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明末農民起義1(1 / 2)

沈偃月忙碌了一晚上,終於鬆了一口氣,把準備了兩個星期的的最新一期影片發出去。

被投放的各個時空,雲朵久違的開始聚集起來。

一晃竟然過了十年了。

咸陽宮裡,秦始皇的心情很不錯。這些年,他不再服用丹藥,而是延請各地的神醫來給自己定期診脈,壽數竟然活過了天幕當初斷言的時間,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了。

雖然科舉還沒法舉行--紙張實在不太好造,現在只能做一些灰黃的草紙,沒有做出來當初他看到的那種潔白又柔軟的紙張,但他選拔各級官吏,又廣置學宮培訓吏員,效果還不錯。

再後來,他聽從蕭何的建議,把自己那些其他的兒子封在邊疆各地養著,雖然沒有什麼實權,但好歹有個名聲在那裡震著。

這些年下來竟然在慢慢的平穩過渡。

今天他開啟開始修建直道,等修好了,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力應該會更好一些,到時候再進行抽查與調整。

他對自己的狀態很滿意,還有許多事情想做--比如清剿漠南地區,比如西邊那一大片區域他都很感興趣,比如阿房宮這麼多年還是隻有一個地基……

不過他也記著天幕的教誨,努力讓自己調整心態,愛惜民力,要戒驕戒躁。

內侍來報異象的時候,他精神一震。

走,看看後世還有什麼熱鬧!

***

貞觀十七年,對於李世民來說是悲痛的一年。

先是讓他又愛又恨,卻可以安心依仗的魏徵魏侍中去世。接著,他的兩個兒子齊王和太子竟然接連謀反!

齊王那個傻子廢物且不說,太子真的讓他很心痛。雖然只是在謀反未遂的階段,但他不明白他好好一個大兒子,怎麼會變成這樣。

是因為他的觀音婢去世的太早,讓承乾缺失了母愛麼?還是因為腿疾後自己這個做父親的關心不夠?

然而都是一母同胞,為了儲位,他最喜歡的嫡次子青雀竟然能說出殺子立弟這種狗屁話,實在讓他失望透頂。最後,他只能選了貼心的小兒子稚奴來當太子。

凌煙閣立了起來,可裡面許多陪伴他的、陪他打江山的老臣都不在了,他只能站在畫像前緬懷。

世事多艱難。

不論如何,他還是大唐的皇帝,還是萬千臣民的依靠,他更要為後世子孫計!

他在黃河上游種了許多樹,即使有一天大唐沒了,也希望黃河兩岸的百姓少受一點苦吧。

天幕不期而至,李世民趕緊宣了大臣一起看。現在能跟他說兩句話玩笑話的人已經寥寥了……

這次會講什麼呢?會提及到安史之亂麼?這始終是他的心病。

***

洪武三年,應天紫禁城。

朱元璋在一張紙上寫寫畫畫。

十年前,就在這應天城,天幕斷言了他真龍天子的身份。雖然陳友諒、察罕帖木兒等人得

知訊息後,確實聯合起來要圍剿他,但來投奔他的仁人志士更多。

時間線變動了,他卻更快的取得了天下。

今年,剛剛完成了第二次北伐和西征,他的大明已經佔據了全部漢地。

現在正是他要和朝臣商議,做一些基本國策的好時機,便回想起當初收到的那封私信回覆,提醒自己不要犯什麼錯誤。

第一條便是抨擊殉葬制度。

嗯……他現在還健壯的很,不需要考慮這個。不過大元是有一些殉葬的成例的,難道他死的時候也繼承了?

這個好辦,現在人口凋敝,連寡婦他都想鼓勵再嫁,怎麼會捨得青年婦女殉葬呢?直接下一道旨意廢除了就是。

第二條是設立了十大不徵之國……朝鮮、日本、安南……

是了,天幕中那個後生女娃似乎不是很認可這種統而不治的朝貢體系,她似乎非常推崇實控。也不知後世出了什麼大變故,才讓這女娃如此忌憚這些彈丸小國,他們還能翻天了不成?

說實話,這些地方征伐下來似乎價值也不大,師出無名朝臣的反對會很激烈,他也不能窮兵黷武,現在對他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徹底擊碎北元,他才能安心睡個好覺。

既如此,他就不再列什麼不徵之國,後世哪個兒孫若有志氣,便去把他們拿下吧,也不枉這私信指點一番,免得後世受苦。

寶鈔、衛所、戶籍……他一條條的憑著記憶寫下來,然後在心裡慢慢分析……

正在沉思時,內監來稟告異象,他霍然而起,心道:終於來了!

十年了,他以為以後不會再有了呢。

[各位小寶貝們,有沒有想我呀~你們宇宙無敵可愛的up主畫戟又來啦!遨遊歷史長河,暢談古今因果,我們今天來講農民起義系列的以後一集--明末農民起義。]

“咔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