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蒸汽輪船(2 / 2)

小說:伐清1719起點 作者:晴空一度

十月二十日,當寒風捲起樹上飄落的枯葉時,原本是一年最為蕭瑟之時,然而此時的南京城內卻並無多少蕭瑟之意,人聲鼎沸,摩肩擦踵,許多百姓擁擠在秦淮河邊,似乎在等待花魁露面一般,臉上帶著幾分潮紅之意。

“真的假的?鐵船還能在水面上跑?”

“就是,會不會是吹牛啊……”

“你們這群憨貨,那火車是咋個能跑那麼快哦……”

“好了好了,別爭了,反正等會就要出來了,到時候看看不就知道了嗎?”

百姓們似乎正在議論紛紛,還不時有人在爭辯,原來從一個月前的時候,南京城內就開始流傳著一個小道訊息,那就是大楚皇家科學院發明了一種用鐵做成的船,而且在沒有帆的情況下也能在水面上跑。

當這個訊息一出來後,原本大傢伙只當是一些浪蕩子故意編造出來的謠言,可是後來這傳言卻是傳得越來越離譜,卻是讓人開始將信將疑。

一直到十日前,大楚皇家科學院才正式出面承認了該訊息的真實性,並且公佈了準確時間——他們將會在十月二十日於秦淮河上進行實驗,而這也使得關於‘鐵船’的訊息迅速登上了報紙,引發了全城的轟動。

大傢伙就喜歡看熱鬧,特別是這種透著稀奇古怪的熱鬧,那更是男女老少,齊齊匯聚在秦淮河邊,等待著鐵船的到來。

而在此時,皇帝寧渝卻站在秦淮河邊上的望遠樓上,此地視野開闊,能夠從容看到秦淮河上的所有景色,而他這一次前來此地,同樣也是為了‘鐵船’之事,其實也就是早早就立項的蒸汽機船,一旁則站著大楚皇家科學院的諸多工程院士們。

負責這一次蒸汽機船專案的是一整個專案組,其中包括船舶專家高銘,蒸汽機專家紐科門,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研究人員數十人,其中高銘原本是雷瘸子的弟子,後來跟著西方過來的船舶技術人員學習西式軍艦設計,並且親自完成了大楚新式戰艦的設計,在目前大楚的船舶技術領域裡屬於資深專家,也就成為了該專案的總負責人。

寧渝望著平靜的江面,輕聲道:“還記得五年前的時候,朕才正式簽發蒸汽機船專案,沒想到時間轉瞬即逝,實在是令人有些感慨。高銘,你還記得當初跟朕說過的話嗎?”

一旁的高銘笑道:“臣自然記得,臣當年已經簽下軍令狀,五年內一定要拿出能夠讓陛下滿意的成果,絕不會讓陛下失望。”

寧渝不由得放聲大笑,說起來當初的一切確實都有些物是人非,不過大楚在海軍方面的發展卻始終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得極為穩妥。

在五年前的時候,大楚海軍經過了重新整頓以後,確立了自己的建軍思想,即全面以風帆戰艦為下一代的主力戰艦,並且透過內閣和皇室興辦的四家大型船舶公司來展開了對新一代戰艦的研發生產,只用了五年時間就接連服役了戰艦二十四艘,平均以每年四至五艘的速度下水。

至於蒸汽船則將會繼續進行研發,直到符合作戰標準的裝甲蒸汽輪船得以成功,到時候才會考慮進行更換主力戰艦,而這一步的預計時間將會在革新二十年左右實現,一直到革新三十年徹底完成更新換代,而到時候的大楚海軍戰力將會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高銘不由得感嘆道:“陛下,當初您給我們下達這個任務的時候,實在是讓人太過於震驚,它幾乎不同於以往任何船隻,它完全取消了風帆,完全依靠蒸汽機來推動輪機使其得到動力,至於外殼上還要包裹鐵質裝甲,這無疑也增加了船隻的結構重心……在當時看來,想要實現實在是非常困難。”

不過此時的他卻從身後拿出來了一隻小小的船隻模型,輕聲介紹道:“為了能夠將這一切實現,我們重新改進了蒸汽機的輸出功率,並且專門研發出適合船隻使用的大功率蒸汽機,還在船隻的結構上進行了調整,然後它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當高銘的話音剛落的時候,窗外很快傳來了一聲刺耳的汽笛聲,接著又是一陣歡呼聲,寧渝不由得朝窗外望去,只見秦淮河上此時遠遠駛來了一艘船隻,而這艘船隻的外形頗為怪異,在取消了原來的高大風帆之後,背上揹著兩根短小的煙囪,從裡面不斷噴出濃煙,看上去就像一個稀奇古怪的鐵盒子。

高銘微笑著伸出手去,介紹道:“它裡面安置了四臺大功率的蒸汽機,透過蒸汽動力來推動兩舷的大型水車狀輪盤撥水前進,這種輪盤其實就是模仿當年王鎮惡水軍中的一種外輪船,不過當年的是透過人力的方式在船內踩踏驅動輪體,效率並不高。而我們現在採用的蒸汽輪機驅動則具備持續輸出的動力。”

一旁的紐科門也接過了話頭,沉聲道:“偉大的皇帝陛下,這是一個堪稱是奇蹟的產物,它一定會超越這個時代的所有船隻,而經過這一次對蒸汽機的改善,也將會對我們後續的其他事物帶來更加積極的影響。”

寧渝聽到這裡,又望了一眼在江中慢吞吞前進的蒸汽輪機,不由得有些好奇道:“這艘船的速度如何?能夠行駛多遠的距離?”

紐科門輕聲道:“回稟皇帝陛下,這艘蒸汽輪船目前最快的速度能達到五節左右,至於行駛距離上,則由於受到目前蒸汽機的限制,大概只能行駛四百多里,後續進一步改善,應該能夠達到六百里到八百里。”

聽到這裡的時候,寧渝不由得點了點頭,他笑著對眾人道:“希望有一天,朕能夠儘快坐著它一路前往天津!”

“是,陛下。”

眾人齊聲點頭,他們完全有信心去實現這一點,至少相比起先前的開創性工作,後續只需要在這條道路上繼續深入發展即可,並不是那麼困難。

而又過了半個時辰之後,只聽見窗外的輪船也再一次拉響了汽笛,很顯然這一次的試驗要結束了,它在眾人的依依不捨中,緩緩一路沿著秦淮河駛離了眾人的視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