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遼軍夜襲雁門關,楊延昭將計就計

小說:仗劍 武俠 作者:夏至梔桐

耶律奚低大軍悄然來到陣前,全程悄無聲息。待來到近前,一看宋軍城下,因為白日裡的戰爭,鐵蒺藜、鹿角、拒馬陣早已損壞還未補全。一看就是新帥登位,大獲勝,一時得意忘形,忘了這城外的要物。主帥耶律斜軫果然神機妙算,看來令公之子也不過如此,不過是個戰場上的雛兒將軍。

只待已經進無可進之處,當機立斷,點起燈球火把,亮子油松,撤下麻布。全軍奮殺而上,鼓聲震天。守城宋軍措手不及,一面吹角警示,點燃狼煙火盆;一面又連忙放箭抵擋,一應守城的器械統統用上。

可惜遼軍已經近在眼前,待守軍到齊,恐怕早已城破牆推了。

卻此時,兩側上崖之上,又出現千餘名遼軍。奇兵突至,宋軍不堪一擊,連連敗退,大門盡失。只見宋營之中,亂做一片,將士們一個個衣衫不整,丟盔卸甲偷往關內。遼軍不過兩刻時間,便已經攻入宋營。

耶律奚低哈哈大笑,命手下去大帳中搜尋楊延昭的下落。遼兵回報,見楊延昭帶著一眾將領,穿著睡衣逃往關內。耶律奚低心中大悅,再看宋營內,一個個聞風喪膽,逃之夭夭,哪裡有半分抵抗。地上兵器盔甲散落一地,馬匹士兵四散而逃,幾十口大鍋掀翻在地,旁邊還有不少粉碎的酒罈。

耶律奚低來到近前,一看鍋中還有殘留的牛羊肉,罈子中倒是沒了酒水。再打中軍大帳之中,只見地上還散落著不少酒罈,桌上還放著不少已經冷了的美味佳餚。看來宋軍這位少將軍果然是個小雛兒,這點小勝就已經沾沾自喜,犒賞三軍了,心中更是對楊延昭輕蔑不少。心道,莫不是仗著自己一身武藝,得意忘形的小子罷了。

於是也不多耽擱,集結部隊,繼續追殺楊延昭及逃走的宋軍。沿途只見,馬蹄散亂,步跡嘈雜,顯然已經是潰不成軍。心中何止是輕蔑,簡直就是看都不想看了,命手下不得耽擱,死命追趕,定要親手斬下楊延昭的級,以報懸盔之仇。

遼軍一通追擊,馬不停蹄。耶律奚低一馬當先,率兩千騎兵緊緊追趕。一出雁門關,沿著峽谷道路,一路向南殺去直奔代州。

後面遼將耶律斜軫也帥八萬大軍趕到,一看宋軍居然如此不堪一擊,雁門關輕鬆到手,無不在主帥身旁溜鬚拍馬,阿諛奉承一番。卻不想,耶律斜軫眉頭緊鎖,若有所思。

心中思量,白日裡,見著楊延昭指揮妥當,井井有條。此番夜襲,竟然如此輕易得手,難道這兵法常識,全都因勝,丟之腦後了不成?尤其這城外抵擋的設施,竟然如此不全。即便楊延昭新帥,心思不夠周密,難道身邊一應將士都是草包驢糞蛋不成?心中一番計較,突然一拍腦門道“不好,撤兵!”

此話一出,一干將領都是一愣。卻不曾想,就在這時,雁門關外,那些溝壑戰壕突然火起。而後關內兩側山腰,幾千名弓箭手突然難。一支支火箭從天而降,紛紛射向帳篷,糧草堆中,大火四起。耶律斜軫所率八萬大軍,剛入雁門關,便被大火所困,死傷無數。

與此同時耶律奚低也是身陷險境。這隻騎兵剛出峽谷,就被絆馬索、陷坑所阻,一時間人仰馬翻。兩側更是殺出各五百名弓箭手,千餘步兵手持鉤鐮槍衝殺而來,上鉤騎兵,下斷馬腿。遼軍頓時大亂,死傷無數。

再說這騎兵身後,山腰之上,木擂石,殺得兩萬先鋒軍毫無招架之力。而後萬餘名宋軍宛如天降,衝殺下來。

一時間,遼軍大敗而歸,若非老將軍耶律斜軫治軍有方,面對此景,依然運籌帷幄,毫不慌張。恐怕這十萬遼軍,就要全軍覆沒在這雁門關內。

誰料到,這剛從雁門關內逃將出來,只見營地之內,大火四起。耶律斜軫一看方位,竟然是糧草所在之處,心中大驚。忙命全軍回撤,趕回大營。

還沒逃出多遠,身後楊延昭率領三千騎兵追殺而來。遼軍不敵,紛紛潰散。耶律斜軫一面指揮抵抗,一面回撤大營。剛剛穩住陣腳,斜刺裡又殺出一隊人馬,大於三千餘人,也皆是騎兵。

為一騎,一身漆黑的鎧甲,掌中一杆丈八棗槊,馬掛水磨鋼鞭,胯下汗血寶馬,疾馳而來,宛如夜間梟獸低空急飛。滿面落腮鬍,虎目圓睜,好似那廟裡的金剛。再看耳背上,紋著“出門忘家為國,臨陣忘死為主”,正是大宋第一猛將靠山王呼延贊之長子,呼延必興。

帥下五千黑甲騎兵似是一把尖刀,展開契丹大軍。後跟七千名步兵,截殺餘下的部隊。

原來,楊延昭料定耶律斜軫白日早早收兵,定是有妖。夜間必是要出營偷襲,攻打雁門關。於是將計就計,一方面,在成為溝壑、戰壕之中偷偷澆下火油。接著滿地的屍體,下面又偷偷藏有乾柴草。營中營造一片戰後慶功的場面,待遼軍一到,假意抵抗不及,草草敗退。一路之上的印跡也都是事先留下的,自己還穿著一身睡袍,當作誘餌,引遼軍大意追擊。還在山腰,峽谷外設了埋伏,圍剿先鋒部隊。

同時飛鴿傳書,去最近的寧武關搬來救兵,攻抗遼軍。早早趕到楊門關,休息埋伏于山側。只待城外溝壑、戰壕火起,便從一側殺出,截敵軍後路。不過也沒想到這耶律斜軫居然如此鎮定,面對此局面,還能臨危不亂,火撤兵。否則按照計劃,正好包抄遼軍後退之路。

此外,還命王猿帶一支善武的部隊,在拓跋玉兒指引下,偷偷潛入敵方大營糧草所在。點了把大火,燒了契丹的糧草,以解雁門關之圍。

楊延昭四萬軍,與呼延必興一萬援軍圍而殺之,全殲遼軍先鋒部隊兩萬人,主將耶律奚低重傷被下屬冒死救走。遼主力八萬大軍死傷過半,斬遼將級九人。若非耶律斜軫撤兵有序,恐怕也要全殲在此。

耶律斜軫自領兵以來,次面對宋軍如此大敗而歸,真是恨得咬牙切齒。眼看糧草被燒,補給又要十日後才能送到,無奈只好撤軍寰州。

一路上,楊延昭率部與呼延必興率部匯到一處,趁勝追擊,殺敵千里。只待到了寰州附近,遼援軍趕來,才收兵回雁門關。

喜歡仗劍武林行請大家收藏仗劍武林行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