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豐收,新作物登場亮相(1 / 3)

小說:我在漢朝搞 作者:方格化石

相較於紅薯和玉米,大豆的生長期稍微短了那麼幾天。

所以,軍屯裡最先收割的,就是大豆,然後才輪到這兩種大家都未曾見過的作物。

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一大批抱著好奇心的人,在這一天跑過來瞧新鮮。

他們大多是劉協食邑里的農戶,少部分則是居住在不遠處村寨的百姓。

當然了,也少不了湊過來一起看熱鬧的張遼、蹇碩、蔡邕父女、黃忠父子,以及剛剛搬遷過來的盧植一家子等人。

正所謂人多力量大,軍民齊上陣的情況下,不長的時間裡,地頭上很快就堆起了一座座小山也似的玉米和紅薯。

尤其是紅薯,畢竟是長在地下的,不像玉米那樣,能讓人看一眼就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

具體長得什麼樣子?大約可以畝產多少石?會不會真如當初劉協描述的那麼神奇?

大多數人其實心裡都沒底兒。

但是現在眼見為實,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別的不說,單看那小丘般堆積起來的規模,但凡思維正常一點兒的人,就都不會再對此心存疑慮。

之前雜七雜八的所有懷疑,最終都匯成了一個問題這玩意兒真的能吃嗎?

劉協當然比誰都明白什麼叫做人心。

所以,一開始就讓營寨裡的人,當場架起了十幾口大鐵鍋,每一口鍋上,都帶著好幾層的蒸籠,然後在裡面分別擺滿了洗淨的紅薯。

嗯,還有一鍋玉米。

擺明了就是要圍觀的群眾,一起見證一個新農作物上演的奇蹟,以此留下一個永載史冊的傳說。

但其實已經不需要再證明什麼了。

因為看看剛剛一小片土地上,就挖出了這麼多的紅薯,不管是正在忙碌的,還是心懷激動在圍觀的,早就都已經目瞪狗呆了。

能不能吃還重要嗎?

只要不是什麼有毒的東西,總比草根樹皮要強的多吧。

看看這產量,這特麼難道還算不上神物?

蔡邕和盧植自認為闖南走北見多識廣,都同樣從未見過如此高產的農作物,連聽都沒聽過呢。

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而負責農事的鄉老程度,則早就帶著人手,直接奮鬥到一線上去了。

所以,好奇心愈膨脹的眾人,只能圍在了劉協的身邊,開始七嘴八舌的尋根問底。

衝在最前面的就是蔡邕和盧植。

“這究竟是何物?”

劉協就滿臉笑容的開始科普,“這個就是紅薯了,非良田都可以種植,產量極高還不需要精耕細作,可以說,這就是未來幾年內,解決我大漢百姓溫飽問題的一大關鍵。”

盧植眼裡泛著紅光,“真能當作充飢裹腹的食物?”

劉協也不多說,直接指了指旁邊架起來的一排大鐵鍋,“等一會兒,大家可以一起嚐個鮮嘛。”

然後衝周圍的人群揚聲道“見者有份哈。”

圍觀的群眾轟然叫好。

很多人對這個“小道士”其實都算不上熟悉,但是能被眾星捧月般的圍在一起,擺明了就不是一般人物,哪怕對方看起來就是一個半大的孩子。

所以,能跑過來看熱鬧的,也肯定不是有心鬧事兒的人,沒人會無腦的去招惹是非,看看能不能因此受益才是重點。

蔡邕的關注點,卻忽然放在了那幾口大鐵鍋上,“這是什麼物事兒?看上去非銅非陶的,倒像是鐵器呢。”

劉協也沒有遮掩的意思,“蔡公說對了,正是鐵器,也叫鐵鍋,不但可以蒸煮燜燉,還可以煎、炒、烹、炸呢,有機會的話,我帶蔡公去品嚐一下新式烹飪方法做出來的美食。”

之前說過,漢代的飲食文化,其實是很簡單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