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南巡來到楊州

南巡隊伍離開了曲阜繼續南行,不幾日到了揚州。

康熙讀過《全唐詩》,對揚州嚮往已久。揚州有著名的瘦西湖、棲靈寺、平山堂、江天寺。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揚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一泓曲水宛如錦帶,如飄如拂,時放時收,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種清瘦的神韻。明代錢塘詩人汪沆有詩云:‘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並蜚聲中外。

瘦西湖清瘦狹長,水面長約十餘里, 寬不及三十丈,原是縱橫交錯的河流,歷次經營溝通,運用我國造園藝術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很多風景建築。瘦西湖從皇上御碼頭開始,沿湖過冶春、綠楊村、紅園、西園曲水,經大虹橋、長堤春柳,至徐園、小金山、釣魚臺、蓮性寺、白塔、鳧莊、五亭橋等,再向北至蜀崗平山堂、觀音山止。湖長十餘里,猶如一幅山水畫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揚州獨特風格的園林,是國內著名的風景區之一。

雪梅在現代社會時,她從南京坐旅遊大巴去過揚州旅遊,對揚州的風景早已經清楚,揚州最著名景點就是瘦西湖。

康熙皇帝南巡,雪梅又一次來到揚州,她想看看大清揚州怎麼樣,與現代社會的揚州有什麼區別。

在現代社會,揚州屬於江蘇省地級市,瘦西湖已經屬於市內一處旅遊景點。

大清時代屬兩江總督府、江蘇巡府管理,揚州的地位比較高。那時候的城市規模小,瘦西湖距揚州城還較遠。

康熙皇帝南巡來到揚州,揚州知府提前幾個月接到兩江總督和江蘇巡府的通知,他就安排工匠將天寧寺改建為康熙皇帝的行宮,接待康熙皇帝和眾大臣。又將瘦西湖等風景名勝修繕一新,迎接康熙皇帝、梅貴妃,還有朝廷的眾大臣。

康熙王朝時代,楊州知名度僅次於金陵,比現代社會的蘇州知名度還要高。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全部在揚州停留過,天寧寺一直是大清皇帝的行宮。直到二十世紀末期,天寧寺已經是揚州旅遊網紅打卡地。

揚州知府也是旗人,他知道,這是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出訪,(當年人們稱為康熙皇帝下江南)。自己接待的好不好,關係到自己官運的前程。

皇上帶著他的梅妃和大臣們船隊來到了揚州皇家瑪頭,兩江總督、江蘇巡府和揚州知府等官員早已經在皇家碼頭迎駕。

當康熙皇帝手拉著梅貴妃站在船頭,眾地方官員跪在碼頭迎接皇上和眾大臣,康熙皇帝看到碼頭上跪了一大片地方官員,他心中非常的滿意,他喊到,眾位愛卿平身!

由於那個時代沒有擴音裝置,康熙皇帝又是站在船頭上說眾位愛卿平身,這個時候地方官員可以起來了。但是,地方官員也可能沒有聽見,都沒有起來。康熙皇帝向太監總管看了一眼,總管馬上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是讓眾官員起來的意思,這時候,太監總管又細又高的喊著,皇上讓大家都起來吧!都起來吧。

這時候眾官員聽到了太監那又細又高的聲音,大家都起來了,站立兩邊歡迎康熙皇帝。兩江總督、江蘇巡府和揚州知府站在最前面歡迎皇上下龍船。

康熙皇帝手拉著梅貴妃慢步下了龍船,眾大臣也從其他船上下來了,康熙皇帝與大家簡單的說了幾句話,揚州知府施世綸走上前,請皇上和眾大臣先到行宮休息。

施世綸知府安排了馬車,太監扶康熙皇帝、梅貴妃上了馬車,眾大臣,還有地方高官也上了馬車,前往天寧寺行宮休息。晚上在行宮安排了盛大的晚宴,歡迎康熙皇帝一行。

雪梅看到,揚州知府安排廚師們端上揚州的名菜、名點,有三丁包子、千層油糕、雙麻酥餅、翡翠燒賣、乾菜包、野鴨菜包、糯米燒賣、蟹黃蒸餃、車螯燒賣、雞絲卷。還有特色小吃,四喜湯糰、生肉藕夾、豆腐卷、筍肉小燒賣、赤豆元宵、五仁糕、蔥油酥餅、黃橋燒餅、蝦籽餃面、筍肉餛飩。

雪梅看到眾大臣吃的津津有味,太監用筷子將每個菜品、小吃夾了一點放在皇上和梅貴妃面前,康熙皇上每樣菜只是嚐了一點。雪梅著這些特色菜品和小吃,看的眼花繚亂,她在宮裡根本吃不到,她只是對每樣小吃只是嚐了一點,肚子已經飽了。

第二天上午,康熙皇帝和眾大臣又在地方官員陪伴下,來到皇家御碼頭,在揚州知府的安排下,從御碼頭登上龍舟,在瘦西湖水面上慢慢的前行。

雪梅一邊看著風景,聽著揚州小姐唱著小曲,她一邊在想,三百多年揚州,與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樣。與現代社會的揚州城比較,就是一座破破爛爛的縣城。三百多年前的瘦西湖雖然風景秀麗,與二十世紀相比,相差較遠。

遊船一邊走著,皇上與梅妃一邊聽著揚州美女唱著小曲、跳著舞,吃著揚州美食。

皇上在揚州天寧寺行宮住了三天,船隊又繼續向前行走。南巡隊伍船隊出了京杭大運河,又沿長江向上遊前行,終於到了江寧皇家碼頭。

兩江總督、江蘇巡府和江寧知府又在碼頭上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之後住進了為康熙修建的行宮。

雪梅雖然是現代人,她穿越來到大明,就成了陳員外家的小姐,因此她也就成了古代的雪梅。後來又隨著大明小王爺逃到雲南,又讓父親接到北京,做了皇上的貴妃。現在她又來到江寧(明朝以前稱金陵,明朝改為南京,大清又改為江寧),來到古代雪梅的老家。

雪梅的老家雖然在蘇州太湖邊上的陳家村,但是,雪梅的父親在金陵做官,他將雪梅和娘接來金陵長住,因此,雪梅從小是在金陵長大的,對金陵的一草一木非常熟悉。

雪梅隨皇上南巡到了金陵後,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現代社會家的位置,妻子和女兒還在現代社會,我們都在金陵,但不是一個朝代,我現代社會的家在那兒?

金陵就是南京,朱元璋打敗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將國都定在金陵,將金陵改為南京。大明滅亡後,大清國又將南京改為江寧。

雪梅看到古代的南京城很小,與現代的南京城比較,最少是古代十個南京城。自己在現代社會的家在江寧區,南京市最南邊的一個區,在大清時期,這裡還是農田和森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