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回 趁火謀劫

嶗山之上,獲悉佛伽羅一國來了兩撥使節,紀澤當即起了心思。作為海上絲路的一個重要節點,又是孤立海中的島國,別說他紀某人從沒惦記過佛伽羅,以往僅是騰不出手罷了;而今活脫脫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機會送到眼前哪有不把握的道理。況且,攻略佛伽羅,可借用塔米亞的身份,還可由混血身份的兒子紀昭繼承,外對佛伽羅,內對華國,小對自家,正可謂皆大歡喜。

然而,父母扒心扒肺,熊孩子卻不買賬,深受大華夏主意荼毒的小紀昭,壓根就看不上佛伽羅那種蠻夷之地,直氣的塔米亞再也顧不得賢淑風度,瞪眼斥道“好男兒志在四方,哪能一心安享富貴,你父王南征北戰多麼英雄,你老孃我當年也是縱橫四海,怎麼到了你這兒,就這麼沒出息?”

莫怪塔米亞這般上火,實是當孃的知曉,佛伽羅王才可能是紀昭的最好歸宿,畢竟佛伽羅國遠離中土,即便歸於華國,也將是半獨立的藩國。毋庸置疑的是,紀澤迄今不肯敲定太子,顯示有意立賢不立長,但不論選誰,幾乎肯定太子不會有塔米亞之子紀昭的份,那麼,寧為雞頭不為鳳尾,何不去佛伽羅安置呢?

必須說,晉時的漢人混得雖慘,可文明程度依舊俯視四鄰,從沒被胡人洗腦到後世崇洋媚外的程度。尤其是經紀澤立倡大華夏主義的華國百姓,對於擁有外族血脈的混血兒,別說羨慕,不鄙視就不錯了,怎願接受紀昭為太子?這等民意民情,便是紀澤自己,非不得已也不會對抗。

眼見紀昭在塔米亞的訓斥下雖然唯唯諾諾,卻仍不願改口,紀澤只能輪番上陣,他蹲至紀昭面前,拍著他的肩膀道“昭兒,你可知道,你之前居住的瀛東,乃至剛剛遷居的洛陽,過往都僅是一片蠻荒亦或廢墟,為父僅是用了幾年,便將它們建設成了如今模樣?我漢人最強者不光是戰鬥,而是建設。只要你願意,哪裡都能變成瀛東、洛陽那樣的繁華。”

紀昭大眼睛一陣狂眨,這才點點頭,顯是少了牴觸。紀澤再接再厲道“還有,你喜歡華夏文明,以之為榮,這一點為父很滿意。只是,我華夏文明需要拓展,需要進步,需要傳播,為父總會老去,那時你長大了,為父卻沒力氣了,需要你繼續去開拓,你願意相助嗎?”

“當然願意,那是做兒子的本份。”紀昭這次倒是回答得爽快,“父王放心,孩兒明白了,只要父王與母后需要,孩兒日後就去佛伽羅,將那裡建設為又一塊華夏樂土。”

“好,昭兒好樣的。”笑著拍拍紀昭的小腦袋,紀澤起身看向其他孩子,略顯嚴肅道,“你等須得記住,在任何地方,權利和責任都永遠相輔相成。你等身為我華國的王子公主,可謂天生富貴,享有不盡榮耀,但這一切,日後都須透過履行責任方可維繫,否則,我紀氏便不配再做華國之主,必將被人遺棄,結局悲慘。而要履行責任,就需有一顆愛國之心,奉獻之心,當前更須好好學文習武,增強本領...”

一番誨人不倦之後,紀澤並未再談公事,而是陪著妻兒們如期轉悠半天,直到返回落腳的道觀,他才尋一單獨的廂房,詢問塔米亞道“米亞,你身為故塔勒方國的公主,按常理而言,當與佛伽羅王室有著些許支裔亦或聯姻的血緣關係吧?”

“都有,而我的外祖母就是佛伽羅的一位公主。”塔米亞絕不愚笨,旋即問道,“夫君這是想要藉著佛伽羅內亂,插手兵佛伽羅,進而直接推臣妾掛名佛伽羅女王,日後再名正言順的傳位給昭兒?”

見紀澤含笑點頭,塔米亞面色一陣變幻,遂道“如此也好,想來抵抗不會那麼強烈,流血衝突也會少些。這麼說,夫君是要帶上臣妾一道會見佛伽羅來使,與他們好生談談了?”

紀澤卻是擺手笑道“呵呵,所謂欲擒故縱,佛伽羅人希望獲得援助,卻未必希望你去做女王,甚或被我華國掌控佛伽羅島。過於熱情只會令他們心存疑慮,是以,某不會接見他們,甚至不會承認他們為正式使節。便由你去接見一番,也莫表現出我華國在意佛伽羅,初始只需勉強給他們提供些兵甲援助,讓他們更有膽抵抗泰米爾人就好。”

“夫君是想叫佛伽羅人先行與泰米爾人好生戰上一場,待得雙方傷亡慘重,精疲力竭,血旗軍再行出兵撿便宜吧?”一語道破紀某人的陰險心思,塔米亞不無苦澀道,“這般安排,確符兵家謀算,也利於華國最小損失,只會苦了我佛伽羅數十萬無辜百姓,難道夫君就不能直接出手,快刀斬亂麻嗎?”

