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農民起義5(1 / 2)

[雖然發生在鳳翔宴會上的故事很感人,但大唐傾頹至此,不是靠著感人就能盤活的。

雖然鄭畋的鳳翔軍誓死不降,可當時長安周邊的其他藩鎮都接受了招降--事情都到了這一步,誰坐上皇位他們也無所謂了,反正只要自己手裡有兵有錢就好。

而逃到蜀中的唐廷政府,在收到鄭畋的血書後,也終於意識到了局面敗壞成什麼樣子了。他們痛定思痛,下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放給藩鎮人事權。

自唐玄宗後期,中央財政就壓力頗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選擇將賦稅分段截流、運輸,靠著永濟渠和通濟渠,既能減少運輸成本,又能分攤財政壓力。即--直接把部分賦稅留給地方。

其實這個做法在我們現代看來不算錯,因為從明清到現在我們都是這樣搞得。但唐朝是有邊鎮節度使的。

既有兵權又有財權,邊鎮就成了事實上的藩鎮。

尤其安史之亂後,皇權式微,藩鎮肆無忌憚的截扣賦稅,強幹弱枝變成了強枝弱幹,中央朝廷得在藩鎮嘴裡討吃的。

要不是後來中央建立了看似強大的神策軍威懾地方,我估計安史之亂後唐朝苟不到一百多年。]

“安史之亂,又是安史之亂!”李世民氣的牙根兒癢癢,到底是哪個好大兒的後代做出這種事情!

大明宮,李隆基剛打了一個酒嗝,覺得心裡不太舒服。

楊貴妃關切的問:“陛下,怎麼了,可是身體不適?”

李隆基有些茫然的說:“愛妃,朕總覺得有人在罵朕。”

楊貴妃嫣然一笑:“陛下多慮了,陛下如此英明神武,怎麼會有人罵您呢?這安史之亂又不是您弄出來的。”

沒錯,李隆基又喝了一口酒壓壓驚,後世史書一定會誇讚他是一位明君。

[而現在,不知道是不是被大齊政權給刺激到了,蜀中唐廷直接使出了一記“兩敗俱傷”,唐僖宗拜鄭畋為宰相,讓他兼任京城四面諸君行營都統,還昭告天下藩鎮,許他們自行任命官員,便宜行事,討伐巢賊。]

秦始皇終於平靜了下來,坐回了殿上主位,搖搖頭:“真是糊塗,如此一來,那藩鎮儼然一方諸侯,天下豈不重現春秋故事?”

扶蘇在一旁道:“如此危機時刻,就算是虎狼之藥也得試試,當週天子總比變成亡國之君好吧?”

“東周時的周天子尚有周禮制約諸侯,即便如此,春秋時冒犯周天子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你覺得這小唐帝能堅持到幾時?”

“剛剛不是說了那大唐的太宗皇帝嘛,也是蔭澤深厚的。”

唐太宗,現在已經是秦始皇心裡的頭號競爭對手了,聽到名字心裡就酸的不行的那種。

他冷哼一聲,不再理自己那好大兒。

[兵權、財權,現在又多了任命權,各軍鎮就真的成了國中之國了。恰巧大齊新立,黃巢要兌現他的政治諾言--均平。

其實均田制每個朝代初立都要做,但黃巢你平定天下了麼?沒有啊!你連個後方根據地都沒有,只是佔了兩京而已,根本沒有足夠的資本的號令天下。

果然,京畿周圍的均平都還沒開始,藩鎮就聽到了風聲,再加上唐廷的條件實在誘人,他們又立馬撕了降書,當起了大唐的忠臣。]

尉遲恭看著這些人反覆無常,十分生氣,大罵道:“這些兵頭,著實可恨!”

李世民本來也很生氣,可聽他這麼說,哈哈一笑,打趣道:“敬德,你可是把自己也罵進去了。”

尉遲恭突然一愣,他自己也是個將軍誒,老臉一紅,甕聲甕氣的說:“陛下,臣怎麼能和那些人一樣,臣對大唐忠心耿耿,哼!”

[鄭畋趁機聯合了長安周邊藩鎮包圍了京城,來勢洶洶。黃巢這邊的很多兵力都分出去平叛了,再加上被他搜查、屠殺的殘留勳貴、富戶懷恨在心,充當內應。於是他暫時退出京城,到了郊區灞上,等待時機。

寶貝們,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匪過如梳,兵過如篦”,藩鎮兵進了京城根本沒有軍紀這一說,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反正又不是他們的地盤,搶一把就走了,他們才不會憐惜百姓呢!

黃巢等的就是他們搶錢搶糧搶娘們的時刻,立刻殺了個回馬槍,又重新奪回了長安。可這次他們的心態不同了,第一來這裡,是想把這裡當老家,經過這個波折後,他們看長安百姓怎麼看怎麼像叛徒。

於是他們進來後又搞了一波大清洗:你愛大唐,你幫助官兵,你看大唐愛你不?

當然了,黃巢這麼搞也盡失民心。

最後待了兩年多混不下去,徹底離開長安,走之前還給大明宮放了一把火。

黃巢在長安折騰的這三年,真可謂是“內庫燒成錦繡會,天街踏盡公卿骨”。]

此時的長安城裡,勳貴人家也在觀看天幕。

天幕裡,長安城彷彿成了人間煉獄一般,到處都是戰爭的煙火,將天空也燻成了灰濛濛的一片。

一對對凶神惡煞的甲士在街上搜查,原本繁華的街坊空無一人,那雕樑畫棟、精緻秀美的豪宅園林,此時也濺的到處都是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