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貴人長得極像。(2 / 2)

每年考試前,長安顯要的門戶都要被踏破了。有實力的寒士只要能得到高位者的支援,轉頭出門去,那就是聲名滿長安的好處。

在不糊名的貢舉試場上,這點名氣便已經搶佔了先機。

武氏被他們的談話吸引,也忍不住插了句嘴:“你伯父說的沒錯,今年換禮部侍郎知貢舉一人掌事,就更得求得這份虛名了。”

她似有若無瞧了七娘一眼,提議道:“王屋山靈都觀那位貴人不是受召回長安了麼?陛下對她百般寵愛,若能得這份緣,也是沾了道祖的光了。”

裴光庭一眼瞧出武氏的心思,默不吭聲任由她挖坑試探。

李白聽的雲裡霧裡,還不清楚指的是哪一位,裴稹附耳低聲:“是玉真公主。陛下約莫是掛念幼妹,尋了個祈福的仙名提前召回,要在京師過了年才會走。玉真、金仙二位公主在陛下心中分量不同,或許可以一試。”

說完,似乎怕李白拒絕,連忙又道:“賀侍郎這回處在風口浪尖上,吏部考功司時刻盯著他的錯漏,我們還是先與他拉開距離的好。這事兒你就別操心了,我有些門路,先幫你遞個話上去。”

李白:“……”

行吧,為了賀知章,勉強忍了。

*

玉真回長安,都是住在安興坊的公主府內。

她一向不喜歡這地方,因為隔壁永興坊裡住著一群吵鬧的侄子。

自開元十三年,陛下東封泰山之後,諸王公主的出閣制便取消了。

許是帝王疑心病犯了,把除太子李瑛外的皇子一股腦從太極宮挪到了永興坊,一人發一套王府,謂之“十王宅”;而太子殿下也被從東宮拎出來,與陛下同吃同住,宦官監視,毫無半分自由。

如今的十王宅又添了壽王幾個兄弟,已經是裝的滿滿當當,但聽陛下的意思,下一步還要造什麼“百孫院”。

去他仙人闆闆的百孫院,老孃一天都不想呆在這兒!

玉真公主脾氣並不好。

或許是打小被李隆基和金仙寵出來的底氣,叫她煩膩了長安的生活之後,可以肆無忌憚要求入道修仙,並藉此常年居住在王屋山,以及大唐各處的皇家道觀內。

她最喜歡的,還是劍南青城山的常道觀(天師洞)啊。

玉真想著想著,不知記起什麼陳年舊事,眉頭又蹙起來,似乎有些哀怨與自責。

天光清朗,門窗敞圓了好透氣。

內給使悄悄遞了話給玉真身邊的青衣婢女:“先前公主答應要見一面計程車子已經到了,是不是叫他們進來?”

青衣婢女還拿不定主意,玉真已經回神:“士子?哪家推薦的?”

“是兵部侍郎裴光庭之子託人傳的話。公主當日說,裴家娘子武氏與武惠妃走得近,便應下了。”

玉真記起來了,她確實是看在武氏的面子上接了拜帖。

於是懶懶吩咐:“帶他去西邊花園裡等著吧。”

內給使匆匆退下去,很快,便將候在門廊底下的李白和裴稹引進府,一面往西花園帶路,一面道:“幾位請來,公主稍後便到。”

七娘今日穿了一身石榴色的團花紋圓領袍,頭髮梳成單髻藏在軟腳幞頭裡,只留下兩根黑袋子垂在腦後,這樣跟在李白身側,倒真有幾分俊秀小郎君的味道。

內給使多瞧了幾眼,只覺得這孩子長得真好看。

入了西花園,請李白和裴稹入座,並奉上茶果後,內給使便立在一旁不吭聲了。

七娘頭一次進這麼大的府邸,屁股像是長了刺,在石凳上轉來轉去,好奇地打量著這裡的布陳擺設。許久,還不見玉真公主來,她便扯著李白的袖子小聲道:“阿郎,我能起來轉轉嗎?我不走遠,就在這個花園裡頭,什麼都不會亂碰。”

李白頭疼:“不行,這是公主府。”

七娘蔫蔫的:“哦。那我站起來伸個懶腰可以吧?”

“……”

內給使忍不住輕笑出聲,而後溫和道:“西花園各處都有人把守,小娘子只能在這亭子周圍逛逛。”

七娘登時又有了神采,起身活動活動筋骨,跑出亭子賞起秋景來。

玉真公主收拾妥帖姍姍來遲,透過長廊上的花牆,正好望見七娘笑得開懷的一張臉。

粉牆黛瓦,樹影婆娑,她扮成小郎君立在綠野之間笑起來,便與那人少年時有五分相似了。

玉真禁不住捂住唇,聲音顫抖著吩咐貼身婢女:“去看看,那孩子頸上紅繩,所繫為何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