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諭[穿書] 第55節(1 / 2)

楚明意有一下沒一下地拍著他,道:“寫小說?我為什麼要寫小說?”

這句話讓宋司感到踏實。

他張開雙手, 輕輕地回抱住楚明意, 同樣拍了拍他的背,道:“謝謝。”

又過了幾秒,楚明意才鬆開手臂,重新打量宋司的臉色。

宋司自覺地將門帶上,道:“我感覺好多了, 十一點不是見張琦麼?先去見見他吧。”

楚明意跟他並肩往樓下走, 言語中帶上一點試探之意:“真不去醫院?你剛才在屋裡做什麼了,出這麼多冷汗。”

“沒休息好,加上有點感冒,”宋司說, “讓我在車上睡一會就好。”

楚明意見他情緒敏感, 沒有往下逼問,順他的意思將車開回診所門口, 怕他覺得冷, 把車內的暖氣開啟,再用自己的外套罩在他身上,看看時間, 道:“十點整, 睡五十分鐘我叫你。”

宋司聞到外套上的味道。

楚明意好歹也算是楚家的二少爺, 連香水也不用, 外套上只有洗衣液殘留的淡淡薰衣草香, 混著從他身上的若有若無的氣味,讓宋司從暴風雨般的思緒中徹底平靜下來。

楚明意給他放了一首輕柔的鋼琴曲,發動汽車之前再一次伸手,試探他的體溫。

溫度已經恢復正常,沒有再盜汗。

“睡吧。”他說。

宋司閉上眼睛。

車內陷入讓人心安的寧靜,宋司沒有真的睡覺,只是閉著眼重新梳理剛才發生的一切。

這一回,他的思維清晰了許多。

小說基於現實,尤其是自傳類小說。在那本《名字還沒想好》的小說裡,主要人物是特偵局的同伴,主線劇情是寧海製藥,對於原人格來說,寧海案一定有更深的特殊意義。

現實之中,原人格是在獨自審完劉岑寧後崩潰自殺的,自殺時小說已經完成,所以寫小說的時間線應該寧海案破案之前。

特偵局三科工作強度非常大,寫作形式又為手寫,字數不少,可以推測在寧海案案發初期,原人格便開始著手創作,一邊參與調查,一邊憑藉自己的推測,在小說裡給寧海集團結了案,並且將本人當成最大的反派,讓自己害死了所有最為重要的夥伴。

一般的自傳小說都傾向於自我美化,哪怕作者熱衷於內心剖析,也大都尊重事實,很少會有人將自身寫成大壞蛋。

這是奇怪的地方之一。

原人格視同伴為最重要的人,理應會祝福他們、希望他們幸福,但小說裡面,他詳細地描述了每一個同伴的慘烈死法,詳細到連讀者都心有不忍。

而作者本人安排這樣的劇情時,又是懷著怎樣的目的和心態?這是奇怪的地方之二。

另外,還有一個讓宋司無法理解的細節。

那就是楚家兄弟。

三科所有同事都在書裡擁有姓名,楚家兄弟卻從頭到尾沒有出過場。楚明瀟暫且不提,畢竟原人格期盼自己“父母雙全、家庭美滿”,與楚明瀟的“資助者”身份衝突,所以只作為“未婚夫”一筆帶過也情有可原。

但楚明意完全是BUG一般的存在。楚明意是三科的科長,劇情線裡無法被繞過的存在,同時又與原人格相交甚深,同學同寢四年,同事五年,感情很不錯。

為什麼偏偏對楚明意隻字不提?

宋司微微睜開眼,看向身邊開車的人。

路況不是很好,楚明意怕影響他睡覺,開車開得很認真,慢慢加速,慢慢剎車,四平八穩,全神貫注,沒有注意到宋司的打量。

因為個人感情方面的原因?

因為楚明意還有別的秘密?

宋司又想起楚明意說過的玩笑。

他剛從醫院裡醒來時,第一次見到楚科長,只覺得這個人陌生又熟悉,於是問他:他們之間有沒有什麼特殊的關係?

楚明意叫他大嫂,還說他們喝醉酒不小心睡過。

現在再想起這個玩笑,宋司被酸到牙一般繃緊了臉,思維被一句玩笑話帶偏,又亂了。

他強行將思維拉回來。

有限的資訊下,他也只能做出有限的推測。

原人格性格內向又敏感,多疑又自卑,待人真誠又不敢表露,內心裡將同伴當最重要的人,同時一直與他們保持距離,不敢過分深交,原因是害怕自己有一天會傷害到他們。

這種恐懼有可能源於曾經的心靈創傷,也可能源於原人格知道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

他喜歡寫小說,並且喜歡一個人悄悄的寫,不與其他人分享,很可能是將寫小說作為發洩的出口之一。當內心的情緒積累到無法排解的程度,他最終選擇寫自傳小說,將自己最恐懼的事情寫出來,以此進行自我療傷。

這是宋司能想到的比較合理的解釋。

“還沒睡著?”

楚明意突然開口。

宋司一下子斷了思緒:“你怎麼知道?”

楚明意道:“呼吸。”

宋司轉過頭來,光明正大地看向他,也不裝睡了,決定直截了當地問一問。

以楚明意的性格,如果他們以前真有過什麼,哪怕隔著楚明瀟這層窗戶紙,他應該也會很有擔當的主動承認。

宋司道:“領導,不用你給我摘星星,我只是有點小問題,無論如何想知道真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