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論功夫,道武學內外兼修(1 / 2)

小說:我在東漢 作者:方格化石

劉協的聲音繼續響起,“功夫講究一個動如脫兔靜如處子,動好講,指的無非就是快準狠三字,說白了,就是度和力量。

“所謂天下武功無所不破,唯快不破,大巧不拙,一力而破萬法,這裡麵包含的道理,都離不開一個勢字。

“如果這個勢放在扎馬上,那就是人借馬勢,所求的還是度和力量。

“而說到靜若處子的靜,就頗有些複雜了,馬戰可以借勢,步戰呢,勢從何來?

“有個詞叫做立木頂千斤,人其實也可以當那根立木,但力從地起的道理大家都懂,如何才能做到,這才是關鍵。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我覺得紮實的下盤功夫,就是那個關鍵,而扎馬,則是其中最基礎,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張遼和蹇碩聽的很認真,一邊聽著劉協講解,一邊對照劉青現成的示範默默印證。

劉協繼續講著,“……功夫素有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的說法,說白了就是內外相合,什麼是一口氣,指的,就是氣血執行和五臟六腑的錘鍊強化。

“我為什麼說扎馬是基礎呢,就因為它不但錘鍊了外在的筋骨皮,也很好的強化了人體的氣血搬運和五臟六腑。

“你們可以嘗試感悟一下,當馬步蹲下時,兩腿和腰部的承受力是很大的,這時候,咽喉就會自鎖,臀部也會自然而然的提肛縮陰,致使氣沉丹田,讓腹部肌肉自然收縮。

“這樣一來,腎上腺素……嗯,這個你們不懂沒關係,也不是重點,總之就是因此而會形成一種很特殊的呼吸方式。

“它不同於有氧運動……咳咳,一般的深呼深吸以及內腹式呼吸,不需要用力憋氣,又無需用過於無助的呼吸方式。

“卻能恰到好處的促進了氣血的搬運迴圈,以及強化了內臟的反覆錘鍊,同時內外相合的把整個人體機能,勾連在了一起,進而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尤其是腰腎功能,受益最大。

“當然了,還有最不容忽視的一點,那就是對精神意志的錘鍊,這玩意兒無形無質,但沒人會忽視它的存在。”

張遼和蹇碩,也跟著擺出了馬步的姿勢。

本文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劉協繼續指導,“要紮好馬,就要學其形,得其神,看過雞爪子嗎?就要做到那樣,用腳趾頭死死的摳著地面,讓它牽動腿部的肌肉和筋骨,膝蓋自然會應力挺起。

“而大腿和腰腹,也會隨之起勁兒,這就是所謂的起勢。

“起勢過後,勁道下伏,坐腰腹鼓,松膝張指,則為伏勢。

“一起一伏之間,在完成內外相合的同時,不停的轉換重心,反覆錘鍊身體,就不至於讓重心始終聚於一點而造成損傷,這,才是真正的扎馬。”

張遼和蹇碩都是經歷過戰場的,不可能不熟悉馬性。

所以,有了劉協的指點,很快就摸索到了裡面的門道。

哪怕蹇碩還差了點兒,有時候勁兒落不到位,往往劉協輕輕用腳一踢,他馬上就能感受到肌肉在被踢到時,因為受到刺激自然做出反應,而恰到好處的,隨著勁兒落位的酸爽。

幾次下來,張遼先就感受到了這裡面的新奇。

因為在之前,他扎一刻都有些覺的難以忍受,但是摸到一些門道之後,卻能輕輕鬆鬆度做到。

而且更為驚奇的是,也隱隱體會到了這種鍛鍊方式所帶來的好處。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當然了,就算再怎麼神奇,也不可能扎馬半個時辰就能體現出什麼效果。

更多的,還是真真切切的,讓他認識到了這裡面暗藏的無限潛力。

張遼畢竟不是世家出身,家裡雖然也有一定的條件,但還遠遠不足以讓他拜到一些名師門下習文練武。

所以,他從小到大能學到的東西,拋開文道不談,在武道上的研習,其實只能算是眼下最常見的練習方式。

那就是騎馬、射箭、演武、打熬力氣、熟悉步戰騎戰等。

所有的武道基礎,靠的差不多都是勤學苦練和身體天賦。

如果再想更進一步,那就只能去戰場上搏殺,從中汲取經驗和有所成長了。

至於什麼由師傅帶在身邊,手把手的去隨時教導,那就只能是屬於少部分人才能玩得起的了,和中下階層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更不要說什麼厲害的武學傳承和更科學的修煉方式了。

但是,劉協的這番話,以及一個看起來並不起眼的扎馬,就讓張遼認識到了不同境界上的東西。

本小說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比如這個扎馬。

劉協就講到了內外兼修,講到了筋骨皮和氣血搬運、五臟六腑,講到了勁道、呼吸和精氣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