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魑魅魍魎(1 / 2)

眾位看官,到現在為止,肯定會對一個事情感到非常奇怪裘天賜不過是一個丐幫二代而己,而做為六扇門中低層領導的喬四,為什麼要對裘天賜的事情如此上心?

這,先又要提及到太祖朱元璋與丐幫陳友諒之間的矛盾。

元末明初,天下大亂,大元即傾欲倒,黎民倒懸,群雄並起,各方割據,泰州張士誠虎踞江浙,淮右朱元璋鷹揚金陵,嶽州陳友諒高視湖廣。

偌大元蒙苦守半壁,已失其鹿,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手握重兵稱王望帝,家家自謂四戰之地縱橫捭闔,然而,中華華夏之花落誰家,自不必多言。

幾方殺伐多年,最終塵埃落定,太祖朱元璋深厭惡者,乃是張士誠以及陳友諒兩人耳。

張士誠乃是江南鹽商擁躉,天下之財十之佔八九,驅財聚兵,強勁異常,太祖深謀,僥倖勝之,後數年,打壓元末富張士誠舊屬沈萬三也是餘脈震盪。

而陳友諒這個人,則是朱元璋平生之勁敵,兩人相較,皆出身苦寒,年即弱冠,陳友諒出自丐幫,朱元璋掛單和尚,同樣都是靠著一步步軍功升級,陳友諒對決朱元璋之勢,恍若三國官渡,袁紹袁本初對陣曹操曹孟德。

鄱陽湖一戰,六十萬對二十萬,陳友諒意外翻船,朱元璋成功逆襲,天下歸朱之勢確定。

至此,在大明一朝,丐幫這個組織是很不得勢的。

為了躲避朝庭的打壓,丐幫從此改變了路數,行俠仗義之事並不敢多為,而家致富之必是熱心,撈偏走斜已是常態。

嶽州故地,有道是三國周郎閱兵舊樓岳陽樓,上有范仲淹範希文所書《岳陽樓記》堂堂皇皇,下有丐幫總舵魑魅魍魎。

裘三兩這個孩子,心中從來沒有過關於父母家鄉的具體記憶,又遭到了多次的轉賣,最終淪為丐幫八袋長老裘宗翰之子裘天賜伴讀,名為伴讀,實際的身份是賤奴。

據大明律“娼,優,乞丐皆不可入仕”,簡而言之,就是說丐幫以及他們的子女後人,是不具備透過科考入仕改變命運的資格的。

但是,上有律法,下有對策,此時的丐幫已經不再是北宋時候那個一腔正氣,身無分文的丐幫了。經過了近百年的經營,現在的丐幫早己經是荷包鼓鼓,富甲一方。

有錢了,凡事都容易處理了,如果想改變子孫後代的命運,使銀子買辦易籍即可。

裘宗翰的長兄乃是丐幫總幫主裘宗望,這兩兄弟暫時只有天賜一個孩子承繼香火,而裘宗望又與大明三法司捕快喬四關係甚好。

喬四收足了銀子之後,靈活操作一番,特意將裘天賜的丐籍轉為商籍,使得裘天賜具備了參予科考入仕的資格。

大明實行四級考試製,即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轉為商藉的裘天賜己經年滿十五歲,他成功經過了院試、鄉試、會試的考驗,己經具備了“舉人”身份。

只是此子性情太過暴戾,逼迫得伴讀裘三兩不堪忍受,以致於裘三兩重傷了天賜之後出逃。

其實,光是看使用重金將裘天賜的丐籍轉為商籍這一條,就可以看出丐幫對裘天賜的重視,裘三兩此舉惹得丐幫高層震怒,號令門下弟子共同追殺裘三兩。

很可惜,其後的追殺行動非常不成功,丐幫弟子雖然遍及天下,始終抓不住裘三兩的本尊,反而又被他傷了數名弟子。

一個江湖門派,特別是丐幫這樣敏感的門派如此大舉興兵,很容易觸碰皇家的忌諱,丐幫高層也不胡塗,暗中使出重金,託請六扇門喬四協同辦案。

喬四幾次收到過丐幫的好處,而自己又是裘天賜丐籍轉商籍的保證人,這才參與到追緝裘三兩的行動中。

兩方協助,其利可以斷金,大家圍追堵截,最終將裘三兩的活動區域壓制在衡陽寶慶縣的小小範圍之內。

收到裘三兩現身寶慶的確切訊息,丐幫長老祁三英等與六扇門喬四會合,共同追裘三兩至崀山將軍崖。

在雙方情勢最不明朗的時候,喬四主動出擊,運用了心理戰術先安撫住了少年裘三兩,隨後,又用捏龍爪偷襲了裘三兩。

喬四也是不得己而為之,為了升遷,他辦案一連本著寧枉毋縱的主張,鋒芒所至,枉死在他手下的人不少,那其中當然不乏善良的百姓,一個人如果被稱作“蛇不過”,只證明,這個人在江湖上的聲名並不好。

但,又能怎樣呢?!在公門中人的眼中,在這世上,本來就只有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區別,從來就沒有絕對意義的好人與壞人之分。

第二天,終於雨過天晴,喬四帶隊順著扶夷江搜尋,果不其然,在下游五里處的淺龍灣中,打撈到了一具少年人的屍骸。

河灘之上,六扇門的杵作席地進行現場查驗。

有人弄來了一張太師椅,一身官服的喬四居中而坐,今天,他手中竟然拄了一把刀。

刀是六扇門的,它代表的是法律,法律是絕不容小民侵犯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