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嶺南之人(下)

小說:九千歲官職 作者:霜之小漠

順手牽羊失敗了。

蘇陽只能乖乖的交上藏起來的茶葉罐。

“這小子!一不小心就想拿走茶葉!”李世民氣呼呼的,還好這次警惕,沒被順走,不然下次繼續去小茶室拿走的茶葉,豈不是就是這一罐?

“還是父皇太過嚴厲,總是拿走蘇陽的茶葉,他那麼喜歡喝茶。”李麗質辯解道。

“恩?”李世民聽著,總感覺不對,就像是他還是一個孩子一樣,渾身難受,“還有你也是,整天往這裡拿走茶葉,你一個人喝得了那麼多嗎?”

“為什麼不能?”李麗質反駁道,“這是在學習茶藝,還不是為了父皇。”

“額……”李世民無法反駁,都已經為了他,還能怎麼說?至於茶葉跑哪裡去了,還是要辛苦去小茶室拿。

李世民感覺心裡苦,怎麼女兒年紀不大,就往外拐了呢。

“父皇真壞。”李麗質撇著嘴,一副傷心的樣子。

“不哭不哭。”李世民頓時頭疼起來,無他,不知道如何應對,“這裡的茶葉都拿走,足夠了嗎?不夠的話,再讓那小子送來,哼,他肯定還秘密藏了有,怎麼可能就這麼一點。”

“女兒也是為了父皇。”李麗質立即破“涕”為笑,“所以父皇不要生氣哦。”

“唉。”李世民深深嘆了口氣,誰讓上輩子欠的呢,“你啊。罷了,隨你怎麼來就是。只要……只要不搞出事來。”

“女兒一向都明白。”李麗質回道,“搞事的,只有蘇陽,天天搞事,不搞出一點事就不舒服。”

“對,就是那小子。”李世民十分認同,蘇陽絕對是搞事大王,“大朝會之後,想出宮就出宮,記得叫上那小子,他什麼不行,倒是危險方面的直覺很敏感。”

“女兒記著了。”李麗質很認真的點頭,心說什麼時候出宮沒帶上蘇陽?即使沒帶,那也是去找蘇陽,所以等於帶,沒區別。

交上茶葉,蘇陽也正式進入到籌備的工作之中,這一年的大朝會相當重要,甚至間接的影響著李世民。

隨著時間的推進,長安的年味也是越來越多,蘇陽也沒去再管茶葉的小事,而是著重於部分的重要之事。

他也開始挪動地方,從小偏殿到了鴻臚寺,算是暫時的升官,負責一些比較大的接待事宜。

“蘇……將軍,目前鴻臚寺之中並沒有什麼大事,都是一些日常小事,那些外來使者雖然有著自身的想法,不過因為聖人之威,倒也是不敢做太多過分之事。”

“二郎,最近過的怎麼樣?”蘇陽來到鴻臚寺,碰到了一名老熟人,當初被他拉著進入到突厥軍營之中的王二郎。

經過一戰,王二郎也混到了不少功勞,更是被李世民帶著上了渭水之橋,升官那是肯定的,未來就不一定了。

“回蘇將軍,某過的很好,其實某也不想當什麼大官,做不來。”王二郎誠心說道,“某就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這本就是應該做的,沒那能力,可不能什麼都包下。”蘇陽倒是沒有太多的關注王二郎,這種事也是李世民與吏部的事,根本就不是他插手的事,這一點,他分得很清。

“只是讓蘇將軍來這裡,難免……難免……有一些屈才。”王二郎說道。

“有話就直說,不必如此。”蘇陽心知肚明,“他們怕某搶了這些功勞是吧?其實這倒是你想多了,歷年來,這招待之事,都是沒什麼功勞的,有的只是苦勞,一年來,其實忙的就是那麼一段時間。他們巴不得一點事都沒有呢,沒過就是功,哪裡敢提功勞一詞?”

“蘇將軍說的是,是某想多了。”王二郎立即說道,至於真的情況如何,卻不能再提了,他能看的出來,那麼蘇陽定然能夠看出來。

“好了,你去忙吧,不必理會某,某就是過來看看的而已。”蘇陽擺了擺手,具體什麼願意他懶得問,那些小事他也懶得理,來這裡,還是為了一些大事,鴻臚寺還敢攔?這是不想要腦袋了嗎?

“蘇將軍,外面有人求見。”王二郎剛剛出去沒多久又折返,“是春州刺史。”

“春州?”蘇陽一愣,記憶之中的地圖,根本沒這個名字。

“嶺南馮。”王二郎低聲說道。

“他?”蘇陽一愣,算著時間,這怕是飛奔而來啊,“讓他進來吧。”

“早就聽聞蘇將軍之名,今日前來拜訪,還望蘇將軍不要見怪。”門外進來一人,年齡看上去大概十八九的樣子,俊秀文雅,看上去就是一名溫文爾雅的讀書人,一點都不像是其他人口中所謂的“山人”。

“馮兄遠道而來,招待不周,是某之過錯。”蘇陽看向來人,來自嶺南,又是姓馮,那麼眼前的人就是馮智戴了,算是作為進京的“質子”,從描述之中來看,其實日子也不差,什麼也都安排上了,大毛病是挑不出的,至於有沒有暗中針對之類的,就不得而知了。

“豈敢,這是某不道而來,還是某之過錯。”馮智戴看了一眼,似乎有點詫異傢俱,一時間不知道坐哪裡好。

“馮兄不必客氣,這是鴻臚寺,某又不是鴻臚寺的主人,哪有什麼主客之分。”蘇陽指了指隔壁的椅子,“坐得近了,也好說點悄悄話,不是嗎?”

“哈哈,那某卻之不恭了。”馮智戴坐下,也在不斷的打量著蘇陽,對於蘇陽,他肯定是特別好奇的,甚至,這一次進京,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蘇陽。

“蘇將軍,某先行謝過蘇將軍之恩。”馮智戴開口道。

“哦?哪有?”蘇陽卻是有點疑惑,想到了之前李世民詢問,他才開口說的一番話,不過仔細想想也不應該,那些話是不會傳出去的,若是馮智戴知道了,那就不是這裡笑著談話那麼簡單了。

“是蘇將軍之前在長安所說,嶺南之亂,家父一直在抗衡,實在是分身乏力。”馮智戴說道,“某其實也知道,朝中不少大臣,都對家父有所誤解,長安之中也是如此,但蘇將軍卻是明白家父難處,無論如何,家父與某,都應該感謝蘇將軍之恩。”

喜歡唐朝九千歲請大家收藏唐朝九千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