副末世場景。而帶來這一切的,則是數百裝備齊全的夷人兵馬。看他們打著三足金烏的圖騰旗幟,可知他們正來自西方高原的高句麗。

背上谷糧,搶上野味,拖上牲口,再綁上十數姿色尚可的女子,這群美其名曰執行“減丁”政策的高句麗軍兵,大搖大擺的結束了這場公私兩利的劫掠,繼而快穿谷月澗,東南匯入了一支打著金烏大旗,足有兩萬規模的大軍。而這支大軍的前方,是條名為青川峽的河谷,再前則是百濟與誠韓的交界線,再再再前,便該到弁韓的西伽了...

大軍中部,金烏大旗之下,一名兇相壯漢金盔金甲,正是此路軍兵的主帥,高句麗大將軍伊利模。瞟了眼大包小包趕回隊伍的那群軍兵,他怪笑兩聲,無有丁點不悅,反是略帶讚許。畢竟,那些劫掠中最厚的一份定然少不了他,而且,今夜他又無需孤枕難眠了。

不過,伊利模無有不悅,邊上的弁韓使者金日南卻是急得很,他是弁韓王得到血旗軍入侵訊息的次日,方一探得血旗軍第一批登6軍力,便千里迢迢趕往高句麗請求增援的。高句麗、百濟、誠韓、弁韓針對華興府的四國互援,其實早在前年就已秘密協定,高句麗王也夠意思,當即派出兩萬大軍,一度令金日南被其國際主義精神感動得熱淚盈眶,只是,這位伊利模一路上咋就這麼多事,走得就這麼慢呢?

擠出笑容,金日南慷他人之慨,真誠建議道“大將軍,我等只要出了山區,接下便將進入平原水鄉,那裡的百濟少女,亦或誠韓婆姨,卻是別樣的水靈,絕對勝過這些穢人女子,大將軍又何必在此浪費時間呢?”

伊利模雖是色鬼,卻非不學無術,哪還不知金日南的心思?可是,走慢點讓弁韓人先多消耗些血旗軍以便自家去摘桃,正是高句麗王的私下指示,他也不過頂著好色的名頭,尋個沿途劫掠的做派,故意拖延罷了,畢竟,這年頭男人好色可不算有錯。

當然,面上總要做樣子的,伊利模目露淫光,借題揮道“哦?多謝貴使提醒,待得出山,本將定會走得稍微慢些,仔細領略一二,哈哈哈!”

臥槽,還要再慢點?金日南一個踉蹌,心中抓狂,好不容易才壓下破口大罵的衝動,搜腸刮肚半晌,他復又不無激將的乾笑道“大將軍好風流,小使仰慕不已,呵呵,只是總這麼耽擱行程,卻要便宜那些華興漢軍在我弁韓多搶多得了。聽說貴國也沒少在血旗軍身上吃虧,大將軍好似也有族人受過其荼毒呢,難道就願任其施為嗎?”

金日南這次倒是戳中了伊利模的痛腳,頓令伊利模一臉陰戾。說來高句麗已在血旗軍身上吃過兩次虧了。第一次便是紀某人昔年從塞北高原竄入遼東之際,順手滅了小兩千侵入玄菟打草谷的高句麗軍兵,其中正有伊利模的後輩族人。

而第二次,則要算在前身為平州邊軍李成所部的血旗軍騎四軍團頭上。須知本該在前年底消亡的他們,卻在華興府支援下,依舊打著邊軍旗號到了樂浪帶方立足,並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多次敲打越界入侵樂浪帶方的高句麗軍兵,嚴重阻礙了高句麗勢力南擴的宏偉藍圖,這也是高句麗積極出兵對付華興府的一大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高句麗主要佔據著蓋馬高原一帶,尚未像隋唐時期一般擁有遼東與朝鮮中北部,但隨著黃巾動亂、三國之亂乃至八王之亂,漢家愈加勢微,而許多漢家文人工匠則流入邊疆壯大異族,此消彼長之下,高句麗恰也到了擴張爆的歷史時點。

而蓋馬高原南部的樂浪帶方,如今正是高句麗要的擴張目標。事實上,正史中正是兩年之後,失去中原支援的樂浪漢人不敵高句麗與百濟的兩向攻略,被迫西遷,該地則永遠脫離了漢家。當然,這一時空中,有了騎四軍團的萬人精兵坐鎮,樂浪帶方只能一步步向華興府靠攏。

《資治通鑑》有載“(建興元年,公元三一三年)遼東張統據樂浪、帶方二郡,與高句麗王乙弗利相攻,連年不解。樂浪王遵說統帥其民千餘家歸(慕容)廆,廆為之置樂浪郡,以統為太守,遵參軍事。”

金烏旗幟之下,儘管被金日南挑起了對血旗軍的怒與恨,可伊利模依舊不會這般輕易便中了金日南的伎倆,他冷哼一聲,驀然舉手前指,純屬挑事的斷喝道“前方地形險峻,大軍緩行,探哨仔細探明前路,小心莫要中了埋伏...”

此刻,伊利模並不知自己其實是隨口說了一生中最正確的一道命令,否則他絕不會只說不督辦。因為就在他手指方向,青川峽北峰之上,某簇灌木叢後,正有幾名頭頂草圈的人,透過草逢觀察著遠方猶未退盡的黑煙。

若從天空鳥瞰,非但這個灌木叢,青川峽北峰乃至南峰之上,幾乎所有的林石草木之間,都藏匿著頭戴草圈的人。不消說,他們是在等待前方那支高句麗大軍,而他們的身份,則是血旗軍步四軍團。早在半月前,他們便在暉陌山區北部的偏荒海岸登6,並在土著帶路黨的指引下,橫穿兩百多里山區,來到了這條高句麗大軍前往弁韓邊境的必經之路。

這時,一個粗聲粗氣的漢語聲音,在灌木叢後低低響起“臥槽,難怪這支高句麗大軍走得比爬還慢,咱林武這次可是開眼了!直娘賊,這些高句麗蠻子還真邪性誒,連自家地盤的百姓都這般明目張膽的照搶不誤,他們可是正宗中樞的大將軍帶隊啊,要不要稍微含蓄一點呀?”

“什麼中樞,那就是一窩強盜,他們高句麗人整個都是一幫強盜!他們的祖宗最早靠搶玄菟漢人家,奪得鍊鐵技術,憑此橫行高原,數百年劫掠不休。如今一樣西搶夫餘人,南搶帶方人,東搶我暉陌人,若非如此,他們百年內兩度被漢人打下京師丸都城,怎能恢復得如此之快?”林武身旁,一名暉陌土著咬牙罵道,“這幫傢伙,都該死光,真盼著血旗軍哪一天直接滅了高句麗,俺還給免費做嚮導。”

拍拍那名土著嚮導,現任血旗第四軍團也即步四軍團主將的林武,不無同情的透露道“嘿,估計快了,趁他病,要他命,一旦這兩萬高句麗主力被滅,我血旗軍...”

“咳咳咳...得了,別扯了,敵人距離入袋就快了。”另一聲音及時打岔了林武的大嘴巴,卻是步四軍團的教導史,他提醒道,“敵方的先頭探哨就該到了,也該噤聲了,您這位主將,可得以身作則呀...”

喜歡乞活西晉末請大家收藏乞活西晉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