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伯樂(1 / 2)

小說:漢壇旌節 作者:尚冠

弘農太守之子楊泰楊安國,今日很得意。

楊泰感覺自己寫的“論秦政之弊”,簡直是大家之作,他糅合了秦朝廣徵徭役與大興土木之間的聯絡,揭露秦政剝削百姓,導致秦室萬里河山不過二世便土崩瓦解。

至於文辭,楊泰也是絞盡腦汁,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打磨出了一篇自己頗為滿意的文章,目測一下,應該是能取得一次“上”評。

“哼!”

自從上次衛弘在數科考核上拔得頭籌後,楊泰因為自覺丟臉,確實消沉了一陣,其中還有這自家父親想要將衛弘提拔進尚書檯的酌量。

楊泰雖然是數科白痴,但並不意味著他不會計算其中人情世故的來往,相反,他還頗為精通此道。

宮府吏不過是區區二百石的小吏,這是諸葛丞相對蜀中世家的安撫之策,這是不爭的事實。

似楊泰這種具有家世背景的荊州子弟理當不必理會,完全可走“徵辟”的取仕途徑,可楊儀卻偏偏讓自己的嫡子成了宮府吏。

楊泰並未埋怨過自家父親的安排,因為他懂得其中的深意。

既然諸葛丞相要千金買馬骨,還推出了“蔣琬”這珠玉在前的金字招牌,那他楊儀就會懂得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用自家嫡子擔任宮府吏表明對諸葛丞相的支援。

二百石的宮府吏,在楊儀的運作下,足以讓自己這毫無實權的兩千石弘農太守,變成尚書檯這等權樞部門的掌控者。

楊儀、楊泰父子倆覺得這很划算。

再者,宮府吏即便是有“蔣琬”珠玉在前,難道就不需要後來者脫穎而出嗎?

所以,楊泰未必沒有機會成為第二個蔣琬。最次,楊儀與尚書令只有一步之遙,到時候提拔一名宮府吏還不是手到擒來。

就比同此番呼叫衛弘而言,便是如此。

楊泰就是懷揣著這樣的野望入了北宮,因為家世背景的緣故,很快就成了一眾荊州學子的領頭人。

北宮之中,荊州子弟雖然十不足一,卻是風頭最盛的派系,誰讓臨朝的執權柄者大多都是荊州人士呢!

最近,楊泰在荊州子弟的人望有些下降,原因有二。

其一,自然是因數科考核一事讓他丟盡了臉面。

第二就是陛下和丞相都看好的霍弋也成了一名宮府吏。

楊泰覺得霍弋腦子有問題,他如今可是太子舍人,天天在東宮內陪著太子不好嗎?

陛下年事已高,聽說在白帝城重疾纏身,若是駕崩……太子就能登基為帝,勢必提拔親信。

霍弋自小陪伴太子,肯定名列其中,這個時候偏偏擔任了二百石的宮府吏,估計是昏了頭!

楊泰想想,可能數科好的人,在這些事上腦子都不太精光。

那衛弘也是,大儒來敏收為弟子,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你竟然敢拒絕了!

楊泰就是這般想著,散了考場後,來到了北宮內往常荊州子弟的聚集地。

一眾荊州子弟皆匯聚在此,包括霍弋,可他看上去神情有些落寞,楊泰問道“紹先怎麼看上去無精打采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