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六合同風,九州共貫(2 / 2)

小說:伐清1719起點 作者:晴空一度

那康濟鼐臉上頓時閃過一絲陰霾,他突然對著殿外高聲叫道:“扎爾鼐,你怎麼來了?”

這一聲叫喊卻是引得頗羅鼐看向了殿外,然而卻意外發現殿外空無一人,就在他疑惑之際,卻突然感覺到胸口一痛,只見一柄血淋淋的刀子從他的胸前透出,當下便努力掙扎著往後看去,卻看到了康濟鼐那張面無表情的臉龐。

“瑣南多結,你不死,這件事情就沒辦法徹底平息,還請你為藏地最後犧牲一次吧。”

康濟鼐說著話的時候,刀子又往頗羅鼐的體內轉動一分,劇烈的痛楚瞬間淹沒了頗羅鼐的意識,他原本死死抓住康濟鼐的手頓時失去了所有的力氣,接著便慢慢滑動著倒了下去。

一旁的寧祖毅一直都在冷眼旁觀,他見到頗羅鼐已經死掉以後,便笑道:“康濟鼐,這一番動手辛苦你了,你應該明白這麼做的道理。”

年邁的康濟鼐長長吐出一口氣,他鬆開了手中的刀子,轉身跪在寧祖毅的面前,低聲道:“大人的意思,小人自然明白。”

實際上,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連環套,寧祖毅從一開始就準備直接殺掉其他四個噶倫,僅僅只留下康濟鼐一人,原因也很簡單,像野心勃勃的阿爾布巴一黨自然是不能留,他們還跟喇嘛勾結在一起,因此寧祖毅是從一開始就要除掉的。

至於頗羅鼐同樣也不能留,原因很簡單,這個人不同於康濟鼐那麼好控制,而是充滿了野心且非常有手腕能力,不光是陳道顯對他十分忌憚,就連遠在南京的皇帝,也專門發來了諭旨,一定要密殺此人。

因為在原本的歷史上,康濟鼐被阿爾布巴等人襲殺以後,他們很快又被頗羅鼐給滅掉了,以致於頗羅鼐一家獨大,就連當時的雍正皇帝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認可了頗羅鼐成為了新的首席噶倫。

可問題就在於,頗羅鼐不同於康濟鼐,他的手腕能力都十分高明,他自從總覽了藏地世俗大權之後,很快就變成油潑不進的實力派人物,可是對於寧祖毅而言,他想要在藏地推行新政,就不能留下這種鐵腕人物,那隻會變成一個隱患,反倒是康濟鼐則更加容易控制。

除此之外,在大昭寺襲殺阿爾布巴和隆布鼐的事情,根本不可能隱瞞住藏地其他人,特別是對於前藏勢力而言,這無疑是將他們給逼反——因此為了能給前藏勢力一個交代,頗羅鼐就必須要死,雙方必須是在互相火併中身亡才行。

只有這樣收尾,才能防止這麼一場可能會爆發的大戰,而對於寧祖毅而言,他所想要實現的目的也就都能夠順利完成。

而這一切自然也都瞞不過康濟鼐,他一方面對寧祖毅的手腕感覺到恐懼,另一方面何嘗沒有幾分興奮?畢竟在過去的幾年裡,他這個首席噶倫當的也挺委屈,早就對阿爾布巴等人恨之入骨。

二人清理完這裡的首尾之後,便去了前面的庭院之中,只見佈置在大昭寺內的伏兵已經將那些護衛們給團團圍住,雙方之間劍拔弩張,似乎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一場大規模的火併。

康濟鼐這個時候便直接出馬,他派人將阿爾布巴等人的頭顱扔出來,然後高聲喊道:“阿爾布巴同隆布鼐互相火併身亡,你們速速放下武器,順從者活,違抗者死!”

在重重包圍下卻群龍無首的情況下,這些護衛們頓時也失去了主心骨,他們先是環視了一遍周圍的府兵,然後又望了望彼此,終究是選擇了發下武器,選擇了向康濟鼐投降。

在之後的整整一個月中,國防軍對拉薩實施了嚴格的軍管,並且還派人將原本的前藏軍隊都給接管了過來,而在這個過程當中,由於前藏勢力領袖阿爾布巴等人都已經身亡,自然沒有辦法團結起來進行反抗,一場兵變很快就煙消雲散。

在處理完了這件事以後,寧祖毅自然開始大刀闊斧地對西藏進行了改革,他首先取消了所有藏地部族的私兵,並且廢除了大量原來部族頒行的律令,對關乎民生切身利益的賦稅進行了清理和改革,像革新十二年以前拖欠的所有稅款都進行購銷,並且相應地為解除百姓的支差負擔,很快就贏得了大量藏地百姓的心。

同時,為了進一步貫徹‘政教分離’的原則,寧祖毅還向皇帝請旨,將達賴和班禪都請到了南京進行講佛,然後便開始對當地的宗教進行清理,所有的違規寺廟一應都被查封,而後強令大量的違規僧人還俗。

在做完前面初步工作之後,寧祖毅很快便敏銳地察覺到了藏地的寺院教育問題,他基於當前農奴多不識藏文又不識漢字的現狀,提出了興學計劃,準備在藏地各府各縣廣設漢文學堂,並且推行了獎勵政策,使得當地的藏民能夠通讀漢文,實現文化同一。

“西藏內屬二百餘年,語言不相通,辦事致形隔膜,漢番時相仇視,如今欲求救亡之法,唯有興學通智,凡藏地幼童均皆許就學,延用鄰省教習,語言易通,選用淺近課本,教其識字談話之音,造句成章之法,期漸歸同化。”

在回覆皇帝的奏摺中,寧祖毅特意寫了這麼一段文字,“士農工商,各有學問,藏地百姓當致學務本,亟圖自強。凡天文、地理、機器、工藝、商業、農業、算學、兵刑、錢穀、水利、礦務、一切經典史書,皆要學習……”

時值冬月,一摞摞記載著寧祖毅心血的奏摺從拉薩發出,而到了這個時候,寧祖毅抵達藏地卻不過兩月,便以初收成效,而這一功績也正好堅定了寧渝的一個想法,即他要重新再走一遍始皇帝之路。

“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行同倫,地同域。”

“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