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諸葛亮的煩惱(四)(1 / 2)

小說:漢壇旌節 作者:尚冠

聞言,樊建也是察覺到自己的小心思被諸葛丞相知曉,於是面色稍顯尷尬。

諸葛亮卻毫不在意地伸出手中的羽扇,示意樊建勿要多想,輕聲解釋道“長元勿要多想,吾如此打算,除了李恢來信外,還有今日大儒杜微來府中,讓吾做中間人,將這衛弘收為弟子。李福又推薦此人為成都令,故而吾心中好奇,這後輩究竟何許人也。”

誰知,樊建聽聞此言,神色大變,連忙追問諸葛亮道“丞相莫不是答應了杜國輔收弟子這件事?”

諸葛亮頷,承認了此事“國輔公乃蜀地名士,素有名望,吾豈能不成人之美呢……”

李福嘆了一口氣,連忙提醒諸葛亮道“丞相有所不知,若是丞相助杜輔國收衛弘為弟子,若是傳了出去,丞相必被一眾文壇清流所詬病矣!”

諸葛亮神色一怔,連忙詢問樊建此事的緣故。

樊建剛想將這段時間所生的事情悉數告知諸葛丞相,卻沒有想到有相府小吏走上前來說道“丞相,樊掾史,大司農孟光來了。”

樊建欲言又止,被諸葛亮笑著安撫道“來得如此之快,看來孟孝裕這段時間等的確實著急。這樣吧,長元你隨吾一起,待今日事畢之後,吾再與你長談。”

樊建趕忙應下“喏!”

……

……

孟光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雖年過半百,卻神采奕奕。

等在相府之中,見到諸葛亮到來,孟光連忙作揖笑道“丞相,光久侯矣!”

諸葛亮將孟光請入座中,笑著解釋道“孝裕遷大司農,勢必要分割少府權柄。茲事體大,牽扯甚多,若是輕易許之,恐眾人心生怨怒!”

孟光從懷中取出一塊簡牘,遞給了諸葛亮,主動說道“此事不勞丞相費心了,光已經和元泰公商議好了,這是定好協議的文書,還請丞相觀之。”

諸葛亮頷,放下手中的羽扇,從孟光的手中接過簡牘,沉認真看了一眼,良久之後,才抬起頭笑著說道“吾沒有想到,孝裕竟願意在此事上做出如此之大的讓步。”

孟光笑笑“少府需要供養皇室,光豈敢在此事上有所苛待。不過還請丞相放心,元泰公早有囑咐,少府乃是大漢的少府,供給四方兵馬的糧草排程,必不會有所懈怠。”

諸葛亮頗為滿意的讚許道“王元泰不愧是先帝都百般讚歎的肱骨之臣,孝裕在此事上也做的極好,你二人能有如此胸懷,吾大漢何愁不興也!”

孟光卻搖了搖頭,十分謙遜的說道“丞相謬讚了,光在此事上還有一些愚見。”

諸葛亮伸手,示意孟光直說“孝裕有何高見,但說無妨。”

顯然早已打好了腹稿,娓娓而談道“先帝志在四野,坐擁荊、益二州,常思揮師北上,祈望再統漢家山河,故而對益州諸郡難免重視不足。但如今遭遇夷陵之敗,國力受損,漢室困居益州一隅,若再圖北定中原,勢必要對益州地盡其力,人盡其才。當前當其衝的,便是革新鹽鐵和賦稅的制度,使朝廷各處府衙和益州各郡不再各行其事!”

諸葛亮對此頗為在意。

益州稅制,暫且不論前事,就今朝而論,確實不成體系。

鹽事交給了司鹽校尉王連負責,是大漢朝廷最重要的財政來源。

鐵事由冶金治所把控,大部分對交給軍方,只有極少部分流入民間。

賦稅由各郡郡府徵收,充實各地府庫,維持各郡府、戍軍的正常運營。

少府的狀況要好上一些。

先帝安定益州後,盛威之下推出了一套“直白錢”的貨幣政策。

益州一眾世家雖明知這是薅羊毛的把戲,再瞧了瞧先帝麾下的百戰之師,不得不把自己的嘴去咬上先帝的釣鉤,割下自家鉅額家產,以滿足先帝嗷嗷待哺的初建府庫。

先帝又有安漢將軍糜竺這樣的商賈奇才,經營數年之後,少府家業已成蜀中之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