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 漢武帝8(1 / 3)

衛青其實挺會做人的,他派人送去了好酒好肉,想要問問李廣迷路的具體情況,畢竟他作為這一路軍的主帥,戰後要事無鉅細的給漢武帝寫戰報的。

但是李廣呢?一句解釋沒有,什麼話都不說。

可衛青這邊還在等著寫戰報啊!你三朝老將惹不起,問問手下人總行吧?

於是衛青派了他的長史招李廣手下的幕府人員去受審對質,就是想要一個合理的解釋給皇帝。

可這時候李廣出來做英雄了。他說是他自己領軍不力迷路的,跟手下的校尉們無關,要親自去衛青那裡受審。

眾人還沒從剛剛大漢強盛的激動中平復心情,天幕已經不急不緩的開始講起了李廣的戰後事。

李廣更加坐立不安起來。

結果到了之後,他也不受審也不去見衛青,而是跟他自己的部下說:“我從少年起與匈奴作戰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隨大將軍出征同單于軍隊交戰,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走迂迴繞遠的路,偏偏迷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汙辱。”

然後,拔劍自刎。

他的部下都為之痛哭,就連百姓聽了都感動的落淚。再經過太史公筆下的述說,加上千百年來文人的渲染,李廣簡直成了生不逢時悲情英雄的代名詞。

甚至還有人陰謀論的覺得,衛青就是故意逼殺李廣的。

衛青:晦氣。

衛青麻了。

可說實話,這些說不上是委屈還是詰難的遭遇,這些年他遇到過不知多少回。隨著他地位的穩固,可能表面上再難見到,但一些不經意的眼神或話語,仍然表明了他們的偏見。

衛青現在已經神功大成,對這些都視而不見了。

但霍去病忍不了!

他霍然起身,就站在原地,在大殿恍恍惚惚的燭火影映下,問李廣:“李將軍,我舅舅何時逼迫與你?”

李廣的眉毛也立起來了。聽了自己接下來這些遭遇,誰還能有好心情?況且霍去病現在還用未發生之事來詰問他,要他怎麼回答?!

於是他也語氣冷硬:“大司馬大將軍恭謹謙和,自然不會為難下屬。”

話雖如此,可語氣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大殿的氣氛冷下來,劉徹也不太高興了。

這裡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衛青的戰功是實打實的,連太史公都一筆一筆記得清清楚楚,而且他為人謙和謹慎,遠不像另一位“勒石燕然”的竇憲那樣跋扈,那為什麼千百年來還是有許多文人瞧不起他呢?

up認為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出身。

衛青不僅出身卑賤,還是以外戚的身份得到倖進,簡直雙重debuff疊滿,這導致不管是在當時還是後世,都有許多膚淺的人因為這些原因看輕他和霍去病。

劉徹冷哼一聲。

英雄不問出處!

再說衛青霍去病都

是皇后的親戚,他的皇后,難道不應該是天下至尊至貴之人麼?

什麼出身卑賤,簡直一派胡言!

衛子夫和衛青是同母異父,而且他們共同的母親衛媼的身份,在史料的記載是有衝突的。

《史記》裡說她是平陽侯的妾侍,後來的《漢書》又糾正說只是婢女。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衝突麼?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衛媼大概就是歷史上,貴族生活中最常見的所謂“美人”。

先秦時代,不管是公卿還是士大夫,府上都會豢養許多美人,這些美人的作用就是在宴會上唱歌跳舞,宴會後服侍賓客,甚至當個物件直接送人——秦始皇的母親、呂不韋送給秦異人的趙姬,就屬於這類。還有,之前講過的劉長的母親,不就是趙王張敖府上的美人,送去服侍劉邦嘛。

衛媼大機率就是這樣曖昧不清的身份。

如果說衛媼因為記載還有些模糊的話,那麼她的女兒衛子夫就確確實實是這樣的“美人”無誤。當時平陽公主一心給劉徹推薦的是十幾個良家子,卻不想劉徹一眼看上了宴會中的歌女,就在換衣服的地方臨幸了她——說難聽點,沒有看出絲毫的尊重之情。

……

雖然但是,劉徹不明白,難道天底下還有女人不願意服侍他?

up倒不是想抨擊誰,畢竟封建社會就是階級分明,他們不可能跳脫出時代的敘事。

提到這一點,只是想再一次強調一點:衛子夫一家子的出身,就算是在後世平民地位普遍抬升的社會道德觀裡,也是個“野種”,在當時的社會里,真的不能算是個“人”。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衛青就算有赫赫戰功,也始終受那些豪門子弟的鄙視。

他做什麼都是錯的。

劉徹心中警醒,他想到了一個更深層的原因。

這些年,那些開國功臣集團和他們的後代已經漸漸落沒,已經提拔了大量寒門甚至是低微身份的人,給了他們建立功勳的機會。

那些老貴族看不慣也是正常的。而他提拔的那些新的權貴,代表人物自然就是他兄弟衛青。

呵,看來還是對那些人太好了。

他待人寬厚不苛刻,太史公就說他和柔自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