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明末下1(1 / 5)

崇禎陰沉著臉,結束了今日的廷議,起身朝文化殿外走去。

今天的陽光有些刺眼,他抬頭看了一眼天空,暗自嘆了一口氣。

他記得那天幕信誓旦旦的說幾天後會接著出現,這一晃都一個多月過去了,連秦良玉都回石柱老家去了,怎麼天上還是沒動靜呢?

該不會是仙子看他無藥可救,所以不來了吧?

正在惴惴不安間,身邊的內侍小聲喊了句:“陛下……”

崇禎一轉頭,就發現天上的雲朵正在匯聚,他眉頭一挑,起身回到了文華殿內。原本打算散了的內閣朝臣心中納悶,不知道陛下又要幹嘛。

朱由檢坐回自己的位置,抬手示意大家坐下,道:“正巧,朕與諸位卿家一起聆聽天音垂訓。”

大臣臉色微變。

上次的天幕他們自然也是看到了,而且看的心驚膽戰,透露出的隻言片語讓他們不敢深思,這次要是再說出些什麼來,怕陛下不是要當場拿人下獄。

[小寶貝們大家好呀,我是你們宇宙無敵可愛的美少女up主畫戟,我回來啦!不好意思鴿了幾天,我真的是在老闆的壓榨之下加班加點的梳理崇禎朝的事情了嗚嗚。

遨遊歷史長河,暢談古今因果,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影片吧。]

朱棣正帶著自己的大胖兒子朱高熾在巡視京營,語重心長的囑咐道:“君王之重,在器與名。而用什麼來保證器和名?那就是武力,就是軍隊!明白麼?”

朱高熾趕緊點點頭,他又不是傻子,軍隊當然是握在自己手裡才安心。可他現在才剛當上太子沒多久啊,這軍隊跟他有啥關係?

他避之不及好不好!

朱棣撇了他一眼,沒理會他的小心思,接著說道:“京營,不僅是為了拱衛京師,更是要保證是天下最精銳的軍隊!強幹弱枝,才不會釀成唐末的藩鎮之禍。那天幕的垂訓你也聽了,朕這點家底都被你那好孫子給糟蹋沒了,朕絕不允許再出現這種情況!”

朱高熾點頭如小雞啄米一般:“兒子一定會慎重給瞻基選妃,決不會讓孫氏女入宮,從源頭解決問題。”

朱棣頓了一頓,搖頭道:“沒有孫氏還有李氏王氏,不叫朱祁鎮也可能會叫別的,你這個源頭找的不對。朕決定,凡我大明皇帝,需每日視察京營,旦夕不可懈怠。此為定例,不可違背!”

皇帝天天盯著京營,總不會對軍事一竅不通,隨隨便便就葬送二十萬大軍吧?

朱高熾心裡嘆了一口氣,他是真不愛騎馬跑來跑去啊!可不得不答應。

正在這時天上出現異動,朱高熾看到了熟悉的景象,知道天幕來了,想起之前陪父皇觀看的場景,他的心情又沉重了三分。

隨時捱罵還不如騎馬視察軍營呢。

[之前我們講了許多明朝的積弊,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愈演愈烈,到了天啟年間,這些因素漸漸集中匯總,開始爆發。

那麼

到了崇禎繼位的時候,天下是個什麼樣子呢?]()

崇禎嘴裡發苦,什麼樣子?烽煙四起,民不聊生唄。

⑥本作者八扇屏風提醒您最全的《盤點奪權篡位指南[歷史直播]》盡在[],域名[(()

[我只能說,慘,很慘,非常慘。

大家都知道,明朝是小冰河期,全球都氣溫驟降。舉個例子,唐朝時,長安能種柑橘,可到了明朝,海南島會下大雪。

而崇禎繼位後,天災愈演愈烈,每年都要鬧一通,到他煤山上吊之後才緩和一些。]

大殿裡死一般的沉寂,沒人敢說話,甚至群臣動都不敢動一下。

他們現在就是恨不得自己立馬變成聾子瞎子,好逃離這些是非。

皇帝都去煤山上吊,那意味著國祚不久了!

崇禎反覆被定住了一般,雖然上次他已經知道自己要變成亡國之君了,可再一次知道才是收到了非常大的衝擊。

難道天命不在我大明的麼?

煤山,就是後面那座西山吧。

西山本是成祖朱棣的陵寢,後來發現了煤礦,京城那些目無君父的勳戚便膽敢在成祖頭上動土,開私窯牟利。

朝廷嚴令禁止也沒什麼用,後來那位素來無狀的明英宗朱祁鎮甚至透過太監,和勳戚一起撈銀子。

自然漸漸的西山就成了煤山。

崇禎猛然發現自己憋了太久沒呼吸了,他暗暗嘆了一口氣,嘴裡的苦味更甚。

能死在成祖的陵寢之下,而不是做徽欽二宗,也算是不墮祖宗威名吧。

[天啟七年,就是天啟皇帝落水,無子而亡、他弟弟崇禎繼位還沒改元那一年,福建閩南地區發生嚴重的旱災,而且因朝廷處置不及時,災情波及到了長江以南的整個東南地區。]

朱元璋感覺不對勁。

他怎麼記得,天幕以前說過,明武宗--就是給自己封大將軍那個鱉孫,就是落水,然後無子而亡啊?

怎麼這個天啟也是差不多的路數?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厲色,這群目無君父的混賬,真敢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