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兵鋒(1 / 3)

小說:兵聖孫武不敗神話 作者:老告

“立山河之志,鐵騎繞龍城,大將之才,功不自持,民族之脊!”

霍去病在心裡喝了聲彩,目光注視著兵府內簡片衍化的兵壁上,衛青的定語。

鐵騎繞龍城,功不自持,民族之脊。

這短短的幾個字,高度概括了衛青的功勳和他的人品。

正因為衛青帶兵破匈奴龍城,漢人對匈奴才開始全面轉守為攻。

但縱然立下如此大功,為一個民族立志,衛青卻未自持其功,多年來一直謙和不爭,故而能讓皇帝降階以迎,漢史唯他一人。

衛青的功勳,用民族之脊來形容,再貼切不過。

包括衛青自己,看見兵府簡上,給出民族之脊的評定,亦是不禁動容。

劉徹龍目聚威,同樣覺得兵府給出的評定很好。

皇后衛子夫感觸最深,心下忍不住悸動。

衛氏起於微末,外人多以為是她受皇帝寵信,衛青才有了領兵的機會,展示才華。

其實正相反,因為皇帝發現了衛青的兵才,才讓她衛子夫更受寵。

皇帝在發現衛青後,大喜過望,甚至調整了對匈奴的策略,壓上的是整個大漢的國運。

劉徹的氣魄,衛青的兵才,方有了今日強漢的根基和連敗匈奴的戰績。

現在,則還要加上兩戰便擊潰匈奴王庭,天之驕子霍去病。

君臣三人的相逢,是上天對大漢最好的恩寵。

眼下的漢,正處在一個重要的歷史拐點。

……

不論是霍去病還是之前的董仲舒,最多隻能因勢利導,而做不到直接干預兵府內的兵家排位。

所以衛青和霍去病在兵府內的位次,在十餘名上下的時候,便雙雙停滯,並未繼續前行。

甥舅二人,對具體排位,並不是特別在意。

兩人皆為當世將領,還有比之前更輝煌的戰役要打,眼前也不會是他們的最終評定。

且慢慢來。

他們不著急,但其他人卻眼熱無比,盯著代表兩人,宛若山巒般位移的巨大簡片,所有人的豔羨之情都難以抑制。

李廣眼神炯炯,盯著那兵府上的排位,已經有好一會不言不動。

程不識素來沉穩,但同樣兩眼放光的盯著那兵府內的變化。

各家氏族之人,亦是眼神火熱。

不論是皇帝,還是大臣,武將,氏族高門,當名和利、一切物質都變得豐足,便會開始追逐長生永治,或青史留名。

這一刻,有幾人能平淡視之。

連皇帝劉徹注視那兵府排位,也有稍許豔羨。

名將功垂千古!

心酸的只有董夫子。

兵府簡自行運轉,內部有兵家烙印,映合天地氣機,無法作假是沒錯。

但畢竟是他祭煉推動了兵府簡的誕生。

對這座兵府,他有著不為人知的一些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推波助瀾。

董仲舒本打算因勢利導,用些手段,讓霍去病和衛青兩人在兵府內暫時沒有排序,削弱他們的配享。

謀劃的妥妥當當,但霍去病靠自己的兵鋒,硬生生衝上兵府簡,攔都攔不住。

現在,他辛苦祭煉的兵府,大半好處落在了兵家身上。

這波董仲舒已經放棄了後續計劃好的事,就等著祭天開兵府結束後,回去先緩緩,想想接下來該幹什麼。

董夫子沒好氣的看向霍去病,卻見其取出了兩卷簡書手札。

這兩卷手札古韻瀰漫,內含兵家氣息,遂被霍去病祭出去,送入兵府。

“他還要做什麼……”董仲舒心忖。

之前霍去病曾從卓懷那裡,得到一份白起的手卷兵書。

又因為給道門修復五軍護山大陣,得了一份道門珍藏的吳起兵扎作為酬勞。

這兩卷東西,皆是稀有難得之物,蘊含白起,吳起分化的兵家烙印。

此時這兩卷手札,便被霍去病送入了兵府。

“戰可破國,殺意鋒芒蓋世,為秦帝業奠基,攻伐天下,所向睥睨,生死皆為人雄!”

這是武安君白起的定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