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你對突厥怎麼看?

翌日天不亮,蘇陽成為了大唐的“夜貓子”,早早起床,來到麗正殿門口等待。

即使登基,李世民還是選擇了在麗正殿居住,陪同的,自然是長孫皇后,同吃同住,讓後宮成員十分的羨慕。

“專一大師李世民?”蘇陽心中暗暗吐槽,雖然這句話很不對,但仔細想想,好像又有那麼一點道理,李世民對長孫皇后的寵愛,那可不是一點半點,就連孩子都有七個,前期還是連著生的,中間停了一段時間,貞觀開始又繼續了,基本上平均兩年一個,簡直是愛到瘋狂。

等到長孫皇后離世,李世民還不到四十歲,後宮就很少新生兒誕生了,各種懷念妻,對後宮索然無味,孩子親自帶,太子必須妻的兒子等,種種舉動,說一句專一大師似乎搓搓有餘了。

但在這個年代,要說專一,似乎又有點太過分。

此時的蘇陽,沉溺於糾結之中,已經展開了哲學大戰。

對於麗正殿生的事,對不起,低著頭,沒看到,不感興趣,別問我!

好不容易等到李世民洗漱好,蘇陽這才悄悄的跟在後面,前往上朝。

整個過程依舊低著頭,依舊保持著原則,還是低調的好,雖然可能會是未來家事,但至少現在絕對不是。

李世民似乎沒看到蘇陽一樣,直接啟程,一路抵達上朝大殿,開始了朝議。

看著茫茫人頭,一個比一個可怕,蘇陽也沒人理會,因為他完全沒有任何職責,單純就是被帶著過來的,直接縮在角落,不留任何痕跡,靜靜的聽著朝中大事。

“啟稟陛下,突厥來襲。”杜如晦第一個站出來,在正式場合,稱呼也是變成了陛下,一開口,就是天大的事。

突厥來了。

勢如破竹。

一路直接打進來,雖然已經有尉遲恭他們去狙擊,然而卻效果不大,雙方之間的差距,還是太大了。

朝中立即爭吵起來,怎麼應對,有主戰,有議和,但不管哪一種,都沒有一個確切的好辦法。

“議和?怎麼議和?萬一不答應怎麼辦?獅子大開口怎麼辦?”蘇陽心中嘀咕,“果然,就沒有一件簡單的事,但現在還是要定下大方向,然後執行這個方向。”

這種時刻,蘇陽是不會有機會開口的。

不知道過了多久,外面太陽都日上三竿了,朝議終於結束,李世民又開始了處理公務,還是沒人理會蘇陽這個小透明,一種隨著他愛怎樣又怎樣的意思。

差不多飯點的時候,蘇陽這才解放出來,被李公公趕著去典膳廚,無他,現在的李世民,一日不吃蘇陽的飯菜,就渾身感覺不是味道。

“怎麼感覺有點不對勁的樣子?”蘇陽一路上都在想,明明只要他陪著去上朝,怎麼變成了公務還要留著他,到點了又去做飯,這好像有點貼身全能保鏢的味道了。

今日正式教導王貴,蘇陽也只是讓他打了一個下手,然後學習基本功,過幾天再做考驗。

等到蘇陽將飯菜送到麗正殿的時候,氣氛立即就不一樣了。

“果然,要開始了嗎?”蘇陽心中有了一種預感,這怕是他與李世民正式會面商談的時候了。

“蘇陽,坐。”李世民吃完之後,便讓門外的蘇陽進來坐下,“突厥之事,你怎麼看?”

直接開門見山的詢問,倒是讓蘇陽有點詫異,這是連試探都沒有啊。

隨即一想,似乎也不用試探了,他也經歷了不少事,現在不過是跟筆友見面而已,而且緊急時刻,也沒必要繼續進行試探。

想藏多少,那是蘇陽的事。

“臣認為,不樂觀。”蘇陽也正式起來,直接以“臣”自稱,這一刻,他與李世民之間,不再是筆友的關係,不再是皇帝與太監的關係,也不再是未來可能的女婿與丈人關係,而是皇帝與臣子的關係。

“之前你提出,突厥收到訊息之後,必然侵犯大唐,這點已經證實。”李世民繼續說道,“想必這一個多月以來,你也應該有著一些想法,儘管說,今日這裡的談話,不會有人傳出去。”

李世民給出了極高的待遇,幾乎是心腹大臣那樣了。

至於蘇陽,肯定不是完全相信的,這裡必然不可能只有他與李世民,李公公肯定在,長孫皇后也肯定在,那就是四個人了。

要說不傳出去,也倒是有點可能,畢竟都是“自己人”,不會輕易的說出去。

“大唐,打不起。”蘇陽搖搖頭,“突厥十萬大軍長驅直入,大唐可以打,但打了怎麼辦?一,殺死頡利可汗的機會太少,幾乎不可能。二,大唐最多付出龐大的代價擊退突厥,然而突厥已經完成搶奪,回到突厥,明年再次捲土重來,大唐如何應對?三,別有用心之人在暗中會對大唐不利。”

三點直接說出來,李世民陷入了沉默。

這三點對於李世民以及大唐小內閣來說,要想到其實不難。

但從蘇陽口中得到證實,也代表著他們的擔憂,完全是存在的。

“你對議和怎麼看待?”李世民又問道。

打不起,那自然就是議和了。

“難。”蘇陽回道,“當一名大人面對小孩子的時候,小孩子說議和,咱們別打了,一起做事吧。大人是否會答應?”

“哼。”李世民哼了一聲,蘇陽的話中,小孩子明顯是大唐,而且還是李世民剛剛登基的大唐,那大人,則是突厥了。

“但如果小孩子是皇親國戚呢?一名皇子對一名大臣的兒子說,咱們別打了,一起做事吧,大臣的兒子可能一樣不會答應。”蘇陽繼續說道,“如果皇子說咱們別打了,沒意義,反而引得聖人生氣,握手言和吧,大臣的兒子,就會同意了,畢竟不是生死大仇嘛。”

“繼續。”李世民點點頭,已經明白了蘇陽話中的意思。

一起做事,那就是皇子拉著大臣的兒子,實際上也代表著大臣一起下水了,這樣定然不會答應,只要這名大臣足夠聰明,不然不會如此明顯的站隊,即使要站,那也是站隊太子。

喜歡唐朝九千歲請大家收藏唐朝九千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