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文臣之功(2 / 3)

“素來史冊誇讚文臣之功,皆以‘賢輔謀深、輔相聖德’等詞褒揚,是有些含糊,該行定規才是。”

姜沃見許敬宗起身,就知道他什麼意思。

看看,這才是標準的老油條政客:看熱鬧的時候一言不發盼著她倒黴,甚至等著落井下石;然一看風頭轉了,有好處了,就積極出來支援她,順便搶摘桃子。

朝堂之上,值得她學習的人和事,真的有很多啊。

然而丹陛之上,皇后開口了。

“許侍中且住。”

“此事是由姜相首奏,還是姜相先論一論文臣之功吧。”

許敬宗只好鬱悶坐回去。

*

姜沃自聽到媚孃的聲音起,就忽想起曜初問的話:姨母為女子,在朝堂為官宛如異鄉人,是不是很孤獨?

曾經很孤獨,但現在,已經並不那麼孤獨了。

將來,想必會有更多袍澤。

姜沃定了定心思,開口道:“凌煙閣上諸宰相,多有其下之功。”

與軍功一樣,姜沃也是先大致定了三條。

“或是運籌帷幄、功定社稷。”不過這一條就像是武將裡的‘揭立義旗、從龍而起’一般,屬於後世文臣很難複製的功勳了。這也是為何大唐宰相無數,但終究首推房杜二人的緣故。從無到有,總是最特殊的。

“或是職重宰位、任總百司數年。”這便是宰輔的資歷了,如同房相、魏相一般,都是在宰相的位置上坐了多年,那是無數個為大唐嘔心瀝血、盡心竭節的日夜。

“再有,便是功績。”最後一條,也是姜沃最想說的一條。

“何為文臣功績——臣以為,先要在其位謀其政。”

原本一直望著自己手裡笏板的王神玉,聽到這句話,神情微微一動。許多年前,他的老師,杜如晦杜相也曾這麼說過。

“譬如做吏部選官之人,便要為朝廷考評人物,擢選良才。若選出經世之才,於國有益,自然就是功績。”

“譬如為掌刑罰之官,便要決斷無滯,處刑平允。斷案優於常人者,便是功績。”

就像是史冊記載的狄仁傑,能夠一年內處理好涉及上萬人的積壓案件,且無一樁冤假錯案,這如何不算功績?

“譬如御史監察之官,便要彈舉必當、言之有據。”說到這兒,姜沃還不忘回踩一下,已經有些退縮之意的李敬玄。

“如李御史這般,開口就是‘竊以為’‘莫不是’‘只怕是’的種種臆斷之舉,實在是不配為御史,何況是正四品御史中丞。”

李敬玄臉色煞白。

姜沃這屬於走過路過先踩一腳,真正跟李敬玄算賬的時候還沒到,踩過後也就繼續往下說了。

“譬如戶部……”

……

姜沃將朝廷各署衙事略加描述,最後收尾:“正如魏相當年,乃良諫純臣,滿朝莫能比。”

“故而臣以為,將自己的本職做到至善,便是功績!”

姜沃說完在其位謀其政,略微頓了下,再次說起另外一種功績。

“除本職外,其餘才幹亦屬功績。”

她也毫不避諱提起當年曾經想讓她離開朝堂的長孫無忌:“譬如當年趙國公主修編纂律法,譬如申國公(高士廉)編撰《氏族志》,譬如房相主修國史等事,這些非宰輔本職,然有益於後世之事,亦當算功績!”

姜沃很快又補充了一句:“既說到這兒,臣便舉賢不避親……不,舉賢不避己說一句,臣以為,城建署混凝土以及火藥等事,也算功績。”

丹陛之上,帝后同時露出了一點笑意。

說來,媚娘還見過姜沃發火的樣子。但對皇帝來說,可謂是第一次見姜卿這般銳氣畢露,甚至稱得上逼人。

今日,李敬玄大概真是把她惹毛了吧。

說完以上一大篇話,姜沃都覺得嗓子有些幹,想想荷包裡的潤喉糖,很想坐回去,趁人不備吃一塊。

而她要陳述的觀點,終於算是說完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