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評論區+番外篇(1 / 2)

朱棣聽完了天幕的講解,悵然若失,也不知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見到神蹟降臨,天幕說了幾天後,不會失約吧?

正胡思亂想著,天幕就起了變化,出現了一行文字。

朱棣按照提示點了三連,果然出現了評論。

看樣子竟然都是後人的評述!朱棣很開心,既然天幕稱他為永樂大帝,那後人對他也應該是誇讚的吧。

像他這種篡位的,最在乎死後的名聲,怕乾的不好留下千古罵名。

想來唐太宗和他的心態應該差不多吧。

[起風了:影片裡竟然提到了我們Judy,好耶!我覺得他和徐皇后才是真正恩愛帝王夫妻的代表,成化再喜歡萬貴妃,也還是和別的女人一個接一個的生孩子。只是可惜,徐皇后永樂五年就去世了,哭哭。]

Judy竟然說的是他麼?怎麼還是洋文?

朱棣有點懷疑人生,等等……

他的皇后永樂五年就走了?那不是沒剩幾年了?

“宣太醫,立馬去!”

朱棣心裡不安,繼續往下翻評論,想看看皇后得了什麼病。

[魈魈不知道哦:樓上能不能別這麼戀愛腦,最煩捧一踩一。朱棣登基都四十了,有仨成年兒子還不夠?成化是因為萬貴妃的兒子夭折了才去找別的女人生孩子好吧,他一個封建帝王,是真的有皇位要繼承。像影片裡說的,總不能真的當漢成帝,成化又不是昏君。]

[起風了:哦,所以一生生了二十個?成化帝真勤勞哈,怎麼,他後期是把萬貴妃當精神導師,純柏拉圖麼?所以才只能天天去找年輕貌美的小姑娘滿足自己?]

朱棣:……

雖然這個“起風了”看上去像是他的擁躉,可……這麼說他的孫子也有點刻薄了。況且,後人這麼肆無忌憚的麼?公然議論前朝皇帝的隱私事?

關鍵是,有沒有個正經人給他說說徐皇后啊!

[嘟嘟大魔王:樓上怎麼越說越往下三路走了,再吵舉報了哈!不如討論一下是不是徐皇后基因有問題,怎麼從永樂之後明朝皇帝活的都不怎麼長?]

[魈魈不知道哦:不是徐皇后的問題,她其他兩個兒子沒問題,要怪就怪朱高熾基因不行,朱高熾的兒子、兩個孫子,都沒活到四十。再往後可能幾代基因改良,慢慢就正常了,早死的那幾個都有理由。比如吃春.藥的,兩個落水的……]

朱棣看到這裡,臉色陰沉的可怕。

果然證實了他的猜想,他的乖孫子朱瞻基不長壽,不然也不會讓朱祁鎮鱉孫兩次禍害我大明江山。

想到這裡,他一記眼刀飛向了身邊的大胖兒子:“你可看見了?”

朱高熾心裡也很惶恐,畢竟他也不想早死,還連累兒孫。

“兒子……一定聽醫囑。”

朱棣怒斥:“聽醫囑有什麼用!這些皇家太醫一個個怕出事,只會用富貴方子慢慢養著,好好的人吃那麼多補品

也得出事!從明天起,朕親自監督你。”

朱高熾只好愁眉苦臉的應了下來。

另一邊,朱元璋已經很熟練的進行操作了。

[休伯利安清潔工:其實,我覺得封建王朝就是逃不開土地兼併的魔咒,就像資本市場有周期性經濟危機一樣,只能緩解不可能根治,因為封建王朝本質就是以農耕文明為根基的,所以朱八八搞衛所制不算錯,跟唐朝的府兵差不多嘛,不懂大家為什麼把土地兼併導致衛所崩潰的鍋扣在八八身上。]

雖然有些聽不懂的詞被朱元璋忽略了,但他還是欣慰的點點頭,這個後生明事理啊,這衛所制就是個很好的制度!至於後面崩潰,還不是怪那些鱉孫,辜負了他的良苦用心。

[冰箱沒我會製冷:你確實不懂,聲討朱元璋不是因為屯田,而是因為世襲!衛所制可不光是唐朝的府兵制,它還結合了元朝的戶籍制。等於說你還沒出身,這一輩子要做什麼就定好了,等級森然沒一點自由,這就是他朱元璋不對的地方。

你自己是草莽出身,最後得了天下。結果當皇帝后,把所有人都定的死死的,憑什麼?我匠戶出身就一定要一輩子做個木匠鐵匠麼?憑什麼不能去讀書經商?王侯將相還寧有種乎呢,結果他朱元璋就搞這種制度大倒退。

明朝是在唐朝之後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兩宋這種辣雞不算),本應該是又一次定華夏基調的好機會,結果被他搞得封閉又壓抑,遠沒有盛唐那種開放包容的氣魄,一股小家子氣,還不讓人說?]

朱元璋第一次見這麼長的評論,結果全篇都是對他嚴厲的斥責,罪名一個比一個大,說的他好像是華夏罪人一般。

氣的他一口氣差點沒上來。

宋濂趕緊出來緩和氣氛:“陛下,想這評論之人都是後世之人,是以觀點繁雜,角度多樣,更有些宵小口出狂悖之語也不奇怪。陛下山河一統,乃雄主也,如何是一小輩能隨意評述的。”

朱元璋點點頭沒說話,依舊神色緊繃。

他的心在咆哮,在滴血。

朕能讓天下百姓都吃得飽飯已經很難了好麼?古往今來也沒有幾個帝王能做到!就因為出身草莽,所以才更知道百姓所求是什麼,不過就是吃飽穿暖而已!不嚴格約束他們,造成了動盪,會讓更多人吃不上飯甚至沒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