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區後續(1 / 2)

不久,李世民這邊居然收到了其他人的回覆。

[七仔說人話:呦,ID叫李世民,還這麼關心安史之亂,看來入戲挺深啊。不過安史之亂算軍閥邊軍造反吧,肯定不在農民起義這個系列裡,你去別的up主那裡找找吧。]

[草莓超甜的:我還是不懂安史之亂和門閥有什麼關係,那安祿山不是個胡人麼?不過不管怎麼說,都怪李隆基那個扒灰的小垃圾就是了。]

李隆基,就是天幕說的那個唐玄宗是吧,也不知道是他哪代子孫。他知道因為自己叫李世民,所以民間經常用“玄”來代替“世”按說能被叫世宗,說明皇帝乾的也不錯。

可在位期間怎麼就能讓邊軍造反了呢?還被後人叫垃圾,可見風評不好。

“這扒灰是何意?”他詢問道。

此時這詞尚為流傳開來,只民間偶有傳言以做取笑之意,現在坐在殿中的大多數出身有些根基,哪裡聽說過?

只一個劉弘基,早年落拓不羈,結交了一些遊俠,在江湖裡廝混,聽過好些不正經的話,現在憋的臉通紅,也不知道說這個合不合適。

“陛下,臣……臣約摸聽說過,就是…怕不合適…”

尉遲恭好奇:“這裡也沒有外人,老劉你有什麼可避諱的?怎麼吞吞吐吐的,陛下定不會怪罪。”

李世民也朝他點點頭。

他嚅囁道:“就是說,家翁和媳婦……”

李世民:可以了,不要說了。

他臉色黑的像鍋底,竟沒想到會是這樣敗壞綱常之舉。

二鳳還在生氣,系統又響起了提示音,顯示收到新的回覆。

[冰箱沒我會製冷:樓上是從教科書裡學的歷史吧,沒河北門閥支援安祿山敢造反?這恩怨早在李淵殺竇建德時就埋下根兒了,修不好的。]

李世民:……

他趕緊關了訊息,坐回上位。

雖說這天幕只顯示在長安上空,但評論所言到底涉及到了他的父皇,不好顯示於人前,讓天下詬病。

河北……河北

這可是一筆幾百年的亂賬了。

從東漢末年門閥起家開始,那河北士族就和他們關隴門閥不對付,一直到隋末群雄並起,能爭天下的也就南方的王世充、河北的竇建德和他父皇。

背後各自的擁躉正是關隴貴族與河北士族。

他老爹當時想斬草除根所以殺了竇建德,可反而更激起河北士人的反感,起了許多風波。

他繼位後自然是想了辦法去彌補,修復與河北士族的關係。看來做的還不夠啊!

以至於後世竟出了這麼大的亂子!

最好的方法無外乎減稅與增加出仕的名額,可他剛決意要進行科舉,這會不會與國家有礙?

李世民一時深思起來。

天寶年間,大明宮。

李隆基點了圖示,開始看評論。

他不信那個搞出了亂子的唐玄宗會是他,他才沒那麼昏聵,哼。

[金金金元寶:大唐的國運就是從李隆基開始一瀉千里的,他早死二十年就好了。]

放肆!

李隆基拿酒杯的手都在抖,這後世之人如何敢如此羞辱他!

而且百姓愚昧,只把天幕上所有出現的話都當做是仙人說的。現下被他們看見了,豈不是要以為這是天神對他不滿,想讓他早點死?!

他突然心好慌。

顫抖著手趕緊滑過,同時心裡想著該怎麼讓言官遮掩這一段。

可惜晚了。

長安城裡識字的人不少,已經有不少學子看到了這一幕在竊竊私語了。

“如今天下太平,海清河晏,天幕的文字怎能如此刻薄呢?”

“這天幕可是說的言之鑿鑿,定是將來發生了不得的大事!”

“那咱還去朝廷效力麼?”

“嗐,你剛剛沒聽麼?那黃巢就是因為出身商戶無人舉薦所以考不上科舉的,你我又能好到哪裡去,必是名落孫山!”

先前那個勳貴和親友沒商量出個所以然來,只能悻悻回家。他心情煩躁,催的車伕也狠狠抽了馬屁股兩鞭子,不意撞到了街邊拐角的一個賣菜老漢。

耳聽得老漢在那裡罵罵咧咧,他暗歎一聲晦氣。正打算扔一吊錢打發了,卻聽的議論聲漸漸大起來。

“呵,我看這些豪門大戶也沒什麼禮節教養。”

“天上的神仙不是說了麼?等黃巢來了,他們都得死,一個也別想逃過。”

“就是,一天天的用下巴看人,把咱惹急眼了,咱也搞一回農民起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