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王猿一劍斷敵兵,馬正率軍有章法

小說:仗劍 武俠 作者:夏至梔桐

王猿現身,這韓達樓可也是緊張了幾分。

據遼情報顯示,此人乃是楊六郎的義弟,御賜開嶽劍。之前在雁門關假扮小卒,生擒契丹軍中兩員大將。此外,鮑伺大名府行刺楊延昭,也是被他攔住。夜貓死傷慘重,鮑伺更是身負重傷。

前些日子,又大鬧瀛洲城,帶人殺了夜梟營統領,鬼眼蟾蜍肖聽。又打傷副統領吊死鬼尚觀。更是二創殺字營副統領,鬼手閻王鮑伺。將絕密軍機情報,送回大宋。

那燕雲十八騎早已將他列為勁敵,“殺”字營還曾懸賞白銀萬兩,要其項上人頭。

不過這巨劍看起來,雖然也是不小,可沒有傳聞那般巨大。他這個戰狼營的下級軍官,哪裡知道,王莽三刀斷其刃,以及這份情報洩露就是韓德讓故意為之的辛秘。知道是以訛傳訛,把王猿傳的太過邪乎了。

不過剛才一次交手,這人便一劍打折馬腿,確實也讓他嚇了一跳。他這戰馬雖然不是赤兔、的盧那樣的寶馬。可也是回紇上等的戰馬,擱在大宋,一百貫都買不到的良駒。這一招打斷馬腿,不說力道,這度也夠快的。否則以這馬的靈性,矯捷,早就躲過了。

那韓達樓不敢大意,提了十二分的小心。雙眼直盯前方的王猿,手中直刀緊握,蓄勢待。

卻在這個時候,就見一顆飛蝗石砸來。王猿之前還一副威風凜凜的模樣,頓時被砸的連忙躲閃,口中氣急道“臭丫頭,你幹什麼?”

就見他身後,張齊賢的身側站著個少女,真是拓跋玉兒,手中暗器還不斷的飛射周圍的遼兵。亦是氣鼓鼓道“別拖延了,趕緊打了過來幫忙。”

說話間,抽空又一個石頭砸來,大概是催促的意思。王青山氣勢全無,又是狼狽閃躲。

那韓達樓一看王猿此事分心身後,漏洞百出,也是不含糊。提刀就上,要趁其不備,一刀制敵。心道,這開嶽劍也不過如此,果然是以訛傳訛。就這等戰鬥素養,能在戰場上活到現在,估計純屬僥倖。或許這功夫是厲害了點,可經驗還是欠缺。

這盤算間,這人已經到了近前。手中大刀揮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劈砍而下。眼看一擊得手,就要揚名立萬。有了眼前這人的人頭,那恐怕燕雲十八騎統領之位,再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正得意,卻見前面王猿身形一晃,右手歸元無鋒劍撩撥而出。看似輕巧,甚至有些隨意的一揮。可就這一劍,卻是快似閃電,銳不可當。明明是一柄無鋒之劍,那就聽嗆啷啷一聲巨響,韓達樓手中直刀,被一劍斬斷。

那韓達樓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若是對方力大,將他兵刃擊飛,他也不至於這般吃驚。可對方那巨劍,明明無鋒無刃,卻能一斬兩段。這得是多快的劍,多強的力道,甚至是多麼高的劍技。

在他眼中,甚至看到了燕雲十八騎,第一高手,“殺”字營統領,拼命三郎王莽的影子。那王莽也曾在十八騎中,與他們這些有潛力的高手過招,指點亦或是切磋。韓達樓曾經就親眼目睹過,王莽憑藉一柄普通腰刀,斬斷對方手中大刀的一幕。

此刻,這一幕是多麼驚人的相似。只是上一次,看到的是他人,而這次,就是親身體會。這種身心巨震的打擊,讓他根本忘了接下來應該幹什麼。

再看王猿一劍斬斷兵刃,一看對方戰意全無,一掌拍出,將其擊飛數米。

那身後正跟著主將衝殺的遼軍,頓時被韓達樓高大的身軀阻擋,撞得亂作一團。

代州廂軍也不是白給的,一看對方陣勢打亂,揮兵刃就上。正是趁其病,要其命。殺的五千契丹兵,潰不成軍,節節敗退。

再說另一側,神衛都護馬正甩著兩千禁軍,與蕭鐵塔的五千人交戰。那禁軍一看廂軍殺的興起,一個個奮不顧身,以死相博。自己也是熱血沸騰,那原本想著過來送死的低落士氣,早就回到了巔峰。

在靠著一身精良的裝備,尤其這鎧甲,雖然笨重。可只要限制了騎兵的衝殺,根本不懼與遼軍短兵相接。

不得不說,這馬正確實也是行軍打仗的一柄好手。這挖的戰壕,搭建的防禦工事,最大限度的限制了遼騎兵的衝擊力。地上的鐵蒺藜、鹿角、拒馬擺放講究,最大限度的得到應用。

還有一點,那就是常年守城的經驗了。這馬正,命人在來路之上破滿了冷水。此時冷水結冰,光滑如鏡。至少前三波的戰馬,都被這冰面滑到,跌落一片。

禁軍再輔以長矛,長槍,從陣中刺出,瞬間就殺了對方一百多人。

這第一次衝鋒,沒有成功。蕭鐵塔大吼一聲,“給我放箭。”

這遼軍弓箭不似北宋,由於常年在北境遊牧,獨具特色。弓屬於雙曲反彎複合角弓,源自古時候的匈奴、突厥弓,卻又有不同。

弓長約一米六,弓臂為材質堅實無比的水曲木,外用魚鰾膠貼牛筋鐵皮,內用魚鰾膠貼牛角片,然後將縛角被筋的弓管用絲線緊密纏繞,使之更為牢固。如此來一,再冷的天也不會想宋弓那樣,易斷易射。

而且契丹人習慣了寒冷天氣,手著動物皮毛製成的手套,即便是寒冬臘月,亦可拉弓放箭。

每張弓最少要有百餘斤的力道,穿透力,破壞力都遠在宋弓之上。

前不久,唐州一戰,遼軍真是靠著弓箭飛矢齊射,大敗宋軍。駐守滹沱河北的宋軍,不得不焚橋敗走。單這威力,就可見一斑。

此事蕭鐵塔話了,手下更是不再猶豫。搭弓放箭,一時間,天空一片箭矢雨下,密不透風。

那馬正也是指揮有度,命人舉起盾牌,以及事先準備的木板,抵擋來矢。這一輪下來,靠著提前的準備,傷者寥寥無幾。雖然不少木板被射穿,可威力大減,再落到鎧甲之上,全無大礙。

一輪齊射完畢,馬正又大聲指揮眾人殺出戰壕,與對方短兵相接。這樣一來,看似是上前送死,可卻不然。距離拉近,戰馬無法衝鋒,遼人騎兵的威力很難揮。此外近距離戰鬥,弓矢難以區分敵友,所以根本無法使用。如此一來,遼軍兩大利器被限制,若想取勝,兩軍也只能靠著拼刀子了。

而在近戰方面,禁軍都是鋼刀、鎧甲,裝備精良。遼軍則是布衣、皮甲,鮮有鐵甲士兵。而且兵刃多是直刀、大刀這些馬上的兵刃,不利揮。或者是腰刀這種粗製的短刃,根本無法跟宋軍兵器相抗衡。

如此一來,此消彼長,大宋禁軍明顯處於優勢。

喜歡仗劍武林行請大家收藏仗劍武林行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