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在青樓,飄到失聯(1 / 3)

小說:我真沒想當 小說 作者:北三行

張春明抹了一把眼淚,深情的看著秦墨,說道。

“有你這個師弟,師兄我上輩子多少也是個殺豬的!真是作孽了,老子做道士就是為了活的輕鬆一些。”

“現在倒好了,天天刀口舔血!*********省略八百字電報小作文”

馬車一騎絕塵,消失在了視線之中。

秦墨嘴角噙著笑,看著張春明乘坐是馬車疾馳而去。欽天監正畏言逃走,熒惑守心星象即將降世。各地的造反大軍將如煙般撅起,地方積壓的矛盾都將爆出來。

土地,土地!沒有土地,不能吃飯。

為了吃飯,北上!

那些不成氣候的造反軍很快就會被朝廷鎮壓,但同樣會給太監劉瑾壓力。世道一旦亂起來,秦墨倒是想看看小皇帝還能不能穩坐後宮。

河北道的劉六劉七兩兄弟此時還是一群打家劫舍的馬賊,秦墨也知道,那群在京城路上劫掠姜家商隊的就是劉六劉七的隊伍。

普通的馬賊並不會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或許是得到了某些力量的幫助。秦墨思量著,看看熒惑守心能不能把這群禍害人的東西給引出來。

造反軍每個朝代都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實在太具有扇動力了。

但在正德年間,造反程度之深,影響之廣泛,危害之巨大。可以說,放在明朝各個時期都是前所未見的,也是極其荒誕的。

劉六劉七起義席捲了半個大明朝,開局一條狗,裝備全靠撿。先是打下河北道,再入山東,輾轉各道。

而在大明外的漠北,陰山之外,韃靼的軍隊厲兵秣馬。秦墨帶著王氏三百子弟在漠北的老巢裡攪了來回,怎能讓他們不恨。

達延汗失去了黃金血脈,他的兒子,未來的濟農死了。死在了秦墨的手裡,這是血仇,必定要以血來償還。

而大明朝在韃靼退兵之後有吸取教訓加固城牆,花錢備戰嗎?

並沒有,就連大同的兵馬也是秦墨想辦法。花了五年的時間,用了不知道多少手段,甚至利用了劉瑾才得以肅清大同軍中風氣。

但這也僅僅是大同的兵馬,其餘八個藩鎮仍就是該吃空餉吃空餉,該養老養老。全然不顧家國安全,武將一心想著給劉瑾送禮。

就算是現在秦墨節制大同,但實際上,他沒辦法直接掌控軍權。所以秦墨不得不換個手段,在軍中提拔了眾多王氏子弟與麻氏、李氏的部曲。

可即便如此,秦墨還是無法大規模的生產火器。他需要培養一個信仰,讓部下死心塌地追隨的信仰,才放心將火器交給他們。

亂世將傾,獨木難支的道理,秦墨還是懂的。只顧一方安隅,而不去看天下的局勢,最終只能被吞噬殆盡。

在大同,秦墨已經有了盤踞的基礎。對外,謝遷承了他的人情,京中他也有人馬。在太原,山西,南直隸,都有他的生意。

那枚印章暫且不知有和作用,但起碼知道和那些世家有關係。張春明知道的不多,與之唯一的瓜葛就是救起了張小棉。

秦墨也沒有在這件事上糾結,他暫時不太需要和這些世家大族扯上關係。領兵擴勢,最重要的是忠誠而不是數量。

熒惑守心,想要讓小皇帝感到寢食難安,就必須要有一個有足夠分量的人告訴小皇帝。可現在朝廷上下都是劉瑾的人,就算有不怕死的能力也不行。

別說在皇帝面前進諫了,就算是能見到皇帝也算是頂天的牛人了。狠人倒是也有,三邊總督楊一清算一個。

是繼王越秦肱之後又一位能打仗治人的文臣,最後劉瑾也是死在了他的手裡,時人號稱出將入相,文德武功,有姚崇之名。

但此時楊一清還在屯田修防禦工事,沒有心思回京。

如此一來,局勢就有些尷尬。

好在秦墨也沒考慮過找士大夫,他將目光放在了敵人的陣營之中。從劉瑾的手下挑選了一個合適的物件,焦芳。

在正德皇帝稱帝的時候,文武百官上諫要殺掉八虎。正當一切順利的時候,文官的隊伍中出了一個叛徒。

叛徒將文官們所有的計劃都洩露了出去,文官一方直接明牌。這還怎麼玩,最終也是輸的連底褲都不剩了。

文官大勢已去,內閣下野,六部去空,劉瑾坐大稱霸朝堂。

這個叛徒,就是時任吏部尚書的焦芳,現任閣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