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少年仗劍(1 / 2)

小說:我真沒想當 小說 作者:北三行

幾天過去,疑似鬼神轟趴過的秦府已經被完全應天府衙封鎖。

秦墨三人被接進了王家,二青則是和父母一同回了家。一想到以後兒子要經常進出應天府尹大人府上,鄭屠腦子便嗡嗡的。

至於沈三,在裝模做樣的完成了口供、物證、指正等一系列扯犢子證據鏈之後,安然無恙的回到了王家繼續做護院。

證據確鑿,一夜之間,東城十六位名醫被抓走下了獄。都是一把年紀了,五六十的歲數,哪裡經得起整夜的拷問。

應天府衙的效率出奇的高,連夜拷問,連夜審案。當中一些人還妄想著拖到家人尋人來救,卻不料被各種殺頭的大罪一股腦的扣在頭上,人頓時就傻了。

人證物證俱在,火定罪並留中,就等待著有人上門指認以往罪行,到時候數罪併罰便是絕無翻盤的可能了。

抄家的抄家,殺頭的殺頭,流放的流放。

天色破曉之後,東城十六醫案轟動整個南京城,只給貴人看病的名醫們一夜之間淪為了階下囚,戴罪之身。

各種離譜的傳言頓起,有說醫壞了京城來的貴人,也有說是這群色胚老貨給哪家小姐診治時行了苟且之事。

什麼女婢沉井,養瘦馬,好清秀書童,越是離譜越是傳的有鼻子有眼。

真相被淹沒在謠言的洪流之中,沒有人在乎事實,更沒有人會給十六個幾乎定了死罪的人澄清。

從他們要秦墨命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

王繼是個閒不住的人,在南京城待了這麼久,對於爛透了的漕運不可能沒有想法。秦墨不過是順手推舟,給王繼送去了一陣及時雨。

秦墨早就算計好了,從逼著顧府給錢的那一刻就算好了。

他知道那幫十六醫不會放過這個絕佳的機會,特意找人放出兩萬銀子診金三萬銀子家底的口風。

本來以為那群庸醫只敢買一些城裡的青皮,卻沒想到這群蠢貨出城買匪,買得還是龍江關的匪。

這倒是讓秦墨省了不少功夫,半虛半實的直接辦了個鐵證如山。

案之後,年近七十歲的老大人王繼宛如煥了第二春,抓著龍江關的漕運兇惡勢力徹底的了一次火。

堂前精神抖擻地罵了整整半天,讓人完全看不出來前兩個月,王繼還是躺在病床上一副馬上要撒手人寰的模樣。

案後兩天,王繼一邊命府丞周知正主持審案,一邊聚集了應天府的所有空閒力量,將漕運爛賬徹底的翻了個底朝天,查出了一堆豪紳權貴的陳芝麻爛穀子的破事。

南直隸作為漕糧的六省之一,本該是漕運最是肥厚之地。可到頭來,卻是衛所運軍每每在南直隸入不敷出。往往還要賣兒賣女替大老爺們補上虧空,便是落得個窮蘇松的說法。

前幾年便已有官員上諫,“自弘治四年稅法改革之後,銀有定數,而船日加多,入不敷之際,官軍每有借貸之患,賣兒賣女怨聲載道。”

說的就是南直隸那些漕糧的爛事,上邊給的預算有限,而經過層層剋扣後運送的費用卻越拉越大,這些最後都要算在運軍的身上。

豪紳接著漕運的名頭提前收租,往往令農戶措手不及,只能用高於稅糧的代價賣糧食交稅糧,豪紳弄來了糧食卻屯著兩頭賺。

等上交時以次充好,甚至以黴潮熱的糧食替代,官府更是經常幹以次充好的勾當,欺壓運軍。

礙於對權勢的畏懼,運軍只能打碎牙往肚子裡咽。為了活下去,偶爾也幹一些販賣私貨的活計。

船隊在大運河上航行,停靠時便販賣從其他地方運來的瓜果異貨,彼時岸邊千帆船隊同開,小販商隊,馬匹駱駝隊更是川流不息,車水馬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