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一清:我要入閣!(1 / 2)

小說:我真沒想當 小說 作者:北三行

正德二年六月中旬,一切準備完畢的大同備戰一個月,眼看著京城那邊沒動靜,已經開始準備大軍開拔了。

大同一共六萬軍力,在大明所有的邊軍中算得上是戰力天花板的存在,分出兩萬部隊往太原府的方向行軍。

在古代,不是隻要有兵權就能造反。

一般來說,天子對於掌管兵權的人都不太放心,最高統帥兩年一換甚至一年一換都是常有的事情。

除此之外,皇帝還會弄一些文官制衡武將,也就是總兵與巡撫的關係。不僅如此,若是再倒黴一點總兵可能還得對鎮守太監低頭哈腰。

明朝武將低微,隨便一個言官就能對一個正二品的武官噴垃圾話,指著鼻子罵他造反。

如果只是大明言官地位特殊,那同樣是武官,五品的兵備道掌管馬匹糧草,照樣能指著一個二品的副總兵罵娘。

如此情況下,造反的都是一些藩王和百姓,卻也沒聽哪個將軍和總兵帶著人馬就反了。

原因也很簡單,號召力不夠。

就像是楊一清這一次,他雖是文官,但是能調動的人實在太多了。只要他想平叛,那就靠著人脈資源運作即可。

百姓怕兵流子,但可不會聽將領的話直接跟著就反了。一個讀書人的扇動力恐怕都比將領更強,這也是為什麼明朝有八股文。

明朝文人初期性格彪悍,在朱元章統治時期,大大小小的叛亂無數,皇帝更是忌憚讀書人。

更重要的一點是武將很多權利都是被架開的,造反需要糧草,需要大量的錢,每一分鐘都在燒錢。

如果是用武將的私房錢去燒的話,肯定是頂不住的。因此造反至少要取得一個封地的稅賦,也是眾籌打仗。

可這些動作怎麼逃得開嚴密的監管呢?大明的武將出了名的謹小慎微,動不動腦袋就掉了。

大有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架勢,這邊還剛準備造反,朝廷的快刀就已經殺到了。

在權利架構上,各路邊軍都要聽命與五軍都督府,但是指揮權又在兵部的手裡,但兵部又無法直接指揮軍隊。

簡單來說,就是權利分割。兵部享有的是將領的人事任命,還有大戰略的指揮權。五軍都督府享有直接指揮權,但是僅僅是所有軍隊的核心機關而已。

而武將的地位低下同時,還要面臨文官的欺壓又要面對武將的派系爭鬥,一眾武官互相鉗制,十分有趣。

而秦墨也算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之所以能在大明九邊中獨樹一幟,甚至無視其他邊軍公然造反,也是有著他自己的優勢所在。

這第一點就是權利,秦墨身為大同巡撫,出任過府丞治過學,也帶兵上陣殺過韃靼。最後更是兵權,政權一手抓,逼逼叨叨的鎮守太監與文官全被他砍了。

權利的絕對集中,則是意味著秦墨能夠享有一城的賦稅,也能任命賢才。如此一來,忠於他的勢力隨著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另一點就是有錢,從大同賣出去的各種新奇的東西都是實驗室產物,什麼肥皂驅蚊水都是從王氏一族手裡流到各個商隊的庫房裡。

也正是抓住了王氏的經濟命脈,二孃才得以如此迅的完全掌控雲中王氏。並幫助秦墨直接滲透了大同軍隊,完成了軍隊的改革變制。

如今的大同軍無論是府軍還是其他地方的軍隊,對於那個改善了條件還按時放銀兩的雲中侯保持了絕對的忠誠。

說到底,邊城計程車兵哪裡見過天子。士兵確實需要忠誠於天子,這是自古就有的鐵律,但是他們不在乎誰是天子。

雲中侯餉,執掌雲中,那他一造反士兵自然要跟上。這特麼就是升職加薪的機會,不跟更不成,一家老小都在大同享福,沒有道理不跟。

正是如此,浩浩蕩蕩兩萬大軍就這樣開拔出城。其餘兩萬常駐大同各地,剩下兩萬繼續備戰韃靼。

雖然明朝動不動出兵十幾萬,但其實戰鬥力拉胯的一比,將領也是掛著一個頭銜而已。指揮親兵還行,指揮大幾千人上萬人仍舊是胳膊彆著大腿。

換而言之,拋開秦墨手底下開出去的兩萬人馬的武器情況不說。單論一下能拉出機動性如此剛的萬人部隊,而且如臂揮使就是一件值得讓人吃驚的事情。

朝廷怎麼也想不到大同府兩萬人就敢出兵奪取太原府,往南再取平陽府,秦墨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資源。

要想南下,山西太原府城非打不可。

“這太原城不拿下,根本無法放心的攻打潼關。”王陽明指著輿圖說道,營帳內站著一些王氏與麻氏的將領。

“王大人,我們現在又不打潼關,不是直取平陽嗎?”一個王氏的將領出言問道。

王陽明還沒說話,沉三開口了。

“侯爺說了,現在不打,以後肯定也是要打的。光是繞路是繞不開太原城的,它就坐在那裡,不打就等著側翼被捅刀子。”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app,huanyuanapp. 安裝最新版。】

“沉將軍說的沒錯,此行雖是為了平陽府,但實際上還是為了取太原。”王陽明說道。

“哪怕多花一些時間,只要能取下太原府城,晚些入平陽也是值得的。”

王陽明說的倒是沒錯,取一個城池的正面影響是很大的。明朝仍舊是農耕經濟體,佔領一個城池帶來的收益短時間內肯定不算高。

但攻城之後若是大肆搶劫,其實並不能獲取大量的財富。累積財富遠遠沒有生產工具來得之前,城池最珍貴還是人口與土地。

而且佔領太原所帶來的影響力很深遠,先在秦墨約束部下的前提,雖然不能劫掠珠寶,但是可以取得太原城守兵的輜重與糧草。

其次一些軍械與守城裝備也是現成的,而後有順帶佔領之後能夠圍點打援,擾亂太原周圍的重兵部署的一些城池。

朝廷絕對不會眼看著太原城就這樣丟了,但也不至於從京城調兵,一般都是調動周圍城池的援兵。

這一動一守,很容易就能摸清楚周圍的情況,只要大同軍隊足夠能打,完全能接著機會吃下太原城一片地方。

而拿下太原城的好處也不止是地方影響力,更是一個能將雲中侯理念推向天下的機會。

例如秦墨此前一天拿下高陽城,就令楊一清大感震驚。

若非閣老楊廷和勸阻,當時楊一清真要找秦墨幹上一架,趁著禍患還未長大趕緊掐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