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雅若

五國壓力與日俱增,源源不斷抽調兵力的同時,開始聯絡各國,要同進共守。並且再次派出使者,前往魏軍營中。

魏軍承諾,五國不動,大魏不動。諸國不挑起戰端,大魏亦不主動進攻。

一時之間,燕雲與大魏吸引了大量的目光,大唐,歐元等強國,紛紛將注意力投擲而來。派遣刺探,打探情報,以做出部署、防備或攻擊。

此時,大帳營中,燈火通明,賢王端坐於寶座上,皺眉沉思。

面前攤開的,赫然是燕雲地形圖。密密麻麻的各種符號遍佈其上,尤以中州最多。

數日前,即從魏國使者踏進陳國都門那一刻起,他便已知曉。大魏公主,不聽勸阻,親身犯險。

隨後,他接到密函,聖可汗魏汗夫人,也就是他嫂嫂,已於十數日前,至西北銀城,目前正火來往軍中。

白日,即八萬西北鐵騎至五國邊城之際,大宋、五國的使臣,就已來過一次。他已派人去接待,並對其各有承諾。以安撫國心。

但這僅僅只是開始,接下來,必定一波接一波,面臨的壓力與考驗接踵而來——不是隨隨便便來個人便可解決與抗下。

按理說,他是此刻最合適的人選,坐鎮三軍,不動如山;一呼百應,應者雲集。

但是,靈兒以身犯險,雖之前已有周密計劃,但計劃就是計劃,從無萬無一失之可能。綜合前方的情報來看,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沉思間,有衛兵來報,“文帥,有客至。”

文鋒精神一震,道:“快請。”

隨後,一人身穿繡金黑袍,她身段婀娜,雍容華貴,縱年近四旬,卻無一絲皺態。渾身上下散著一種成熟與高貴的魅力,舉手投足,國之風範。

“嫂嫂。”賢王上前,抱胸一禮。

”三弟,嫂嫂知道靈兒不聽勸阻,以身犯險。你可有什麼好辦法。唉,這丫頭,都怪我跟她父汗,從小把她寵壞了。讓她如此任性行事。若有個好歹,可如何是好。”

“嫂嫂,此事我也有責任。但事已既成,擔憂無用。還請嫂嫂放寬心,弟即時出,輕身而至,必將靈兒,安全帶回。”

聖可汗魏汗夫人,名雅若,即“月亮”的意思。

是當年中東貴族沙德皇室後裔。有“聖女”之稱。早年遊亡中東,遇當今魏汗魏無忌。

魏家祖上曾有榮光,世居江左,後晉滅唐代,為避戰亂,一路遷移,至中東而止。

當時中東雖有微亂,但尚在可控範圍內,加之魏家人才甚多,更有名滿天下之士。故頗受禮遇。

但終究是避免不了後代衰頹。而中東也終究沒有擺脫宿命,戰亂俞演俞烈。魏家,逐漸泯然眾人矣。

雅若遇見魏無忌時,魏家死的死,散的散,亂的亂,主家亦只剩數支了。

魏無忌有一弟,後因戰亂,母弟與父兄分開。故他從小與父親相依為命。父亡後,他吸取經驗,各方拜師,學得武藝,組建傭兵,救助孤苦,漂泊各方。

而此時的雅若亦困、痛交加。彼時——沙德皇室已遭敗落,退守山林;雅若父戰死沙場,母殉節而死;弟兄侄親,散落各方。

兩人一見如故,患難與共。後又一起遊歷大唐,尋求機遇。但此時畢竟不是晉朝,魏家也不是當初那個望族,早已凋零、人財盡無。

而大唐此時,已承平經年。從四分五裂到逐漸盛世,中間多少滄桑。正是大治之時。所以各階級穩固。

魏無忌雖武藝高強,知兵曉理。但,大唐,更是兵鋒馬盛、將星雲集。對治國之才網羅甚多,對武將反倒興趣缺缺。又因士家大族影響力仍大,終究報國無門。

結果反因雅若天仙之姿,傾城國色之容,遭人覬覦,欲搶奪為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