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西北鐵騎

王國,邊城。

兩日前,大魏兩萬騎兵,橫穿大宋與五國交界地帶,兵鋒直指中州。

五國正欲派兵攔截,得知訊息,大宋按兵不動。

隨後,八萬西北鐵騎如鋼鐵,似洪流般碾壓而來。兵甲森森,旗幟遮天蔽日,綿延數十里。

威逼邊城,五國震動。

一邊調大軍防守,一邊派遣使者,去往宋、梁,與大魏軍中。

一時之間,顧不上兩萬騎兵,只得派斥候緊盯。隨即,得到訊息,大魏西北鐵騎,此竟只是前鋒部隊。更有二十萬大魏龍衛軍,攜民夫十萬,步軍二十萬,合軍五十萬。已距燕雲不遠,只待令下。

賢王請五國君主,按兵不動,莫管那兩萬騎兵去向。並許諾諸多好處。

大宋派人來回:賢王欲與大宋和親,不好此時兵戎相見,且此事已告知大宋,大宋建議五國,按兵不動。任由兩萬騎兵自往中州。且大宋保證,若大魏欲攻五國,大宋必定不會坐視盟約不理。必定派兵,不讓大魏,囂張跋扈。

同時,梁國已知昨日陳國調兵,說是要抵禦梁國來犯,正至疑惑不已。今日得知大魏西北鐵騎陳兵五國。兩萬騎兵,已橫插中州而來。

更是驚駭不已。如此大規模動兵,若說五國和大宋沒有鬼。那才叫怪事。

一瞬間,寒毛倒豎。大魏此是何意,是要拿陳國開刀嗎?只是,大魏公主還在陳國,此是何意?五國和大宋,又扮演什麼角色?難道,他們真要置盟約於不顧。

莫非......聯陳滅梁。是了,一定是。陳兵五國,牽制五國,而且還不明不白。大宋按兵不動,據說,已是要將公主嫁給賢王,將來就是姻親。自是不會趟這趟渾水。嗚,梁國危矣!

想到此,梁王如何還坐得住。一方面,派大軍守衛邊疆;一方面,去五國探聽情況,另,又派人去往齊國,遊說齊王。希望局勢危急,齊國能派兵相救。

最後,命使者攜重禮。請大明,六國,不要坐視不理,唇亡齒寒。五國和梁的盟約,既然有可能無法兌現。那燕雲十六國的盟約,無論如何,都要拉各國一致對外。

五國得知此事,哪裡還坐得住。當即商議如何對敵,大魏要他等按兵不動,有重禮答謝;梁國希望他等援救,有同盟之誼。

大魏究竟是何意?是要與陳國開戰,還是聯陳滅梁,又或者,想在中州分一杯羹。十萬騎兵不可怕,但這只是前鋒。大魏還有五十萬大軍,正一路開拔而來。

大宋又冷眼旁觀,態度不明。於是再派使者,與大魏相商。最後達成協議,五國不管兩萬騎兵,大魏兵馬不得繼續向前。但各國兵馬,卻未停止匯聚。

同時,這兩萬騎兵一路急行,沿途,斥候覆蓋方圓兩百里。賢王有令,兩百里內,不允許他國窺視,否則,視為挑釁,必殺之。

五國又驚又怒,然又不敢得罪過甚,只得命斥候於兩百里外密切監視。實際上,已效果不大。

表面如此,但暗底裡,各國的刺探者,卻在源源不斷滲透。縱如此,因原因各類,多數事情,註定後知後覺了。

梁國已知五國與大魏協定,更是憂心。兩萬騎兵雖強,單一滅掉陳或梁國,皆不現實。

那很大可能,便是聯陳滅梁了。他很想五國派兵來助,但亦知此事可能不大。

據說大魏五十萬大軍,正源源不斷趕來,五國已全力備戰。只能寄希望於大明,和七國了。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演變為——從燕雲區域性戰爭,到全面戰爭。

大宋,這是在玩火啊。

是的,大宋。梁國對大宋,此刻可謂怨念滿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