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陛下,別插旗啊(1 / 17)

“陛下,交州雖貧困,但臨近揚州,倘若江南生變,交州也難以倖免。派吳王去交州,主管交州軍政,是否不妥?”

吳王失魂落魄地走後,荀方從後走出道。

他對齊帝的處置有些疑惑。

如果要冷落的話,直接幽禁府中就是,何必派出去。

尤其是還派到交州。

“就是交州會被波及,才讓這逆子前去。倘若這逆子還有些悔改之心,在交州好好履行職責,就能成為堵死司馬家的最後一顆釘子,如此,還有回來的機會,這也是他回來的唯一機會。”齊帝道。

“陛下慈愛,但眼下吳王失魂落魄地離開,恐怕不會感知陛下的好意,反倒有可能就此生出別的心思。為何不直接告知吳王?”荀方委婉道。

就吳王那性子,悔改?怕是不太可能了。

“若是直接告知他,讓他去輔佐明王和紀仁,你覺得他能忍住不陽奉陰違,不暗中破壞?”齊帝看著荀方道。

照常理來說,為確保公正,需要都察院御史和吏部官員一同前往。

這是齊帝給吳王最後的機會,照目前來說,如今他心中繼承人的順序中,魏王漢王一個梯隊,太子一個梯隊,吳王再一個梯隊。

而若是在謀士的提醒下,依舊沒有悔改,那就老死在交州吧。

見齊帝心意已決,荀方也不再多言,道:“年後吏部三年一度外察開始,人選已經擬定為吏部左侍郎張誠主導,既能承擔重任,亦不會對明王和鎮國公的行動造成阻撓。但都察院這邊人選尚未擬定。”

讓他知道解決司馬家,是他回來的唯一希望。

那地方雖然貧瘠了些,但也因為如此,沒什麼造反的可能,不管是誰登基,都不會去對付他。

守護吳王的天武衛,和輔佐吳王的謀士,他們都會在適當的時候,告訴吳王。

最理想的狀態,張景壽和紀仁出事,他能迅救援。

“所以先將他打落雲端,才能讓他清醒,這是他唯一的機會。當然,他若是真的就此墮落,做個普通王爺,也是保他一世太平,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齊帝又道。

當然,在齊帝看來,如今不說,問題也不大。

當然,齊帝最期望的還是吳王自己清醒,能在這困境之下蛻變成長,只是他自己也知道不太可能。

交州在揚州之下。

江南富庶,但也就是富庶,各個世家利益勾結,除卻成國公之外,再派一名皇子去,最是穩妥。

但若是紀仁和張景壽在江南查探到了什麼,先讓敵人少了來自交州的助力,其次敵人若逃亡交州,還有一名皇子攔著。

吏部負責考察官員有無缺失,考察的形式按照是否是京官,分為京察和外察兩種。

如果要讓明王和紀仁得到功勞,吳王怕是寧肯他自己沒有功勞。

因為之後會有人去提醒吳王的。

其實這些話,應該是方才和吳王說的,只不過齊帝也真的是對這個兒子失望到一定程度,被氣得不想說。

荀方無言,也對,是忍不住的。

當然,這個太過理想,齊帝做夢的時候都不太敢想。

倘若揚州有事的話,那麼主持一州軍政的吳王是能最快反應過來的。

而這一次,情況更有些特殊,所以選人方面,既要能做得了事,又要配合得了紀仁他們,必要時刻還能給他們一些威懾。

思來想去,只有吏部侍郎張誠可以。

畢竟,他是賢妃的親弟弟,張景壽的親舅舅。

有著這一層舅甥關係在,多多少少能約束下張景壽。

而張誠本人的能力也是不必說的,不然也不可能坐到吏部侍郎的位子上。

只是比較尷尬的,都察院這次人手不足。

近來都察院也是多災多難,先是在太子繼位的鬧劇當中被清理了一波,人手不足,然後這邊因為鄭長松的緣故,又被清理了一波。

現在人手嚴重短缺,田皓至今沒有想好派誰。

“都察院人選沒有擬定?田卿之子去年不是參加科舉了嗎?就擢升他為御史吧。”齊帝稍稍思量道。

“陛下,田直今年才十五啊。”荀方聽到齊帝的話,面上當即露出為難之色。

他吏部派出左侍郎,吏部二號人物,都察院那邊就出了一個十五歲的御史,這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吏部的侍郎只配十五歲的御史呢。

“明年不就十六了?有志不在年高。而且不派田直,你想讓誰去?別忘了這是紀仁和張景壽,派個經驗老道,處處都要管,又剛正不阿的,你信不信還沒到江南,他就要因為水土不服,上吐下瀉了?”齊帝道。

毫不誇張地說,過分點的摔斷兩條腿,無法同行,也不是不可能的。

荀方聞言,直接沉默,陛下說得好有道理。

“而田直不然,在同福商會那麼一群人裡,他是最特殊的一個,年紀最小,可是卻也是他們最怕的一個,每每說話直指核心,全不顧忌,比他爹還直。而且田家世代御史,要說怎麼做御史,他比大多數御史都懂。這樣的人去,除了資歷之外,其餘的要求都符合。”齊帝道。

荀方默默點頭,說的是有道理,只是這麼一來,這個組合,怎麼都感覺怪怪的,心中思量,最後還是忍不住道:“陛下,是否重新考慮人選,讓明王下江南,是否太冒險了?”

感覺上,最大的問題是這個領頭人有問題,連帶著整個組合就有問題。

讓明王去,真的感覺不靠譜啊。

“朕也想讓個穩重的人去,所以讓吳王去了,結果呢?什麼都沒查到。或許是吳王無能,或許這江南的水比朕想的還深,他們這些士族都變得鐵板一塊,和他們講規則,一般人怕是沒這個能力。那就只能讓明王去了,他不講規則。如果真捅出了什麼天大的簍子,大不了召回京城,他還是個孩子,連親都還沒成呢,進太平學府思過去。”齊帝笑道。

“臣知曉。”荀方恭敬道,心知齊帝是對江南不滿了,有心要讓張景壽這個不講規矩的人去掀桌子,等混亂了之後,再派人去收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