我還想背後使些手段煽風點火,叫他們打出狗腦子呢!紀澤心頭嘀咕,卻不好傷了塔米亞之心,只得娓娓勸道“非大亂難有大治,佛伽羅本土人口眾多,卻被外來的泰米爾長期壓過一頭,足見本土貴族之腐敗無能。只有透過一場戰火,讓佛伽羅百姓深受其苦,更加看清其醜惡,我方隨後入主,才能更易被接受,也才更易你和昭兒日後予以治理。”

不無幽怨的看了紀澤一眼,塔米亞終是抵不住自家兒子前程的誘惑,只得點頭同意。紀澤亦覺訕然,卻不會改變主意,遂道“好了,此事的具體操作,為夫會交給南洋都督段德與南海艦隊秦栓,你只需將此撥佛伽羅使者介紹給段德便好,無需介入太多。放心,為夫會知會他們,制定計劃時盡多保全尋常佛伽羅百姓!”

佛伽羅畢竟文明落後,戰力渣渣,且人口不足百萬,還上不了紀某人與華國的核心棋盤,交給一方都督謀算已然足夠。待得塔米亞依言約見過佛伽羅來使之後,此事便已基本退出了紀澤的日程。象徵性又深入田間地頭和工坊廠礦轉了幾日,並在月底歡迎了華國一批新遷入青州的海外百姓,紀澤終是結束了此番東巡,沿馳道重返洛陽...

“嗚...”一聲長長的汽笛聲響,伴以哐啷哐啷的交鳴,打破了洛川郊野的寧靜。在四野百姓不無驚疑的注視下,一個不停噴著黑煙的鐵頭怪物從遠方衝了過來,黑鐵的金屬色澤在陽光下顯得幽冷生輝;緊跟其後的,則是十輛彼此串聯的長方車廂,底盤鐵製,上端仍是輕質木製。它的悍然登場委實震人心魄,直令鐵道兩側的大多群眾紛紛退離。

車頭與每節車廂上,都有著披紅掛綵,這是八月上旬,由迴歸順道的紀某人親自剪綵執行,並試乘坐的洛川鐵路火車,也是華國在中土之上的第一次列車公開執行,所用的車頭車廂,已屬全新的第二代火車系統,在度、運載、舒適等方面大大優於瀛東運營的第一代,實用遠過於裝樣。

不過,二代火車對鐵軌的要求也高了許多,已然無法像軌道馬車那樣在地基上簡單加些鐵墊便可,想要長期執行,鐵軌規格上費鐵了太多。故而,紀某人一度雄心勃勃的大鐵路計劃最終還是向著落後的生產力低了頭,各地馳道依舊採用有軌馬車系統。但在洛川地區,在皇城根兒,此番華國愣是咬著牙建了一條從虎牢關至函谷關的單軌鐵路。無它,向自家百姓與友邦土鱉們展示大華夏文明是也!

火車之上,紀澤一家的孩子們早非次乘坐,仍因兩側高後掠的景象而歡笑雀躍。說鬧間,紀昭卻是手指道邊的稻田,小大人似的說道“誒,大家快看,洛川這邊的水稻,好似沒有咱們瀛東那邊種的密呢,畝產不行呢,說來還是瀛東好呀。”

一群孩子如同現了新大6,立馬嘰嘰喳喳的評頭論足起來。片刻之後,紀泉卻是拖長音調,頗顯賣老的指正道“這倒未必就是洛川畝產低,聽說今春咱們搬來洛陽之前,中原剛鬧了會旱災,壞了莊稼,能有這等收穫當也正常。”

恰此時,紀澤結束了與火車機組人員以及相關官員的攀談,剛好走了過來,聞言笑道“泉兒不錯嘛,已經能將報刊訊息與實際聯絡一處了,哈哈。不過,能有這等收穫,可非正常,而是憑藉洛川百姓的辛勤抗災和我華國的水利投入,若是放在昔日大晉,尤其是過去十幾年間,只怕洛川又是顆粒無收,哀鴻一片呢...”

不待紀某人進一步的自吹自擂,女兒紀雅卻是突然起身,手指西南方向叫道“看,洛陽城,洛陽城要到啦。”

循聲看去,果是洛陽。北望大河,南傍洛水,三山圍拱,古老洛陽的七九都城非但已被修繕一新,還被華國新增了一個雙倍長寬的外郭,更有馳道四通八達,鐵路橫亙北郊,令它如同一個宏偉的巨人,虎踞於洛川原野。

“洛陽,這就是我的都城,有此龍虎氣象,有此數朝氣運,即便沒那傳國玉璽,我華國也是妥妥的華夏正統!”遠眺自家的中樞都城,紀澤沒由來一陣心潮澎湃,腦海中更有一個聲音在瘋狂得瑟,“直娘賊,穿越十五年了,哥終要混成神州總瓢把子啦...”

喜歡乞活西晉末請大家收藏乞活西晉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