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起閣(2 / 2)

雖說父皇是登基十多年後建立的凌煙閣,他如今也登基十多年了,但情形完全不一樣。

畢竟先帝是從大唐開國時走過來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均是文治武功功績彪炳。

而皇帝是承業之主,從前十多年,朝堂上重臣還多是貞觀舊人。

“朕知道媚娘何意。邢國公蘇定方年老功高,且自去歲起多病,若能入凌煙閣,必是得慰平生,再有江夏王李道宗於父皇年間未能入凌煙閣甚為遺憾——但若只有零星幾人,如何起建一座凌煙閣?”

媚娘便道:“陛下,若是將前後順序換一換如何?”

皇帝捏了捏眉心,示意媚娘繼續說。

媚娘便道:“先帝是先擇定了二十四個功臣,為褒崇其勳德,特起凌煙閣為念。”

“然陛下可先起一座凌煙閣,此時自是不可能如先帝年間一般,足有二十四功臣。但日後若有功勳懋著的功臣便可將其圖形其中。”

“一來可告慰陛下登基後,軍功卓著的邢國公。”

“二來,也是勉勵朝堂百僚,為國盡忠樹立功勳。”也讓朝臣們有個終身奮鬥目標。

比如此時在吐蕃鎮守的薛仁貴,在遼東鎮守的劉仁軌等人,若聞此信想必會更加振奮。

亦或是有此時,尚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若有遠大抱負,將來也未必不成大唐將才!

皇帝沉思片刻,終是頷首:“媚娘之言,不失為良計。”

想到這一年來病痛甚多的蘇定方,皇帝心下也不免黯然——他還記得那個擒獲阿史那賀魯於昭陵獻俘的蘇大將軍。

名將老去……讓曾親眼見過父皇征戰沙場,也目睹著父皇疾痛纏身的皇帝,格外傷感。

“是該讓邢國公知道,若朕之朝有凌煙閣,以他的功績,必入閣內。”

“就如媚娘所言,先起凌煙閣!”

**

太極宮東北角。

姜沃一臉純良與閻立本說過‘不知此事’後,兩人繼續在附近的亭臺樓閣轉悠。

緩行之時,姜沃還於腦海中開啟了系統。

且說,許多年前,在姜沃剛成為‘正式使用者’,能夠花籌子購買各種指南的最初。她曾經領過一個福利,能夠免費抽取一本指南。

因而姜沃從系統中得到的第一本指南,其實並不是醫書,而是這本免費抽到的《宦官專權微操:皇帝與朝臣,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這本指南,是一位倒黴前輩的自傳——這位與她一樣繫結‘權力系統’的前輩,不幸穿到了晚唐,還不幸做了宦官。

不過看題目也可知,這位前輩雖是遭遇地獄開局,最終還是成為了在晚唐能夠廢立皇帝,大權獨攬的一代權宦。

說來,姜沃是很慶幸抽到這本書的。

此書中記載了許多大唐數百年內風雲變幻之事。而這位前輩,既有後世人的眼光,又切實地站在晚唐的破碎山河之前。故而回望曾經的大唐盛世時,除了感慨,也剖析了許多盛世下的危機。

這些年姜沃常會把這本書拿出來翻看一二。

常看常新。

當年凌煙閣初建,姜沃就是從這本書裡,被劇透了凌煙閣的佈局,以及凌煙閣最初的二十四功臣。

而近來,她再次開啟了這本指南,將有唐一代,後面幾朝皇帝往凌煙閣塞的上百人,都仔仔細細研究了一遍。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就徹底無語掉。

姜沃先看到了幾個熟悉的名字——上官儀(李顯將其繡像凌煙閣)、褚遂良、韓瑗、張柬之。

姜沃:……

後世的大唐皇帝,將以上這批人送入凌煙閣,針對武皇簡直不要太明顯。這些人的共同點,無非是早些年反對過武皇,又或是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皇退位的宰相。

雖說文臣武將入閣的標準不一樣。但怎麼看,文武兼備的狄仁傑、劉仁軌、裴行儉等人,都比以上幾位有資格入閣。

然而他們未曾入凌煙閣,倒是那幾位進去了。

可謂是隻看‘政治正確’,完全不論功績了!

姜沃忍著惱火繼續向下看:很快發現,沒有最墮落,只有更墮落。唐中後期的凌煙閣,固然也有平定戰亂的將領,但卻還摻雜了些‘神奇物種’。

比如,凌煙閣內甚至出現了叛軍。

說來還是熟人的子孫——姜沃有時也很疑惑,為何這些大唐的名臣名將,子孫都不肖其祖。

唐肅宗年間凌煙閣功臣:薛嵩,薛仁貴之孫。

這位可是曾經入仕安祿山,後來見叛軍兵敗才投降‘迎拜於懷恩馬前’,終生並無甚有益於大唐的戰功,卻能圖形凌煙閣。

反而其祖父,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並未有此榮耀。

此外,還有奸邪叵測專權自恣的宦官如魚朝恩(差點害死郭子儀)、程元振等,也掛到了凌煙閣裡。

姜沃關上了系統:血壓高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